04.07 我国第一位“总统”,孙中山的顶头上司,为何被蒋介石隐匿?

孙中山先生,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其实,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早期,有一位革命者更加德高望重,他建立的第一个革命组织,比兴中会早4年之久,孙中山一度担任他的秘书。他就是杨衢云。

我国第一位“总统”,孙中山的顶头上司,为何被蒋介石隐匿?

蒋介石作为孙中山的继任者,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定孙中山先生为“国父”,这本无异议。可是为了突出孙中山,蒋介石人为的淡化了杨衢云的历史贡献和历史事实。据陈洁如的回忆录道,孙中山同杨衢云在日本逃亡期间,和其他的友人有一张合影,杨衢云端坐中央,孙中山立于其身后。孙中山类似随从的形象显然让蒋介石颇为尴尬,他命陈果夫用100万销毁照片。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杨衢云的身影也被逐步淡化。

我国第一位“总统”,孙中山的顶头上司,为何被蒋介石隐匿?

这张照片被杨衢云后人找到

杨衢云年少时期就随父迁往香港居住,他英文很好,结交香港各阶层人士,透过香港,他了解到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政治制度。在1890年,他同好友开办了辅仁文社,并被推举为社长,以“开通民智”、“尽心爱国”为宗旨,是最早提出建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组织。当时的孙中山正在香港华人西医书院就读,直到1894年李鸿章拒绝他的革新政治主张,他才彻底投身革命并在同年于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孙中山先生曾说,革命思想是在香港孕育出来的,这极有可能指辅仁文社。

1895年1月,在尤列的撮合下,杨衢云与孙中山见面,双方就政治主张和革命愿景达成一致,辅仁文社与兴中会合并改名兴中总会,杨衢云任会长、百理玺天德,英文President,也就是后来翻译的“总统”,孙中山担任秘书。新的组织依旧是辅仁文社的延续,包括活动与班底。(有历史学者唐德刚认为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的组织类似慈善组织,名字也不是兴中会,仅供参考)

我国第一位“总统”,孙中山的顶头上司,为何被蒋介石隐匿?

张学友饰演的杨衢云

1895年10月,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杨孙二人遭香港政府驱逐,令其五年内不得入境。在逃亡途中,杨衢云不忘宣传革命真理,发展革命志士。两年之后,杨衢云终于与孙中山在日本横滨会和,他主动提出辞职以谢起义失败之罪,会长由孙中山担任。自此,孙中山主要精力放在宣传革命、筹措军费上,杨衢云赴港再次筹划起义,身处革命一线。

但是由于军备不足,随后的惠州起义再次失利。清廷悬赏万两“割羊头”,他面对死亡威胁浑然不怕,“吾宁授徒以养妻女,不忍虚靡公款,抑吾人行革命,亦久置生死于度外矣”。终于,在1901年1月10号傍晚,在中环结志街52号的寓所,被清廷特务连开三枪,由于失血过多,不治身亡。

作为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先生有政府和民众纪念,对于杨衢云先生,由于早期革命者的相继离世,他的事迹已然被多数人遗忘,更因为他与孙中山先生的关系,国民政府也未对其进行纪念。尤列曾想写一部关于杨衢云的传记,苦于无钱出版搁浅多年,而后杨衢云的大女儿杨锦霞向堂叔借了15块钱,这才凑够该传记的出版。尤列在传记中对杨衢云的评价较为中肯:民国基础,乃公之骨,民国牺牲,乃公之血。

我国第一位“总统”,孙中山的顶头上司,为何被蒋介石隐匿?

杨兴安博士与杨衢云纪念牌

辛亥革命100周年时,杨衢云的堂侄杨兴安博士在香港孙中山纪念堂前的演讲中,提到“(孙、杨)两人是互补长短、互相辉映,没有孙中山的辉煌事业,杨衢云一生所做的只像泡影幻象;沒有杨衢云的功事努力,孙中山万事起头难,举步维艰,成事难料。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杨衢云则是革命的奠基者”。我想,作为思想的先驱,革命的元老,杨衢云理应和陆皓东、李大钊等为家国牺牲的志士一样,被人们纪念并尊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