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博山:千年不息的爐火

博山歷史悠久,而山頭作為博山陶瓷的重要發祥地,自北宋以來,陶瓷業就在這兒紮根落戶,因山頭地區盛產煤炭與陶土,陶瓷業的興盛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腳踩萬盞燈

清代著名詩人趙執信去世後在山頭附近的“天階”(現樂疃村)擇為墓地,評價此處為“頭枕金鑾殿,腳踩萬盞燈”,這萬盞燈的由來就是山頭一帶密集的圓窯噴出的火焰,夜幕降臨後猶如萬盞燈火,可見當時陶瓷業的興盛。

博山:千年不息的爐火

山頭的陶瓷產業自宋代開始興盛,直至建國前圓窯有140餘座,1957年山東博山陶瓷廠擁有圓窯53座,現僅存集中在中國陶瓷古窯村20餘座,散落在山頭其它區域10餘座,共計30餘座。這是中國北方僅存的陶瓷圓窯,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陶瓷古圓窯就是山東唯一遺存“爐火千年不絕”的燒造基地的印記,也是山頭作為“陶琉古鎮”向世界遞出的名片。

山頭明清民居建築群的住宅與陶瓷圓窯建在一起,利用燒製陶瓷廢棄的匣缽(當地俗稱籠盆)所砌屋牆、院牆到處皆是,獨具陶鎮民居風情。2006年6月5日,淄博市人民政府將山頭河南東明清民居建築群,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9月8日,河南東街10號劉家四合院被淄博市人民政府列入“市古建築近現代優秀建築和紀念性建築”。2015年古窯村被列入省第一批“鄉村記憶”工程文化遺產傳統文化村落。

博山:千年不息的爐火

曾經輝煌的亞洲最大的陶瓷廠

1957年4月,位於山頭街道的淄博窯廠改稱山東博山陶瓷廠,此時生產的陶瓷產品已出口多個國家,1979年,楊玉芳創作的瓷塑《寶琴》檯燈被選為鄧小平訪美禮品,陳貽饃、馮乃江等大師作品也被選為國禮贈送到多個國家和地區,自主研發的“泰山”和“博山”牌陶瓷產品榮獲省部級一等獎。20世紀70年代,全廠職工達到6000人,產品出口50個國家和地區,山東博山陶瓷廠成長為亞洲最大的陶瓷生產廠家。1999年6月山東博山陶瓷廠破產,亞洲最大的陶瓷廠就此成為歷史。

僅存的銀海瓷器、博瑞陶瓷、博陶瓷業等沿用博陶廠房繼續生產。雖然破產,但“國企”所培養的陶琉人才和生產技藝猶在,因此陶琉大師們就建立起了陶瓷作坊和私營陶瓷廠。

博山:千年不息的爐火

目前,該街道有陶琉工作室近百家。其中,國家級陶琉藝術大師9人,省級陶琉藝術大師40餘人,全國各大美術院校學生到此創作和創業者絡繹不絕。

曾經“北國陶苑” 中國北方最大的美術陶瓷廠家

早在宋代這裡就盛產陶瓷,特別是美術陶瓷的藝術源頭可溯及至上古的“龍山文化”。該企業始建於1957年,已有50多年的歷史。是由建國初期的隆勝社、義勝社、永新社、華勝社等許多較大的陶瓷生產合作社合併成立的陶瓷企業。企業致力於挖掘歷史遺產、繼承傳統文化。源於宋代的“雨點釉”在陶瓷藝苑中獨樹一幟,“茶葉末釉”以渾厚典雅的風格著稱於世。“雨點釉”等產品從六十年代就在廣交會成交出口,銷往日本和東南亞。1980年“茶葉末釉”、“雨點釉”被評為部優產品,紅結晶、立粉彩陶被評為省優產品。手拉坯產品古色古香,頗具“龍山文化”特點;窯變不一的“魯花釉”集赤橙黃綠青藍紫於一體,變化無窮耐人尋味。立粉彩陶“竹雞盤”曾作為鄧小平出訪美國贈送給參、眾兩院的國禮,為企業贏得了知名度。黨和國家十多名領導人先後視察了企業,並充分肯定了企業在發展美術陶瓷方面所作的努力。原淄博美術陶瓷廠2000年9月22日依法進入破產還債程序,2001年7月23日破產還債程序終結。2002年3月,淄博美陶瓷器有限公司對原淄博美術陶瓷廠的破產資產實施重組,企業自重組以來,為盤活閒置資產,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安置失業職工,維護社會的穩定,主要採取了以承包、租賃為主的經營模式。

“淄博美陶”與“博山美琉”曾被譽為淄博市的“兩枝花”,並作為城市符號和城市名片而享譽海內外。而作為中國北方最大的美術陶瓷廠家、素有“北國陶苑”之稱的淄博美陶瓷器有限公司則更是吸引了國內外人士前來參觀、遊覽、購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