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茯苓這樣吃,不僅利溼安神,還補益肺氣,很多人都不知道

茯苓是一種生長在松樹根上的菌類,又叫松苓。它有一個鄰居,叫做茯神,是一味極為稀有的中藥。它們其實是同一種菌類,茯苓是長在松樹根上,而茯神是包含著松樹根成長的。所以,人們也稱,茯苓為茯靈。被稱作神靈,說明百姓對他們的喜愛。

茯苓這樣吃,不僅利溼安神,還補益肺氣,很多人都不知道

茯苓能利水滲溼,健脾,寧心。它善於把人體內“流動”不好的水,轉化成尿排出去。茯苓深知,“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將體內的廢水排出後,體內的炎症或腫瘤就失去了生長環境了,無法生長。沒有炎症腫瘤,人們就可以心平氣和,松鶴常年了。這位跟松樹常年相伴的君子很受百姓佩服,茯苓餅也是老百姓愛吃的食品,曾經被上貢給慈禧太后,還被定為貢品。

茯苓除了入藥和製作茯苓餅外,還可以作為食療佳品。

茯苓這樣吃,不僅利溼安神,還補益肺氣,很多人都不知道

茯苓常用的食療方有:

(1)開胃湯。

材料:茯苓15g,山藥12g,谷芽、麥芽各30g,鮮、幹鴨胗各1個,

製法:鴨胗洗淨,切片。前四味加水適量,煮沸2次成粥。加入鴨胗煮沸3次事鴨胗熟透,即可食用。

適用:消化不良,食少納呆。

方解:山藥補益脾肺,養胃止瀉。茯苓利溼安神,補益肺氣。谷芽、麥芽、鴨胗健脾消食,幫助腸道排出廢物。

(2)茯苓薏米粥。

材料:茯苓、薏米各25g,陳皮5g,大米適量。

製法:煮粥食。或者將大米薏米洗淨之後,加入茯苓,加水煮沸2-3次成粥,加陳皮絲,即可。

適用:治小兒脾虛洩瀉,小便不利。

方解:茯苓有利水化溼,利尿排水的功效,適用於小便不利引起的水溼內蘊。薏米既能清腸道的溼熱,同時消除腸道的炎症。陳皮主要作用於胃部,雙向調節胃酸分泌和胃腸蠕動,改善胃腸的消化吸收。大米煮粥後,利於吸收,也減少腸胃的負擔。

茯苓這樣吃,不僅利溼安神,還補益肺氣,很多人都不知道

(3)茯苓栗子粥:

材料:茯苓15g,栗子25g,大棗10個,粳米100g。

製法:加水先煮栗子、大棗、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時徐徐加入,攪勻,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調味食。

適用: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便溏腹瀉。

方解:本方用茯苓補脾利溼,栗子補脾止瀉,大棗益脾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