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长春站:一座百年老站的峥嵘岁月

今昔对比,百年老站历经沧桑,是中国铁路建设和发展的见证者和缩影,值得珍视和敬重。

长春站是东北地区及吉林省的枢纽火车站,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5个特等站之一,承担着京哈、长图等方向普速列车及哈大、长珲高铁的旅客运输任务,地理位置优越。车站历史已经有111年,是名副其实的老站。车站建成启用至今,历经三代站舍和大小数十次改建、装修、扩建,直到2013年底才形成现在的规模。

  • 孙云海de城市铁路记忆

孙云海,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作家协会副主席,第五届铁路文学奖获得者,出版作品集《护路神》。

我家住长春,在吉林市工作,每天乘坐动车组上下班,一天两次经过长春站,车站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由于是省会城市,长春站客流量很大,站前广场上总是熙来攘往,候车室内总是人头攒动,在我的印象中,车站也总是在修建中。

长春站大事记

1907年8月,日本人在长春市头道沟与二道沟之间买下5.6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始修建火车站。一些老长春市民称之为头道沟站。当年11月3日,车站开始货运业务,12月1日开始客运业务。1913年3月,面积4000平方米的长春站候车室建成。

1935年11月1日,长春至白城子铁路正式通车。从此,长春站成为4个方向的铁路交叉点。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经济快速发展,长春站的客流量不断增加,1992年高峰时期达到4万多人次。春运期间,车站候车室根本容纳不了候车旅客,大部分旅客在站前广场候车。

1992年5月26日,长春站老站房拆除,经过两年建设,1994年,新站房建成启用。

2003年9月,原沈阳铁路局对长春站进行第四次改造。这次改造最大的特点是建成了长春站北站房和北广场。2004年6月30日,长春站改造工程全面竣工,长春站变成南北双向出口。

2008年,长春站进行大规模建设和改造,于2013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此次改造扩建后,长春站站台和到发线达到了9台16线,站房总建筑面积达到5.8万平方米是2005年时的3倍,共有扶梯45部、垂梯17部,保障旅客无障碍通行。南北站房之间的候车大厅贯通,长224米、宽108米,共有座椅4000个,最多可容纳2万人同时候车。南北站房设有3个售票大厅,共有66台自助售(取)票机和54个人工售票窗口。

长春站:一座百年老站的峥嵘岁月

长春站照片。李淑娟 摄

改造后的站房楼雄鹰展翅的楼体造型没做任何改变,风格从现代简约变成了欧式古典,楼顶的大钟也换成了欧式风格的新钟。另外,楼体正面多出了16根立柱,上下各8根,一个巨大的圆弧顶玻璃窗,在立柱的围拢下,显得更加古色古香。

长春站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地面广场面积为3.4万平方米,地下部分总建筑面积为8.15万平方米,地面广场为公交车上下客区、出租车和社会车辆下客区及出站广场。

站南广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为8.79万平方米,地面为公交站场和城市道路,地下为综合换乘大厅、社会停车场、出租车停车区、轨道交通1号、3号线换乘中心。现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2018年底竣工使用。

长春站周边交通发达,有60余条公交线路和轻轨、地铁经过。

至此,长春站建设成了

综合立体换乘中心,实现了地铁、出租车、公交车、轨道交通等多种城市交通形式整合,让旅客享受到“零换乘”的便捷,这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长春交通、便于市民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百年底蕴,

厚积薄发。

今天的长春站

正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勇气和毅力,

全力创建智慧型客站

现代化铁路企业目标奋力前行。


文字:孙云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