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四川大学每年超2亿元用于人才工作,重点是四青人才!

四川大学每年超2亿元用于人才工作,重点是四青人才!

日前,记者从四川大学获悉,四川大学坚持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广博胸怀延揽全球英才,该校连续五年都将从“双一流”经费中预算1亿多元(人民币,下同)用于师资队伍建设。此外,学校还将再增加经费1亿元用于加大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四青人才的内培外引力度。

据了解,人才工作是四川大学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人才战略是四川大学的核心战略。借助“海纳人才工程”,川大瞄准学科发展急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内外高端人才,强化主动出击意识,近几年来先后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500余人,其中从耶鲁、哈佛、剑桥、MIT、霍普金斯等世界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引进高端外籍教师、国际著名专家60余人到校开展工作,他们中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科学及艺术院院士大卫·威茨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菲尔·科茨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艾伦·盖伦教授,德国水环境保护界有“学术教皇”之称的多曼教授,日本建筑大师藤井明教授,日本环境专家木田建次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张慕圣教授等等。

2018年四川大学将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列入学校“十个一流”为核心的建设任务, 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校院两级相结合、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以做大人才增量为关键,以加强“国字号”人才和“青字号”人才,特别是“四青”人才和准“四青”人才为突破口,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学术卓越、教学优秀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为进一步聚焦以“青年千人”为突破口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工作,四川大学专门组建了青年人才工作办公室,以“青年千人”引进工作为重点,负责“青年千人”人才的发掘、跟踪,组织学校引进人才工作宣传和联络等工作。

此外,四川大学还设置专人专岗负责搜寻“青年人才”候选人,从各学科顶级期刊中寻找合适人才,积极联络和对接相关学院,建立人才库并持续跟踪,构建立体化、多维度、全过程的人才工作体系,主动出击招揽全球青年英才。

为了建设一支高水平、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加快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四川大学将继续坚持立足西部、强化特色、创新引领、世界一流的理念,以更加真诚、开放、高效的人才引进方式,千方百计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稳定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一支“勇立潮头、敬业爱生、拼搏奉献、开拓创新”的青年英才队伍成长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以人才为依托,更好地承担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