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双一流”,两张表格的背后有多少门道?

“双一流”,两张表格的背后有多少门道?

作者丨小石头

来源丨小石头侃升学

(ID:xiaoshitoushengxue)

就在上周,教育部通过官网下发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对外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很多家长和老师一看,这跟“985”、“211”没啥区别啊!但其实,这里面处处玄机,小石头带你随便看看里面的一些奥秘。

“双一流”,两张表格的背后有多少门道?

一、基本数据对比

此次名单公布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这格局和从前的985、211相差无几,据2014年的统计,全国共有共有112所"211"学校,39所"985"高校。(截至2014年7月9日,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211高校占到约5%)

1、按照来源

一流大学42所=原39所“985工程”高校 + 3所“211工程”高校。

原本39所985高校全部加入一流大学,还新增了三所211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这 3 所均为“双一流”B 类高校。除此,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 “985”高校,也一并划入“双一流”B 类。

2、按照地域

“双一流”A 类高校分布在 18 个省市,其中北京拥有 8 所,遥遥领先,上海拥有 4 所;而拥有 2 所的有 8 省市,包括天津、江苏、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和陕西,基本都分布在经济和教育发达区域。这一分布,凸显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投入的地域差异。当然也有经济分析优质大学数据也跟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实际上也确实有惊人相似的规律。

3、“双一流”学科名单分析

北大清华分别以41和34个一流学科入围,一骑绝尘,是中国名副其实的两校,其中北大以文理医见长,而清华以理工和管理见长。浙大、复旦、和上海交大分别拥有18和17个一流学科,跻身前五,特别是复旦和上海交大,平分秋色。拥有10个一流学科的高校还有南(京)大(15)、中国人大(14)、中科大(11)、中大(11)、北师大(11)、东(南)大(11)、和武大(10),其中东大令人刮目相看。拥有较多一流学科的高校还有中国农大(9)、华中科大(8)、西交大(8)、北航(7)、哈工大(7)、同济(7)、川大(6)、和东北师大(6),基本和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一致。

4、“211”与“双一流”对比

112所211高校,全部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还有26所高校新入选“双一流”。

二、“985”、“211”和“双一流”的区别与影响

“985工程”其实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工程,只不过那个时候,中国大学在世界的排名实在是很难看。现在的局面,真是985工程的成果,现在中国多了一批世界一流大学。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双一流”,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值得注意的是,“双一流”是动态的,不是“一劳永逸”的,政府会动态监测,随时评价,好的加大力度支持,不行的甚至会取消资格。

那么,“985”也好,“211”也好,“双一流”也好,这东西就是个荣誉嘛?

并不是,这东西代表着钱——大学经费。

从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占高校科研经费的比重来看,“211”“985”几乎成高校贫富分水岭。从2009年至2013年的公开数据显示,占全国高校总量14.3% 的“211”和“985”高校拿走了全国七成的政府科研经费,“211”高校拿走19.3%,为510.66亿元,“985”高校拿走52.7%,为1394.94亿元,其他高校共用28%。

当然,“双一流”也关乎钱的问题,教育部已经有所建设规划。

具体落实到金额的措施还没有出现,但是不会跟“985”和“211”差别很大,最终结果一定是入选的大学比较有机会发展,一旦没有入选,经费就是最大的问题,在中国大学捐款并不足够的今天,发展一定非常困难。

三、“双一流”评选标准扑朔迷离

就在“双一流”名单公示的第二天,一篇名为《教育部,你的良心不会痛吗?》的文章火遍网络,其中一些信息值得我们深思。部分原文:

1.列入一流大学的重庆大学只有三个学科被列入一流学科。

2.没列入一流大学的东北师范大学有六个一流学科。

“双一流”,两张表格的背后有多少门道?

3.武汉大学的一流学科有矿业,然而矿业在武大却并不存在,而武大真正的王牌专业水利却不是一流学科。

4.复旦这样一个文科强校拥有了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的一流学科,而著名的航空航天类强校西工大却没有这个一流学科。不过有得有失,号称“北人大,南复旦”的复旦新闻传播居然没进入一流学科。

5.以文史哲见长的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所有的双一流学科均为理工类学科,一个文史类学科都木有。

6.中央民族大学的一流学科,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民族学专业。

7.以临床见长的医科大学在一流大学里基本全军覆没,甚至包括医学龙头老大协和。

“双一流”,两张表格的背后有多少门道?

8.暨南大学的双一流学科是药学,而暨南大学的医学院基本属于边缘单位。

9.电子科大的电子并不是一流学科。

10.世界前列的国科大数学和物理不是一流学科,而莫名其妙的材料居然成了一流学科。

11.国科大居然不是一流大学,据说是因为不把研究所的成果算在本部里面去,这个双标很高级。

12.这些年进步神速的江苏大学和苏州大学,基本上全军覆没。

“双一流”,两张表格的背后有多少门道?

13.之前一度排名世界前十的清华大学艺术与设计落选双一流,全国艺术类学子的殿堂,清华美院艺术学和美术学都不是一流学科,最近进步神速的历史和哲学,同样不是一流学科,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又红又专的清华大学。

14.恭喜山西大学在拥有比太原理工好的不知道哪里去的学科排名的情况下,成为著名的四非高校……

是的,“双一流”评选中,母校北京理工老牌的军工专业并没有一个入选一流专业,类似上面这类情况确实发生,但任何评选都有一个标准,我们在不知道标准的时候,也确实会不理解。此文作者并不理解,给了一个比较阴谋论的说法:

“双一流”,两张表格的背后有多少门道?

“为什么搞得那么难看?在说清楚原因之前要了解一下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国的大学比较复杂:有教育部直属大学、有省部共建的、有卫计委直属的、有前国防科工委直属(现工信部直属,国防七子)、还有中科院直属、还有中央军委直属。再对比一下名单,就能看出端倪了,凡是不是教育部自己的亲儿子,休想分到一口奶。”

上面这个理由看着还有那么一丝丝的逼真,作者的另一个理由就太阴谋论了,他是这么说的:

“自从中医被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后,复旦大学的航天航空系的教授也研究中医了!”

当然,理智的我们还是要冷静一点,其实当年“985”和“211”评选也比较有争议,有的说考虑地域问题的,有的说考虑民族问题的,有的学校叫屈叫冤的,但凡是这样的评选,势必有不满意,我们能选择的也只有接受,最应该考虑的,是下一个问题——

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四、“双一流”让竞争格局无限拉大

1、镀金将变得更难

“985”和“211”时代,100多所学校可以给自己镀金“211”,但是双一流时代,只有少数的一流大学,其他学校只有几个专业堪称一流,而随着经费的定向发放,只有一流专业的大学其他专业势必面临越来越水的普遍现象,大学改制中专科大学的扶持也是重中之重,未来社会认可的“高学历”只会越来越难。

2、大学格局将发生本质改变

除去一流大学,剩余的大学在经费上将面临更难的局面,拥有一流专业的大学的非一流专业将越来越鸡肋,甚至被取消,很多曾经的“211”由于一流专业稀少,将面临逐渐专业化的局面,大学的格局将越来越接近教育更发达的国外,比如美国,实力超强的综合性大学基本上都是常春藤级别的,而其他大学多数都专心于几个专业,也就体现了我们当初学英语里面“university”和“college”的区别。

所以,盲目选大学的孩子未来一定面临重重困境。

3、考生及家长必须懂专业,不懂必坑

未来只有前20%的孩子,甚至更少的孩子拥有最大的选择权,他们有权利考虑“一流大学”,有权利和能力选择那42个大学,有能力冲刺C9。

当然民间更多人更认可“C5”(北大、清华、浙大、复旦、上交),但这不重要,因为只有这些孩子才有权利选择。而其他学生,都要面对专业优先的境地。不懂专业,不懂提前规划,不懂提前把专业前景和职业规划结合起来,高考志愿将等同于抓瞎,比如你报考了一个曾经的211的非一流专业,进去后你会发现,一流专业的学生和你虽然在同一个学校,但你们读的完全是俩大学。

那想要做到这个,第一步好歹要知道这些大学一流专业对高考选科的要求,小石头帮你整理了一下。

“双一流”,两张表格的背后有多少门道?

“双一流”不光不会降低大家对于高学历的竞争,反而会激化更大的竞争压力,反而会让报志愿和培养孩子变得更加专业,现在的中高考和大学改革,都在对家长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味只让孩子刷题的,根本考不好重应用生活的中高考;

一味只知道成绩提分的,根本培养不出适合未来的孩子;

一味只为了进所谓名牌大学不考虑专业的,未来就业和发展都是问题。

“双一流”,两张表格的背后有多少门道?

“双一流”就是一个血盆大口,只不过它还没饿,你会安全的通过,还是成为饵料,就看你的选择。

但不得不承认,提前规划本身就是合理的,中国的学历会越来越升值,读书会越来越有用。

而那些用“无用”的方法读书的人,也只会越来越读不下去。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