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永遠的背影:關於中本聰的99種傳說

永遠的背影:關於中本聰的99種傳說

如果談論起區塊鏈行業裡的傳奇人物,中本聰這個名字肯定是永遠都無法繞的過去的,他不僅僅是比特幣的創造者, 更是區塊鏈核心理論的奠基人。打一個稍微誇張一點的比喻,上帝在創世的時候說“要有光”,於是世界便有了光,中本聰對著計算機屏幕敲啊敲,然後大喊一聲,“出現吧,我的比特幣”,於是世界上就有了比特幣以及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

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不僅很有才華而且還很有意思,明明可以靠才華,卻偏偏要靠性格吃飯,將神秘主義的原則詮釋的非常徹底通透。在比特幣初期處於發展期的時候,他甚至匿名參與指導,後來比特幣火了,他卻選擇了完全徹底的退居幕後。既沒有動用他手裡價值幾十億美元的比特幣甚至都沒有去申請專利,就連諾貝爾經濟學獎候選人都沒能讓他現身。

永遠的背影:關於中本聰的99種傳說

不過不論中本聰本人究竟是誰,什麼時候出現,或者是以後他還會不會再出現,他都實現了我們每個人兒時大都喊過的那個夢想——類似於我要改變世界這樣的。不過這位傳奇人物的傳奇經歷確實精彩。

傳說中的中本聰是一個被外界描繪成一個集經濟學家、數學家、密碼學家以及頂級黑客為一體的人物,他的傳奇歷史始於2008年11月1日。這一天,他發表了一篇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之後他將理論付諸於實踐,在論文發表後的第二年創造出了比特幣世界的第一個區塊,他開發出了一個客戶端,名字也非常樸素,稱之為比特幣客戶端1.0版,開始召喚一些玩家。

永遠的背影:關於中本聰的99種傳說

故事慢慢開始演化,終於比特幣開始有了第一筆的交易,比特幣有了匯率,一些比特幣的愛好者有了他們自己的聊天室,比特幣挖礦的難度調整了,甚至一些國家開始認可比特幣了,比特幣的市值接近400億美元,當然,不可避免,比特幣的成長過程也伴隨著一些“負能量”,諸如暴漲、暴跌、比特幣被盜、被告等等。

在這些精彩絕倫的事件之中,中本聰本人始終扮演著一個創造者的角色,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自始至終他都以一種消失的狀態存在,全世界沒有人見過他,甚至也沒有人聽到過他的聲音,FBI和全世界的媒體都在找他,但是誰也沒有找到。大家所能看到的也只是2008年比特幣創世初期他在論壇、郵箱、網站主頁的一些發言,對於這些看似線索的發言將那些中本聰的探究者逼入了死衚衕。

比特幣發展的歷史上好幾次重大的歷史事件都是因為“中本聰”這個名字所引起的。比如人們發現一個日本人是中本聰,可以後來又發現一個澳大利亞人克雷格.賴特是中本聰,《紐約時報》曾經聲稱自己找到了中本聰本人。最近的一次則是有一位澳大利亞的企業家所引起的,他通過BBC、《經濟學人》和《智族》宣佈,自己就是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並且展示了一筆發生在2009年一月的交易,中本聰向幫助自己構建比特幣協議的程序員轉了10枚比特幣,這也是有史以來發生在比特幣系統裡的第一筆交易。同時他還向英國提交了50多項圍繞比特幣和其底層區塊鏈技術的專利申請。

永遠的背影:關於中本聰的99種傳說

至此大家都覺得終於找到中本聰本人了,因此紛紛前去圍追堵截,搶專訪、上頭條。但是不久一個轉折性的事件發生了。在相關的文章引起轟動的48小時之後,這一輪的身份風波被一份來自中本聰的郵件平息了。在郵件中中本聰淡定的說道,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中本聰,我不是克雷格.賴特。

其實想要證明自己是中本聰也很簡單,比特幣是一種分佈式的賬本,是一本無法修改、不能毀壞所有人都可以查詢的賬本,基於這樣一個特點,我們很容易就可以進行身份驗證,首先我們使用一個比特幣公鑰,向外界宣佈,並聲稱這個公鑰對應的私鑰歸自己所有,然後使用私鑰簽名,就可以證明自己確實擁有該地址的私鑰了。

永遠的背影:關於中本聰的99種傳說

如今,比特幣的市值已經完美碾壓了眾多國家的法定貨幣,有一些國家已經認可或者放寬了比特幣的法律地位,區塊鏈應用遍地開花,成為金融科技領域炙手可熱的新貴。中本聰手裡據說有100萬枚比特幣,同手手握無數的專利,完全是人生贏家。歷史上憑藉一己之力創造一種貨幣的人不是沒有,但取得像中本聰這樣成就的確實也很難找到第二個。

正如中本聰本人所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中本聰,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是區塊鏈技術的踐行者和參與者。我們也期待見證區塊鏈技術可以不斷將我們的世界改造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