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高房價扭曲了年輕人價值觀,專家讓借錢拼命買房,你的命多值錢?

高房價扭曲了年輕人價值觀,專家讓借錢拼命買房,你的命多值錢?

今天的文章引用了幾位專家的話,因為最近有關年輕人買房的話題依然很多,安家融媒也希望藉此機會跟大家繼續聊一聊該不該買房的問題。其實已經說過好多遍了,但是總是有人在問。似乎這是一個永遠聊不出結果的話題,那就蹭個熱點談一談吧。

最近,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表示,今後兩三年,政策不放鬆的話,新房二手房倒掛的地方,市場價格上漲的壓力會很大,現在買房還是個不錯的選擇,我永遠支持年輕人買房。

另一位專家、資深金融人士吳小平也對買不起房的人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年輕人買不起房就要敢於借錢,他說他的道理很簡單:“年輕人,要敢於借債買房子;國家,要敢於負債做經濟。微觀如此,宏觀也如此。人有人運,國有國運。我看好這個仍然處在發展中國家頂端的國家,竭盡經濟潛力,一舉成為超級大國。金融,必須推動經濟前進,趕在老齡化更加惡化之前。我們必須要在垂暮之年之前,變得富有。”

相信大家依然還記得經濟學家樊綱六個錢包的言論,他稱,如果說要結婚了,並且小夫妻倆上面的六個錢包都能起作用,父母算一個錢包,爺爺奶奶一個錢包,姥姥姥爺一個錢包,愛人的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和父母,這六個錢包湊在一塊兒能夠幫著支付首付的話,“我建議還是買房好。”

高房價扭曲了年輕人價值觀,專家讓借錢拼命買房,你的命多值錢?

三位專家,鍾偉說他永遠支持年輕人買房,吳小平說年輕人要敢於借債買房,樊綱更是說我們買不起房要動用家庭六個錢包。大家的意思無外乎總結成一句話,只要能買房,幹什麼都行。你可以不顧自己的能力,你可以大肆舉債大肆借錢,甚至你可以不顧親情不考慮老人的養老,只要滿足你買房的需求,大家都應該以你買房為中心。

對於三個人,安家融媒認為,年輕人如何看待該不該買房的問題,其實很簡單。我認為在中國大城市,包括現在的小城市,房價畸高,年輕人的收入還不穩定,普遍都不高,相信多數年輕人是無力承擔高房價的。當然我也說過,如果能靠個人能力買房當然好,如果家裡有錢也願意為你支付的話,買房當然無可厚非,對於一般家庭最好還是先租房。所以,不知道鍾偉所說,他永遠支持年輕人買房該怎麼支持,怎麼個支持法兒,吳小平說讓借債,不是借家裡人六個錢包的就是借銀行的或其他金融機構的,在當今金融信貸收緊的情況下,我不知道還有什麼好辦法讓你借債。

不過後來,安家融媒想到了,除了六個錢包,其實大家買房還用了一個錢包,不少人用了,但我們很少去說,那就是一個非法的錢包。否則為什麼我們經常通過房子的資金來源去查這個人結果往往查出來不合法收入呢?這就是很多人沒用自己的錢,前兩天不是報道稱,一對母女眾籌看病結果被爆有多套房產,女兒還爆粗懟網友。我就說了,這年頭,能用別人的錢誰想花自己的啊!

回憶過去不是嗎?但凡能依賴槓桿買房的也都買了,就好像槓桿買房不要錢似的,事實也是,大家都覺得房子的升值後就跟免費得來的一樣。如果說過去高槓杆買房還是國家鼓勵的,如今政策風向變了,還想像以前似的恐怕就要鋌而走險了,即所謂的六個錢包之外的錢包,非法錢包,或者說叫扭曲價值觀的錢包。

我們經常遇到,自己攢點錢心知肚明買不起房,可是有人理直氣壯找你借錢買房,如果你不借給他,多數是這個人就此得罪了。

高房價扭曲了年輕人價值觀,專家讓借錢拼命買房,你的命多值錢?

中國的高房價正在毀滅年輕人的想象力,更吞噬著人們的靈魂,人們的價值觀在極度扭曲。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同時也在一定範圍內具有投資的功能。然而到此時居然被堂而皇之的冠以奢侈品的名號,可見人們的心理扭曲到什麼程度。房子畢竟不是普通商品,然而再不普通它也是面向天下居民的商品。如果脫離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那麼它就是不合理的。

高房價早就脫離了勞苦大眾,成了富人和準富人的賺錢工具。房價過高,不僅讓開發商變得容易更貪婪,暴利難捨。更讓廣大老百姓心理扭曲,甚至出現變態現象。許多人把房子當做人生終極追求目標。最終目標就是那套房子,可過程有千千萬。想達到目的什麼橋都得搭,也讓社會呈現出五花八門的事情來。規規矩矩與房子無緣,那就另闢蹊徑,乾點別人沒幹過的。

物質決定意識,畸高房價已經在有意無意間改變了一代人的愛情觀、婚姻觀、倫理親情觀,影響著社會的公序良俗。這種無處不在的影響力,說明畸高房價對於大多數國人來說,已經成為不能承受之重。

高房價不僅在改變或者扭曲普通市民的心理,而且它正發揮著自己的傳導作用,往社會的內裡滲透,甚至改變了社會精英的心理,這是一件值得重視的事情。多少人因房子下來?多少普通百姓因房子鬧上法庭?多少婚姻和愛情因房子而崩潰?這些都是因為人們因高房價而把自己的價值觀扭曲跑偏造成的。而這種種現象也將會傳遞給下一代青少年,讓他們從小接受這種畸形的價值觀。

其實,說白了,不是房子的錯,即使沒有房子,人們還會寄託到另一個物件上,所以不是哪一個人的問題,而是社會問題。但我們又不能把責任都推給外界,還是我們自己的道德底線沒有守住。

我們不去正確引導,反而那些嚴重扭曲的價值觀愈發成為主流,我們還總是聽到忽悠,趕緊買房,今年不買,明年就更買不起了。任志強說,中國房地產沒有泡泡,趕緊拼命買房。“告訴年輕人,買房趁現在,有條件的就趕緊買房!你們可以拼命地買房,因為有人在給你們做擔保。”

高房價扭曲了年輕人價值觀,專家讓借錢拼命買房,你的命多值錢?

安家融媒想說,年輕人拿什麼去拼命?還有就是,我們聽話要聽音,他表達的也已經不是普遍都能買的時代了,別人聽進去了嗎?更有不良的人利用他的影響力,把他的話過分放大和曲解來忽悠購房者,太缺德。

面對高房價,面對住房的客觀需求,年輕人該咋辦?安家融媒認為,我們無法要求任志強的三觀多正,更不能都把批評堆到他身上,我們更應該思考為什麼任志強成為買房者的精神領袖?為何他讓人們相信他說的是對的?這才是問題。如果政策不再反覆被打臉,那麼打臉的就是任志強。

所以,最後,安家融媒對年輕人表示,我們就聽樊綱的算是比較真誠的,其實樊綱在說六個錢包之前還有半句,大家忽略了,樊綱這樣說,年輕人如果工作還不是很穩定,還在變化、遷移過程當中,就不如租一個小房子住。

這就明白了吧,別人怎麼說並不會改變你買房需求的事實,所以無需過多考慮別人的忽悠,需要時則買,不需要時則不買。道德者眼裡,把家裡所有積蓄花掉買房子或者不考慮別人感受借人家的錢實在有點不合理;投資者眼裡,是沒有人性的,越是沒人性越能賺錢。所以兩者之間的較量難有輸贏,畢竟如今投資不犯法,道德缺失也不犯法。將來缺德會不會犯法我不知道。如果人們在一個法治社會里,不談道德,那麼什麼法律也趕不上投機,因為人類是智慧無窮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出什麼樣的政策,馬上被小聰明給化解,當政策再來彌補時,人家又跳出去了。

高房價扭曲了年輕人價值觀,專家讓借錢拼命買房,你的命多值錢?

房地產亦是如此,單靠法治不行。今天總是有人藉助道德綁架來行不道德之實,有人總是藉助言論自由發表不當言論。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都是有範圍的。我們不能衝破道德底線,去追求不該屬於你的自由,包括房地產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