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立秋:4 字訣防燥邪傷肺

立秋:4 字訣防燥邪傷肺

立秋,雖然暑熱仍未完全消散,但早晚氣候將逐漸變涼、乾燥,人體也逐漸由陽盛轉變為陰盛,各系統的抗病能力降低,特別是呼吸系統變得尤為敏感,哮喘、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進入高發期,需注意預防。

立秋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此時陽氣漸收,陰氣漸盛,新陳代謝變得緩慢。中醫認為,秋季燥邪當令,肺為嬌髒,不耐寒熱,且此時機體各組織器官處於津液耗損的狀態,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另外,立秋之後早晚比較涼、溫差大,乾冷的空氣容易從鼻腔到氣管再到肺部,侵害和損傷黏膜,往往許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從立秋開始逐漸復發或加重。一些特殊人群,包括老人、兒童、體弱者、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糖尿病患者、心臟病患者;還有長期疲勞、生活不規律等所致的亞健康狀態者,這些人由於抵抗力低下,對季節變化的適應能力弱,容易被秋季的燥邪所傷。根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防燥還需以養陰潤肺為主,保養體內陰氣是首要任務。

飲食記住一個“潤”字

想要防秋燥傷肺,飲食調理很重要,調理原則以“潤”為主。適度飲水是秋天潤燥、防燥不可少的方法,飲水以少量頻飲為佳,這樣才能對鼻咽、氣管的黏膜產生滋潤作用。飲食宜養陰清淡,滋潤多汁,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蔬菜宜選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銀耳、蓮藕等;肉類選擇兔肉、鴨肉、青魚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以收斂肺氣,如蘋果、檸檬、獼猴桃等。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等清補、平補之品,也可起到滋陰潤肺的功效。要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此外,要注意保護脾胃,多進溫食,“形寒飲冷則傷肺”。立秋後脾胃陽氣不足,再吃一些陰寒性質的水果、蔬菜,容易導致腹瀉、腹痛,因此,秋季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

四白湯:銀耳10 克(約半朵)、雪梨200 克、荸薺(去皮)150克、百合25克,加水後小火慢燉30 分鐘,至銀耳軟爛即可,稍涼後加入蜂蜜適量。四種食材合用可起到補肺潤燥、清熱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加入蜂蜜後潤肺效果更佳。

起居記住一個“早”字

《黃帝內經》中提到,秋三月,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意思是秋季天氣勁急,地氣清明,為適應這一時令,人應早睡早起,和雞的活動時間相仿為宜,以保持神志的安定、寧靜。立秋之後早睡,能夠積聚身體內陽氣,增強身體抵抗力,而早起則可以使肺氣得到舒展,防止收斂太多。另外,早睡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因為早晚氣溫較低,立秋後夜間睡眠應做好保暖,儘量少用空調,可趁早晚清涼時勤開窗戶通風,流通空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減少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

練呼吸:清晨時常練習呼吸運動有助於清肺,最常用的是腹式呼吸法,清晨醒後不要急於坐起,先靜臥做幾次深呼吸,然後坐在床邊,雙腿下垂,放鬆身體,思想集中。伸開雙臂,儘量擴張胸部,由鼻慢慢吸氣,腹部鼓起,每口氣堅持5~10 秒鐘,再徐徐呼出,練習3~5 分鐘。

運動記住一個“緩”字

立秋之後是運動的好季節,適宜的運動不僅可以調養肺氣,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還能夠釋放和緩解不良情緒,從而“緩秋刑,斂神氣,使肺氣清,應秋氣養收之道”。立秋後運動量不宜過大,以“緩”為原則,不能大汗淋漓,順應秋季“養收”的自然規律。適合的運動包括八段錦、站樁、太極拳、五禽戲、慢跑、呼吸操等。運動過程中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早晚可用冷水洗臉,增強免疫禦寒能力,減少感冒和哮喘發作。

伸背操:跪坐,兩手自然放於兩腿上,全身放鬆。俯身、伸脊,兩掌觸地,再向前盡力伸展背部。身體重心前移,兩臂、兩大腿支撐身體,並與地面垂直,頭、頸、背、脊、腰伸平成一條直線。脊柱及腰背儘量向上拱起,同時收腹凹胸,頭、尾儘量向內收攏,略停恢復原來姿勢。此動作能增強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大大增強肺部功能,對預防悲秋情緒也有著良好的作用,尤其是對中老年人、體弱多病者、慢性病患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情緒記住一個“笑”字

秋季是一個情緒易於波動的季節,出現季節性抑鬱的患者也不在少數。中醫認為,肺在志為悲,悲憂易傷肺。所以立秋後應注意精神調養,做到內心寧靜,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另外,立秋後多參加戶外活動,多增加陽光照射,可增強興奮性,減輕或消除抑鬱情緒。情緒低落時可以適當飲用綠茶或咖啡,吃點香蕉等,也可起到改善心境的作用。

常微笑:養肺的方法有多種,“笑”便是有效的一種。中醫有“常笑宣肺”的說法。而現代研究也證明,笑對機體來說的確是一種最好的“運動”,尤其是對呼吸系統來說,笑能使肺擴張,改善通氣功能,使呼吸更通暢。平時常做微笑的表情,可以讓人的情緒保持愉悅。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忌憂鬱惱怒。人長時間的工作,會缺少睡眠,就容易處於疲勞的狀態,心情低落往往也會隨之而來。此時可以利用短暫的時間練習腹式呼吸、做擴胸伸展運動,將頭腦放空,注意力集中於呼吸,節奏均勻一致,待心情平復、壓力減輕之後,再投入工作。但對於有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等老人,應避免大笑,以免因腹壓增加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吳欣/ 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