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痛失螞蟻金服,股東減持套現且業績下滑,趣店怎麼了?

大概鮮有上市公司能像趣店這般屢遭質疑。

作為國內第一家登陸美股的消費金融平臺,其市值曾一度飈升至113億美元,但其商業模式、盈利模式卻一直被認為存在詬病。

而羅敏的回應“凡是過期不還的,就是壞賬,一律不催他們還錢,電話都不打,不還就當福利送你了”更讓其成為群嘲的對象。

關於趣店,似乎從來不缺“熱點”。

業績下滑,股東減持,備受質疑的趣店該如何對?

痛失螞蟻金服,股東減持套現且業績下滑,趣店怎麼了?

1、痛失螞蟻金服

8月25日,螞蟻金服方面公開表示,與趣店達成共識,不在續簽相關商業協議,並稱這是正常的商業安排。

與之相對應的是,8月24日,趣店在發佈2018年第二季財報時也對此進行了說明。

或是受此影響,8月24日,趣店美股開盤之後股價一路下跌,開盤價為7.25美元。截止收盤,趣店下跌12.24%,報6.02美元,股價跌至史上最低。

痛失螞蟻金服,股東減持套現且業績下滑,趣店怎麼了?

這不免讓人想起,去年螞蟻金服剛宣佈調整通過支付寶引流的信貸產品年利率,趣店股價就狂跌24%的場景。

螞蟻金服擁有強大的流量,趣店受之影響,是意料之中的事。

不過,趣店在8月24日發佈季報的時候,明確指出“自2018年第一季度以來,公司主要通過自己的移動應用程序與用戶進行接觸,預計不會對公司目前的業務產生重大影響。”

那麼,在失去螞蟻金服這個靠山之後,趣店今年的財報還能否如同前兩年那般好看,目前,尚不得而知,作為吃瓜的群眾,均可拭目以待。

趣店能有如今的業績,螞蟻金服為其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覷。

早在2015年,趣店就已經展開了與螞蟻金服的合作,其模式為,螞蟻金服在支付寶App中開放第三方服務入口“來分期”為趣店導流。

如此一來,趣店的獲客成本便低於同行其他平臺。

同時,基於支付寶強大的用戶,趣店的用戶規模也得以增長,當然,螞蟻金服也不會做虧本的買賣,趣店需要向螞蟻金服支付包括處理和結算,信用分析等昂貴的費用。

不過,對於趣店而言,這筆昂貴的費用無疑花得物有所值,一組數據可以對此進行驗證。

趣店財務報表顯示,2015年,趣店營收2.35億淨虧2.4億,但同年11月支付寶開放趣分期入口之後,2016年趣店營收增長到14.42億,盈利達5.7億。

在螞蟻金服投資之前的2014年,趣店的營收2400萬,淨虧損4000萬。

而在2017年,趣店還與螞蟻金服旗下“借唄”平臺簽約,通過“借唄”平臺進行獲客。

此次合作的終結,就意味著趣店將無法通過支付寶的應用界面接觸潛在借款人,也無法利用芝麻信用評分系統對客戶進行分析。這對於趣店來說,無疑是雙重打擊。

顯然,不管是在獲客還是風控方面,螞蟻金服對於趣店當下的成績功不可沒。

而趣店卻稱,失去螞蟻金服之後,平臺業務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可以預測的是,失去螞蟻金服之後的趣店,無疑是被扒了一層皮,短期的日子恐怕不會那麼滋潤了。

2、股東減持

螞蟻金服無疑是個不錯的靠山,但實際上,他只是趣店的第五大股東,其旗下投資公司僅持有趣店12.8%的股權。

此外,公司創始人羅敏持股19.3%,為公司第一大股東;鳳凰祥瑞和國盛金控旗下華聲投資,持有5807萬股C-5優先股,持股比例為17.1%,為第二大股東;崑崙萬維持有約3849萬股B-1優先股和1947萬股C-2優先股,持股趣店比例為16.9%,為第三大股東。

然而,近期以來,趣店的主要股東開始減持套現。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除了創始人羅敏的持股保持不變外,包括杜力、Kunlun Group Limited、曹毅在內的第二、三、四大股東共減持9.38%,持股變動共計497.82萬股,達4769.12萬美元。

而在以上股東中,當屬崑崙萬維,事兒最多。

崑崙萬維在趣店上市之前,曾三次增資趣店,而在趣店上市之後,開始減持,詳情如下:

痛失螞蟻金服,股東減持套現且業績下滑,趣店怎麼了?

根據推算,僅今年6月6日,崑崙萬維出售的股票,就已經獲利1.23億元,佔公司2017年淨利潤的12.35%.

不過,崑崙萬維減持,對於趣店來講,或許是件好事,近日,崑崙萬維被質疑運營手段存在貓膩,如果內容屬實,若趣店與之劃清界限,或能免受其害。

8月24日,新華社發佈了一篇標題為《閒徠互娛分紅“離奇出走” 崑崙萬維實控人幕後操盤》的文章,該文指出,2016年底,崑崙萬維以20億元整體估值控股的棋牌遊戲企業北京閒徠互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閒徠互娛”),如今業已成為公司核心業務支柱——2017年淨利潤9.32億元、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5.63億元。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賺錢利器,自2018年5月7日開始,卻密集發生多次股權變更,股東數量從最多時的21名銳減為8名,股權高度集中於崑崙萬維及其實際控制人周亞輝手中。

不過,光鮮亮眼的成績,卻引來業內人士的懷疑,據瞭解,崑崙萬維收購閒徠互娛期間,正是棋牌遊戲遭遇賭博質疑、監管趨嚴的兩年,就連該領域的行業老大,其業績也是大幅下滑。

而閒徠互娛卻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宣稱,雖然主打的幾款地方棋牌App日活、月活一直在持續大幅下滑,但一直宣傳自己的商業模式是隻賣“房卡”的閒徠互娛業績卻是不斷上升。

所謂的“房卡”是閒徠互娛旗下麻將類棋牌遊戲的主要運行模式,即“地方熟人約局”。遊戲類似線下的麻將館,線上玩家們所消費的“房卡”就好比麻將館的“臺費”。

不過,這很快便被懷疑為只是閒徠互娛的一個幌子,真實的情況是,閒徠互娛極有可能在免費向玩家贈送“房卡”,再從每局中獲得“抽水”。

另外,在股東分紅方面,也存在疑惑,閒徠互娛的股東將按照該公司2017年度淨利潤的90%獲得分紅,據記者計算,分紅額為8.39億元;2018年上半年,分紅額則超過了淨利潤,預分紅金額達7.52億元,竟是閒徠互娛上半年淨利潤的134%!閒徠互娛一年半的分紅合計15.91億元。

不過,股東卻並未拿到應當屬於自己的全部分紅資金,有部分股東直到今年5月才被要求“事後補籤”去年的分紅“決議”;分紅款要先轉入第三方賬戶;有的股東僅拿到應得分紅額的64%,公司解釋稱缺口部分被用來“維護關係”了。

更為離奇的是,還有數以億計的鉅額分紅款在分發至股東賬戶前“離奇出走”了。

目前,閒徠互娛迷霧重重,而其股權卻逐漸高度集中於崑崙萬維及其實際控制人周亞輝手中。

不管是閒徠互娛,還是趣店,對於周亞輝來說,都打出了兩副好牌,賺得盆滿缽滿,而如今,相繼出售趣店的股權,卻集中閒徠互娛的股權,崑崙萬維的做法值得玩味。

多為股東相繼減持,又痛失螞蟻金服,趣店雖嘴上說著不在意,但作為吃瓜群眾自然是心知肚明的,有沒有影響,今年下半年又或是明年,趣店的財務報表自會給出答案。

而面對當前的種種不濟,趣店該作何對策,應是當務之急,畢竟,前段時間,趣店推出的汽車消費金融項目“大白汽車”也是反響平平,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趣店的運營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