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中國開展統計督查 遏制數據造假揮“利劍”斬“水分”

遏制數據造假,中國將實施統計督查。

中国开展统计督查 遏制数据造假挥“利剑”斩“水分”

來自官方媒體16日的消息稱,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督察工作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授權,由國家統計局組織開展統計督察。

其中,國家統計局負責統籌、指導、協調、監督統計督察工作,主要職責是制定年度督察計劃,批准督察事項,審定督察報告,研究解決督察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國家統計局統計執法監督局承擔統計督察日常工作。

在機構上,《規定》要求,國家統計局通過組建統計督察組開展統計督察工作,統計督察組設組長、副組長,實行組長負責制,副組長協助組長開展工作。

在督查對象上,《規定》稱,必要時可以延伸至市級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和與統計工作相關的領導班子成員;國務院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和與統計工作相關的領導班子成員;省級統計機構和省級政府有關部門領導班子成員。

在懲治方式上,《規定》稱,統計督查中將建立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制,問責統計違紀違法行為,建立統計違紀違法案件移送機制,追究統計違紀違法責任人責任,發揮統計典型違紀違法案件警示教育作用等情況。

統計是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是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必須防範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確保統計資料真實準確、完整及時。

但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所披露的情況顯示,統計數據的虛報瞞報、拒報遲報、漏報重報、代填代報等統計造假、弄虛作假在一些地方和單位仍然存在,其中有四個表現。

一是少數地方未能樹立正確政績觀,搞攀比、爭位次,在數據上做文章。有的地方把統計機構作為地方計劃目標完成的直接責任單位給予壓力,有的採取多種方式對統計部門和人員、調查對象及其主管部門進行干預,影響統計數據的真實準確。

二是一些地方制定目標脫離實際,有的還層層加碼,甚至直接向企業下達任務,當任務難以完成時,就在源頭數據上弄虛作假。有的要求企業按指定數據填報,有的代替企業報送虛假數據,有的甚至編造虛假企業和投資項目。

三是受增長速度基數累積效應影響,導致數據基數年年抬高,數據“水分”年年增大。

四是一些統計調查對象為了資質考核、爭取融資、騙稅逃稅等,虛報瞞報甚至拒報。2017年以來,國家統計局根據舉報線索核查數據異常的2051家企業和2942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有1195家企業、2775個投資單位的統計數據存在編造、虛報,一些企業、項目統計數據的編造、虛報倍數還很高。國家統計局執法檢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數據發現,天津濱海新區臨港經濟區、內蒙古開魯縣、遼寧西豐縣違法企業平均虛報率分別高達56倍、10倍和6.7倍。

檢查還發現,黨中央提出的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的要求落實不到位。監督檢查和違法處罰不力,存在偏松偏軟的問題。其中一個表現就是統計執法權威性不夠,近50%的省尚未設立獨立的執法監督機構,市縣更突出,地方執法力量不足,少數執法人員的執法意識和責任心不強。同時,還存在對統計執法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現象。山東高密市抵制、阻礙、拒絕國家統計執法檢查,嚴重干擾違法案件的查處。

今年8月在全國統計法治工作會議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要加大統計執法監督力度,將查處統計造假、弄虛作假作為統計法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地方層面,寧吉喆稱,要壓實省級統計機構查處統計違法案件的責任,做到有案必查、查案必實、實案必懲,嚴格按照中央文件規定提出對統計違紀違法責任人的處分處理建議,加大通報曝光力度。要將查處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中的違法行為作為今明兩年執法的重點。

去年,國家統計局內正式成立統計執法監督局,充分發揮統計執法監督的“利劍”作用,嚴肅查處統計違法違紀案件,構建防範統計造假、提高數據真實性的長效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