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01

楔子

關注良有方的朋友知道:良子曾是一名建築師,因為機緣巧合涉足到長租公寓這個行業。

“良友坊”是長租公寓的名字,運行到現在,前後有1年半的時間。期間經歷“收房、改造、招租、運維、換租”等一系列的環節,都是親歷親為。

在此過程中,認識了像ZUBER創始人吳總、無介時代的發起人尺吾,還有做青旅的Lily和孫茂書等一波行業朋友。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各種的酸甜也是嚐了個遍,只有同道中人方能體會。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近兩年,長租公寓在“租購同權”、“房子是用來住的”諸多政策的刺激下,大有井噴的趨勢。而作為一個有點心得的從業人員,在2017年尾的時候,希望對自己在長租這塊的工作做一些總結。心中有些想法,也是不吐不快!謹以此文談談我對長租市場的一些淺見。

01

區域性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河南許昌有個“胖東來”,相信做商業地產的朋友都不會陌生。在它最鼎盛之時,甭管是沃爾瑪,還是家樂福,在許昌都得繞著走。很多全國乃至全球的連鎖業巨頭,雖然有完善的服務體系,但是在進入一些新的城市時,都需要“入鄉隨俗”,花很長的時間去被當地的民眾接受。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長租公寓同樣有這樣的現象。不同的地域,市場都會有差別。純粹用標準化的產品去應對全國市場,會產生適配的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上海外環附近不同的區域,相同的公寓產品,定價就會有不同。

另外,長租公寓本質是服務業,所以和服務人員的熱情,細心程度是有關係的。管家服務的好壞,租客是最能清楚感知的。如果老闆開門迎客,那客戶的體驗就會截然不同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所以本地化的服務會更受歡迎。很多年輕人到上海來工作,當然希望有機會在上海立足,並融入這個大城市。如果長租公寓的人員是東北雪鄉的,是不是有點奇怪。

02

細分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在大眾眼中,租房就是房子好壞的事。而在業內人眼中,長租市場是應該細分的:有集中化式和分散式;有長租和短租;有整租和合租;還分家庭、情侶、單身等的。(可能還會按照受教育程度進行區分,那是社群的概念,留待後面再展開)

為什麼要這麼分呢?

簡單來說——人以群分,針對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租房產品。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其實,人人都向往大房子,但承租能力決定了很多的需求必須被壓抑

單身的需求也許只要一個獨立的 房間就夠了,衛生間可以合用,廚房也許永遠用不上。客廳和餐廳也可能是多餘的。

情侶的需求可能是要有一個隔音好,獨立衛生間的房間,或者面積不用太大的一室一廳就好了。

家庭可能要考慮老人來幫忙帶孩子,那麼2個房間就成了必須。至於客廳是否需要,就看承租能力了。

可能還有一些取向和大多數人不同的租客。。。

那如果是集中式的公寓,要想收納上述所有的租客,用一到兩種標準產品,可行嗎?

從我運營的經驗來說,是有問題的。所以在規模還不是很大的時候,一定要想清楚,我的客戶在哪裡?我該如何對這部分客戶進行服務?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這就是“細分”的概念。如果所有的客人你都想服務,會有困難。(而且也服務不好)

第一,獲客的途徑是不一樣的。

單身的年輕人,更多的通過APP或者X瓣等網站來尋找房子和室友。而年長的家庭可能會依託中介更多點。一個是時間成本,一個是中介費。針對不同的人群,傳播渠道的選擇自然不一樣。

第二,運營租客的成本是不同的。

年輕人喜歡交往,而家庭類更希望穩定,不被打擾,內心需求不一樣。所以運營不同的租客,方式也需要不同。給年輕人應多推送職場或交往活動的信息。而對家庭類就少打擾,定時給些問候就可以了。

經常聽到網上說,和情侶一起合租怎麼怎麼樣,我用腳趾頭都能想象的到:幸福的時候,情侶虐狗;吵架的時候,就殃及池魚。即使房間的隔聲再好,也不能減少夜深人靜啪啪啪對單身狗的傷害。

第三,口碑的傳播力度是不同的。

目前來說,年輕人藉助互聯網技術,對口碑的傳播是最高效的。但這是雙刃劍,好的、不好的都會被放大。所以企業要做好思想準備,並做好緊急公關的預案。其實最好的預案是本著初心,合法的經營。

03

社群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社群一詞是因為互聯網而被大家廣泛熟悉的。

社群的特徵:有穩定的群體結構和較一致的群體意識;成員有一致的行為規範、持續的互動關係;成員間分工協作,具有一致行動的能力。

基於租房建立起來的社群其實並不多。目前的長租公寓運營商最多是建立起了社區,圈了一撥人。這波人沒有產生社群的特徵。簡單講,就是沒有聯繫。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良子舉兩個案例,便於大家理解。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良有方的原住民是以前租住過良友坊的朋友。雖然離開了,但是很多人還是在我的朋友圈。我們也偶爾會交流一些問題和看法,大家保持一些不太近也不太遠的關係。

而這個群本意是希望:這些朋友之間,基於相同的愛好和職業,產生化學作用。但目前的效果並不理想,總是要我這條“鯰魚”攪動才有點波瀾。究其原因:一是基數還太小,二是我的注意力投入還不夠大。但

租客全生命週期管理的思路是不會錯的。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孫茂書的青旅社群就比良子做的成熟不少了。群裡除了能促成租房的交易,還提供年輕人職業培訓,職業介紹、兼職機會等信息。活躍度高很多,是運營商發展的方向。兼職做成這樣,實屬不易了。

這就引出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做社群?

因為社群可以減少運營所有環節的成本,也許還能交到朋友。

招租階段:租客介紹來的朋友,轉化率就很高,因為有朋友的信用作為背書。

入住中:產生問題,可以通過朋友般的交流緩和甲乙方矛盾,並加速對一些爭議問題達成共識。

離開後:分手了還是朋友,即使目前階段沒有合適的房子提供給離開的人,也許他的朋友需要呢。或者過段時間,他又合適了呢? 再或者你有新的產品線,他又適合了呢?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上圖中的入住率,良子是不信的。

這些一味做規模的企業,連收房都忙不過來,根本來不及進入社群運營階段。隨便搜搜網上的口碑,就知道這些企業的運營有多糟糕了。

這兩年,又有大批的房企進入了長租公寓這個市場。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房企進入這個市場,最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土地也。因為現在很多一線城市,已經不出讓可售用地,都需要長期持有。要想不出局,就必須有開發長租公寓和運營的能力。

這就和商業地產的邏輯是一樣了。為什麼有些商場門可羅雀,而有些卻是門庭若市?

這就是運營的能力。而商業地產做社群運營,做線下活動,被認為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那長租公寓為什麼不呢?

一線城市租房問題並非房子不夠住。而是要解決租房的不同需求和供給不平衡之間的矛盾導致的租房難。(我會再寫一篇文章,來論證上海的房子到底夠不夠住!)

人人都希望住市中心,上下班方便,但是承租能力又有限,就只能選擇搬離市中心,或者蝸居。而房源和房客的匹配是需要時間成本的。不光要看帖,還要看房。所以理論上講,轉化率是比較低的。

這些都是租房難的原因。而

社群建設會提高觸達率,繼而提高轉化率。最終反映在入住率這個指標上。

04

模式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美國房屋租賃市場發展時間比較長,專業持有和運營的機構眾多,2016年租賃市場機構滲透率在30%以上。

我國當前租賃市場以職業二房東個人房東為主,機構滲透率還不足2%

拿美國最大的公寓REITs公司,和我們國內最大的集中式公寓運營商,以及最大的分佈式公寓運營商進行一次對比分析: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在商業模式上,美國EQR更加強調公寓租賃的租賃屬性,核心要點就是如何低價收購公寓,優化資產組合,獲得最大的資產增值收益。同時,通過運營提升租金收益和續租率,都是圍繞公寓的持有運營在做文章。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而中國目前的模式還建立在通過規模提效,通過上市謀求盈利的基礎上。(其實很難)

可能經過一輪野蠻生長之後,中國的長租市場也會迴歸理性。將租房生意迴歸它的本質。如何提高產品的質量,租客的滿意度,降低空置率,吸引回頭客,這些問題被提在重要位置來對待。而不是隻有規模。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另外有個點值得一提。租房生意,目前能不能盈利我不知道,但是租房周邊生意是實實在在的在盈利。有為企業提供saas工具的類似蘑菇租房;為租房做配套的貨拉拉;還有給運營商倒流(截流)的線上中介平臺58等。

這些林林總總,形成了長租公寓的“生態圈!

05

初心

斜槓建築師眼中的“長租公寓”生意!

很多大企業在創業初期,都是抱著拯救“全人類”的宏願(也包括良子)。而走著走著,靈魂跟不上肉體的速度,掉隊了。企業變成了唯利是圖的工具。創始人開始膨脹,背離了當初要為租客提高居住體驗的承諾。

在租房這個生意中,千萬不要再給房客提供溢價的服務了,因為大多數人都消費不起。企業應該致力於為大多數年輕人提供住的起,又相對體面的空間和社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