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窮蠻的秦國能一統天下靠的是堅實其內的軟實力

窮蠻的秦國能一統天下靠的是堅實其內的軟實力

看完了《秦朝那些事—秦國崛起》一書,對秦帝國的起源與嬗變有了一個較完整而系統地瞭解。今人對秦的瞭解,多數停留在孝公贏渠梁變法後一段,這一要拜中國歷史教科書所賜,給學生塑造了一個“暴秦”的冷酷印象,二要拜中國電影所賜,有關於秦的熱播劇如《大秦帝國》、《羋月傳》等,總體來說,今人對“秦”的印象似乎都不太好,唯有孫皓暉教授作的鴻篇鉅製《大秦帝國》一書,對秦作了正面的考證與描述,這是非常難得的。不管你對“秦”印象如何,但有一個現實是不得不承認:那就是“秦”才是中華帝國的祖脈與文化的正源。

隨著對秦的瞭解加深,我對“秦”始終抱有一種敬仰心情,不得不說,秦的建立到壯大到一統中國,是一個非常勵志的傳奇。秦國祖先非子是馬伕出身,給周王室養馬立功,從而被封於“秦”地,可想而知,在因宗親與戰功而封國的周王朝,“秦”地是狹小貧瘠的,“秦”的地位也是不高的,再加上地處西部邊陲,與戎為伍,中原各國都把“秦”當作異類,不屑與之交往。然秦人處四戰之地,硬是憑著一股“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的精神,在蠻荒之地降服與融合了鄰邊的少數民族,打出一片安身立命的根據地,並吸納人才進行自我改造,從而逐步壯大起來,贏得了中原各國的注目與畏服,最終秦國一統天下,革故鼎新,創建了當時世界領先的政治體系與文明體系,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

窮蠻的秦國能一統天下靠的是堅實其內的軟實力

“秦”為什麼能發展壯大並一統中國?這是讀秦史值得研究探討的話題。在讀了一系列的秦國書籍後,個人總結有幾點:

一、秦人的打拼精神是秦的立國之本與奮發之源。立國之初,秦猶如一個不受待見的窮孩子,在蠻荒之地要生存,那就只有不停地戰鬥,每天都是一場戰鬥,在不停息的戰鬥中只有打敗敵人,才能存活。故史書中有“秦人尚武聞戰則喜”的評價。秦風中流傳下來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軍歌即是見證,即便是春秋時期最強大的晉國以及戰國時期最鼎盛的魏國對秦國發動的軍事戰爭,結果是晉國與魏國都佔不了太大便宜,反而將大國拖下泥潭,今天的阿富汗能與之一比。從立國之初到一統山河,秦人這種爭強好鬥逆勢崛起的打拼精神貫穿始終,極具破壞力也極具創造力。簡單地說:在窮弱之時培植的戰鬥精神讓秦人永不服輸鬥志昂揚。

窮蠻的秦國能一統天下靠的是堅實其內的軟實力

二、秦人懂得自我審視與自我改造。當時中國各國以文明之邦自居,看不起尚未開化的秦國人。亦如今天中國人嘲笑印度人吃屎喝尿一樣。秦人遠離中原文化,承認自己的文明程度趕上不中原各國,但並未像楚國一樣因此自暴自棄,而是努力靠近與學習先進文明。秦人派出讀書人到中原各國去遊學,結果中原各國卻拒納秦國士子,讓秦人想學都沒機會。故中原各國紛紛譏笑秦國只知道打架而沒人讀書。就連有教無類周遊天下的孔夫子,也看不起秦國,說秦國無士,周遊西方時都不願意入秦。正因自身文明的缺失與對文明的仰慕,秦人很尊敬有學問的人,對來秦遊學的士子禮敬有加優待有加,也因此留下了“秦人無他,尚賢還可”的評語。這也是以後“求賢令”成為秦國國策的根基所在。一個國家,從上到下,都尊敬與禮讓有學問有能力的人,這樣的國家,很容易吸納人才的。最著名的商鞅變法,就是秦人一次脫胎換骨地自我改造,從政治體系到經濟體系、從民俗習氣到生活習慣,讓國家與人民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而順應了時代潮流奠定了一統天下的基礎。

窮蠻的秦國能一統天下靠的是堅實其內的軟實力

三、求賢令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從君王到平民,都養成敬重人才的習慣,舉國求賢與薦賢,已然成為一種風氣。只要你的能力得到肯定,高官厚祿絕不吝嗇。秦國曆代將相之中,很少是皇親貴族擔任的,這與中原各國迥然不同,多數國家君主諱疾忌醫妒賢嫉能,將治國良匠逼往了秦國,故秦國名相如百里奚、由余、伯樂、商鞅、張儀、范雎、蔡澤、呂不韋、李斯等,都是外國人,秦人信之而不疑貴之而不嫉。秦朝令主穆公死時讓子車氏三雄陪葬,秦國老百姓就做了首《黃鳥》的詩到處傳唱“如若可贖代子車氏死,百人甘願化塵埃”,以此來諷刺君王悲惋人才。人人都傳說秦始皇殘暴,可有誰聽說過秦始皇殺害過人才?呂不韋與韓非子都是秦始皇敬重的人,他們之死因政治選擇有關,並非秦始皇所殺。故在秦國,人才能得到舉國的推舉與認可,這樣的國家,才是人才嚮往的地方,才是人才施展的舞臺。秦國一統天下,根基是舉國上下的求賢重士的風氣,而關鍵則是人才薈萃接辦施展的結果。

窮蠻的秦國能一統天下靠的是堅實其內的軟實力

四、秦國在商鞅變法後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意識形態最統一的國家,也是唯一在意識形成上高度統一的國家。法律得到了全面與徹底地貫徹與普及。法律有威嚴,政府有公信,上下一體,如臂使指,平民百姓有功就賞,貴族官吏有罪則罰,故秦法有“可以兌現的法律”的美譽。今人多罵秦法殘暴,卻不知重刑之下的公平公正。若公平公正,則重刑亦能服人。若秦法真那麼陰暗殘暴,以秦人尚武好鬥之性格,豈能服法,可能早就暴亂亡國了。而秦國法制引勢利導,引導與激發了秦人的國家主義與耕戰之風,國內政治清簡整肅國富民富,對外則奮不顧身一往無前。難怪荀子游秦後都不得不感慨:這應該是政治的理想狀態,變法應該學秦國。

窮蠻的秦國能一統天下靠的是堅實其內的軟實力

五、秦人以天下為己任。在秦國立國之初,傳聞老子西遊至秦給秦人卜卦,說秦人當大出於天下。傳聞未必可信,但秦人卻以此激勵自己。秦人立國之後,一直熱心於王事,西周鎬京被犬戎攻破,中國各國不敢救,秦人不顧貧弱率兵勤王,東周立國時,秦國亦派兵守護,凡秦與中原各國訂立盟約,從不失信,彰顯出大國的責任感。商鞅變法後,秦國日益強盛,歷史君王都以“一統天下”為目標,積極地對秦國進行了改造與準備,終於在秦始皇手中一統山河。從以“大出天下”的勉勵為立身之本,再到“一統山河”為一己之任,秦人的奮鬥目標逐步遠大,秦人的奮鬥精神從不消退。這就是所謂人窮志不短,此身常奮鬥的寫照,亦是皇天不負有心人的註解吧。

對於秦國,既嚮往“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豪壯,又渴望“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柔情,更敬重“如可贖兮,人百其身”的民風。我心中的秦國,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歷史,而是一種求變圖存自強不息的精神圖騰,也是一個舉國一法國富民強的政治理想。

窮蠻的秦國能一統天下靠的是堅實其內的軟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