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民国时期的粤军那么厉害?

Model控


民国时期的粤军确实很厉害,这可能和广东省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

广东省可以说是在中国最南部了,用一句不恰当的话来说,就叫天高皇帝远。正是这种地理位置,促使了民国时期,广东省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

因为在清朝的时候,清政府开放的最早的港口就是在广东,这让广东人民最先接触到了世界上先进的文化知识。

他们见到外国人的坚船利炮之后,更加感觉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这时候就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之情,广东人民和外国入侵者作战也是最早的。林则徐在清朝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虎门销烟,正是发生在广东地区。

后来,孙中山开始建立中国同盟会,施行三民主义。

孙中山提出的民主共和,获得了中国人民的支持,他带领中国人民,彻底的推翻了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王朝。

在就是广东人叶挺,他带领的新四军有“铁军”的称号。

尤其是在北伐的时候,叶挺军团作战十分的英勇,曾经多次屡立奇功,叶挺也因为卓越的领导才能,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

到了国共两党对抗的时候,叶挺参加了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

叶挺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这是蒋介石不想,也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在不久后的全民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擅自扣押了叶挺军队,他想拉拢叶挺到自己的麾下,为自己效力。

叶挺是忠于革命忠于党的,自始至终,叶挺都没有向蒋介石屈服。

最后迫于国内舆论的压力,蒋介石不得不放走叶挺,叶挺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还是中国解放军的创世人之一。

中国共产党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剑英,也是广东人。

八一南昌起义的时候,若是没有叶剑英作内应,周恩来和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就很有可能受阻。正是因为叶剑英,提前得到了国民党要秘密缴获共产党的消息,告知了周恩来,周恩来才提前发动南昌起义,并且取得了南昌起义的胜利的。

还有在红军长征的时候,也正是叶剑英及时给毛泽东的消息,挽救了风雨飘摇中的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的。

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叶剑英也有积极的参加,他为中华民族以及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被授予十大元帅头衔。

广东的粤军能打的领导人物,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当然了,中国的其它省份的人,也有很多能打的,比如湖南省的毛泽东,彭德怀,粟裕。湖北省的林彪,徐海东,四川省的朱德,陈毅......。


史学达人


问题的描述有点夸大粤军。北伐时,国民革命军一共有8个军,分别为第1军,军长何应钦;第2军,军长谭延闿;第三军,军长朱培德;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第5军,军长李福林;第6军,军长程潜;第7军,军长李宗仁;第8军,军长唐生智。这8个军中,只有第4军是粤军。在北伐战争中表现最好的是第4军,被称为“铁军”,是北伐战争的尖刀和前锋,是当时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之一,另外与之齐名的就是桂系的第7军,被称为“钢军”。


粤军第4军分化出了三支粤军部队,分别为陈铭枢、张发奎、陈济棠,这三支粤军曾经都反过蒋。

陈铭枢这一支粤军的主要将领有蒋光鼐、蔡廷锴。1927年之后投靠蒋介石,编为第19路军。蒋桂战争和中原大战时第19路军击败了张发奎的第4军,使张发奎打回广东的计划落空。淞沪抗战时,第19路军坚守上海闸北,迫使日军三易其主帅。因此,第19路军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杂牌部队。“福建事变”时,第19路军抗日反蒋,最终失败。


张发奎这一支粤军的主要将领有薛岳、黄琪翔。张发奎继承了第4军的衣钵,但是战斗力已经不如原来的“铁军”,在反蒋作战中总是失败,抗战的战绩也是一般。粤军将领薛岳投靠蒋介石之后得到了重用,主要是因为薛岳投靠了陈诚。抗战中,薛岳指挥部队取得了“万家岭”大捷和长沙会战的胜利,但是他指挥的主要部队不是粤军。

陈济棠这一支粤军的主要将领有余汉谋、李汉魂等。“两广事变”时反蒋失败,粤军被蒋介石收编,抗战时粤军已经中央军化了。


历史军魂


粤军,是广东省一个地方军事集团的统称。早期的粤军,是在孙中山亲自领导下建立

的,并在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发展过程中成长壮大。粤军在国民党早期军事战略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也造就了后来国共军队的重要军事将领班底。

粤军在战场上的所向披靡有着他自己独特的个性,尤其是军内中高级将领的才能、魅力以及全军政治思想教育都是整个近代地域军阀之中的佼佼者。因此,探究粤军的厉害之道,就必须深入剖析他的人员构成和军队思想教育等方面。

一、鲜明的地域特点,促成乡党之间相互提携。这是近代军阀崛起的基本要素,也是粤军战斗力爆表的基本要素。粤军,其广义为广东籍将领统率的本省军队,统辖所属各级部队的重要将校也由广东籍人士担当,更有甚之,一些粤军骨干部队的初级军官及其兵员补充,皆源自广东本土人;其狭义区别于民国初期广东军阀掌握的粤系军队。如1920年“援闽粤军”(孙中三命令陈炯明等人率领军队驱逐盘踞广东的桂系军阀)就有陈炯明、李济深、邓演达、薛岳、张发奎、余汉谋、陈铭枢、蒋光鼎、蔡廷楷、叶挺、陈济棠、邓龙光、钱大钧、陈诚、罗卓英等,都曾先后在第1师中任过职(除李济深广西籍、戴戟安徽籍、钱大钧江苏籍、陈诚浙江籍外,其余均为粤籍)。

二、优秀的军校毕业生奠定粤军强劲战斗力。粤军之所以在二十世纪初至二十年代末横扫两广、福建,甚至铁军“第四军”北伐攻占两湖、河南等地,一方面是军事将领的战场指挥才能,另一方面是第四军参战士兵较高的军事素养。尤其是粤军与云南讲武堂、黄埔军校、西江讲武堂有着密切关联。黄埔军校建立之前,曾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以及早期毕业学员,服务于粤军的初创期间,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例如云流桥、林振雄、赵锦雯、涂思宗、张浩、王应榆、邓志才、陈得平、邹敏夫、张荣光等,以及以叶剑英元帅为首,黄国梁、文朝籍、文鸿恩、洪世扬、刘绍武、陈隐冀、欧鸿等人为代表的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二期生,均在粤军初期成长阶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黄埔军校生随后补充道粤军之中,更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作战素养;也为国共双方造就了一大批高级将领。

三、注重政治思想教育。1920年10月底,将桂系军阀逐出广东。孙中山回粤重组军政府,并将援闽粤军及原在广东的部队进行整编,下辖两军,孙中山尤其注重邓铿为师长的粤军第1师的整训,致力提高官兵的思想觉悟和军事技术知识,多方罗致军官学校毕业的青年军官。孙中山十分重视军队的政治思想教育,尤其是目睹陈炯明叛变、许崇智部队在广东等地的“旧军队恶习”后,逐渐向新组建的粤军灌输国家观念和党派观念;强调军人要有自己的理想信念;主张军人为了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富强不惜牺牲。这些战场中得出的理念后来成为黄埔军校入校生必须接受的政治思想。这支接受现代军队政治思想洗礼的军队逐渐被当时中国其他军阀称之为“党军”。虽然“党军”字面含义内包含着对于南方粤军的贬低之意,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其他军阀对于党军化的粤军创造的无可匹敌的战斗力“叹为观止”。

当然,粤军的厉害之道还与后来国共精诚合作密切相关。尤其是广大民众看到这支不同于其他旧时军阀的“独到之处”。后来粤军不断被江浙等籍贯的军人融合,是国民党组建的北伐军重要力量,也在推翻阻碍国家统一的军阀政治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爆发后,蔡廷楷、蒋光鼐等将军就曾率领含有粤军的十九路军(十九路军是由粤军第一师改编而来)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军人为国家独立、主权完整的尊严。

参考文献:

1、佟义东:《粤军虎将——邓本殷》,《文史春秋》,2007年,第2期;

2、张光宇:《评述北伐中的第四军》,《武汉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3、王怀洲:《黄埔军校与粤军》,《改革与开放》,2013年,1月刊

4、陈玉环:《云南陆军讲武堂与粤军》,《讲武堂与近代中国》。

朱言论史问答团队·赵士见撰稿


朱言文史


在中国近代史上,广东人与湖南人合作可以取天下:孙中山因为有黄兴的兴中会加盟,得以推翻满清,黄兴、蔡锷、宋教仁、蒋翊武…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北伐期间,如果没有谭延闿、程潜、唐生智率领的湘军,没有黄埔军校近三分之一的湖湘学子攻城掠地,北伐能成功吗?广东人与湖南人做对的后果就是自取灭亡!看看洪秀全,统两广之狼兵虎将,横扫大半个中国,眼看成功在望,登基加冕,可惜,遇到了湖南人曾剃头!功亏一篑,全军覆没,死无葬身之地…革命时期就不多说,那就是湖南人的天下!改革开放四十年,今天的广东各市,特别是省会广州,已成为湖南省广州市了!在深圳、在珠海、在汕头、在佛山、在湛江…哪个市不是湖湘子弟遍南粤?在湖南人面前,广东人还有那份对北佬的自信与傲慢吗?自古道:湖广熟,天下足!自元朝将湖南与两广合置湖广省以来七百余年,湖南与广东是合则兴,分则伤;清朝将湖南湖北合为湖广省后三百年,湖北沾光,从一个水乡泽国一跃而成中部强省,可见湖南之荣光!当年倭寇如此嚣张,横行中国北方十几年,但在湖南损兵折将,最后投降于芷江,足以说明湘军之强悍,湘民之霸蛮!广东人,请善待湖南人!


龙行天下1516058


这要从粤军的历史开始说起了,粤军前身是广东省省长朱庆澜的省长卫队。朱庆澜被桂系赶下台后 将自己的卫队20营送给孙中山做护卫。孙中山即以这只军队为基础 在陈炯明带领下攻打福建的北洋势力,队伍逐渐发展壮大。

1920年爆发了粤桂战争,在前后两次粤桂战争中陈炯明率粤军英勇奋战,将桂军打的落花流水,粤军迅速壮大,成为雄踞一方的新兴势力。 后来陈炯明叛变,粤军分裂,许崇智率领的军队继续效忠孙中山,许崇智下台后,这只军队被蒋介石收编参加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番号参加北伐,逐渐形成陈铭枢、张发奎、陈济棠、李济深几大势力。



陈铭枢、陈济棠、张发奎先后因反蒋下台,粤军一部分被中央军收编,一部分由余汉谋率领参加抗战,在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中都有出色表现。 可以看到,粤军是孙中山嫡系部队,他们始终坚持三民主义,是一只有信仰的军队,这就是他比其他军阀部队强的原因。



林屋公子


从辛亥革命以来,广州及粤军就作为一支半独立的军阀力量活跃在民国的历史舞台,尤其是作为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根据地,广东及粤军更是大放异彩。民国时期的粤军都有怎样的经历?为何这么厉害呢?

民国短短38年间,粤军曾先后被六人统领,民国时期的粤军可分为:龙济光所属的粤军、陈炯明所属粤军、许崇智所属建国粤军、李济深所属粤军、陈铭枢所属粤军和陈济棠所属的粤军。

龙济光统领的粤军

辛亥革命胜利后,担任陆军第25镇统制的龙济光,在蛰伏两年后,趁二次革命,率军占领广州,担任了广州都督兼民政部长,成为广东的统治者。然而没过几年,龙济光就先后被陆荣廷、李烈钧等人击败,龙济光被迫弃军逃走,龙济光所属粤军也被消灭吞并。

陈炯明麾下粤军

1917年,孙中山鉴于护法运动中各军阀把持护法军政府,自己毫无军事力量的弊端,痛定思痛的孙中山利用援闽之际,以警卫军20营为基础,组建了援闽粤军,陈炯明被任命为总司令。

在孙中山的再三催促之下,陈炯明率军东征,占领闽南地区。停战后,陈炯明所属粤军扩编至2万余人,整编成了两个军,分别为陈炯明兼任军长的第一军和许崇智担任军长的第二军。

1920年,粤军击败了占领广东的桂系军阀,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陈炯明也被任命为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有了广东作为根据地后,孙中山力主北伐。但是,虽然是老同盟会员,陈炯明却并不赞同孙中山的主张,反而积极参与联省自治运动。最终两人矛盾激化,陈炯明公开叛变,甚至炮轰总统府。在孙中山组织两次东征后,彻底消灭了陈炯明部,陈炯明被迫下野。

许崇智建国粤军

在陈炯明的粤军中担任第二军军长的许崇智,在陈炯明反对北伐之后,孙中山任命许崇智的第二军为主力北伐。并成功光复福州。在北伐军光复福州之后,许崇智的部队被改编为东路讨贼军,许崇智任总司令,而参谋长则更为有名,是大名鼎鼎的蒋介石。

1924年,担任中央监察委员兼国民党中央军事部长的许崇智,被任命为建国粤军总司令。然而,虽然战功赫赫,但许崇智的政治水平显然远逊于他的参谋长蒋介石。蒋介石利用廖仲恺遇刺案,将许崇智软禁,许崇智的建国粤军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和第五军,许崇智因此彻底失去了麾下的部队。

李济深所属粤军

许崇智的建国粤军被蒋介石趁机改编为第四军、第五军之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的,就是李济深。同时,李济深还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黄埔军校的副校长兼训练部主任。

在北伐战争中,以广东子弟兵为主的第四军大放异采,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为北伐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战功赫赫,第四军也被誉为“铁军”。1926年年底,第四军被扩编为两个军,分别为陈铭枢担任的军长的第11军和张发奎担任军长的第四军。

1929年,由于在蒋桂战争中李济生支持桂系,被蒋介石骗至南京,囚禁在南京汤山。李济深因此失去了对广东及粤军。

陈铭枢粤军

“铁军”第四军扩编后,陈铭枢担任了扩编后第11军军长。1928年11月,陈铭枢担任了广东省政府主席。但是,由于和陈济棠的矛盾,陈铭枢嫡系蔡廷锴的第60师、蒋光鼐的第61师被编为19路军后,被陈济棠派往中原参与中原大战,陈铭枢实力大损。1931年,由于两广联合反蒋,支持蒋介石的陈铭枢辞去省主席职位。

“南天王”陈济堂所属粤军

1931年,陈济棠、李宗仁联名反蒋,并成立广州国民政府,虽然因九一八事变,广州国民政府撤销,但是,陈济棠的广东依然处于半独立局面,广东的军政大权也完全掌握在陈济棠的手中。一直到1936年,陈济棠麾下的粤军被扩充至15万人,并拥有独立的海军和空军势力,十分强大。1936年,因在两广事变中被蒋介石收买分化部将,陈济棠被迫通电下野,广东也从此失去半独立地位,成为中央直辖的省份,粤军也因此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鸢飞九天2018


提到粤军,就会想到粤军在北伐战争中的突出表现,但是粤军也不像传闻那样的神乎其神,只不过在当时的军队中粤军确实比较强悍,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而且当时革命军的组成较为复杂,很多地方军参与其中,而粤军作为其中之一,因为在很多战争中表现良好,所以就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粤军彪悍英勇,并远远超过其他军队。

认为粤军很英勇多半是因为在粤桂之战中,粤军先后两次都获胜,粤军以英勇的表现成功的打败了桂系,但是这都是有赖于当时孙中山和陈炯明之间的合作。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炯民和孙中山之间发生政见分歧,后来陈炯明不再支持革命,在当时蒋介石的势力开始大增,这样在孙中山过世后,蒋介石掌握了政权,此时的粤军表现也很活跃,而这种活跃主要是因为当时很多粤系政治人物开始参与政权,而且当时粤军的军方代表是许崇智,所以粤军无论是从政治还是从军权方面都占据一片天,自然也提升了粤军的士气。

但是后来蒋介石将许崇智排挤掉,从此粤军的实力开始削弱,并成为了第四军。在北伐战争中,在革命军中粤军和新桂系占据了大半,在他们的努力下将第四军打造成了首屈一指的军队,这支军队虽然不能称得上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是也创造了很多辉煌的战绩,在北伐中的贡献不容忽视。

可是粤军的辉煌却伴随着北伐的结束而开始走向了尾声,当时民国革命军大获全胜,所以对外已经不存在任何威胁,这个时候就剩下内部的权利争斗了,而在这场权利纷争中粤军就败下阵来。当时以汪精卫等人为首的粤军代表一直都在为粤军的利益做争取,但是在和蒋介石多番较量下都处于下风,因为当时蒋介石无论是在作战能力还是在政策方针上都是完胜粤军,所以在这样的情势下粤军就被挤掉了。

此后粤军又经历很多次的挫败,当时粤军被收编到中央军,并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当时的粤军已经不再有往日的辉煌,已经失去了粤军本有的作战特点,而是被同化,所以粤军的概念自然被淡化,粤军的领导人物也归顺于中央军,没有强硬的政治态度而且已经被收编,自然注定了粤军的没落。


江上孤舟


粤军的掘起,源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击败旧桂系军阀陆荣廷,统一广东,是粤军掘起的起端。可惜由于陈的联省自治,与孙中山的全国革命思想冲突。陈背叛革命背叛孙中山,粤军分裂,许崇智部归属孙中山,但分裂造成粤军实力大减。

粤军第二次掘起,得自坚决追随孙中山革命的李济深。李济深出任主要由粤军整编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他任人为贤为能,罗网、培养了陈可钰、张发奎、陈名枢、蒋光鼐、陈济棠、蔡挺偕、李汉魂、余汉谋、薛岳、徐景塘、叶挺等等大批将领,为北伐立下了大功,粤19路军更是在上海保卫战中,打出了粤人、中国人的血性,使粤军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粤军的辉煌,随着李济深被蒋介石拘留,出现了分化,被蒋介石瓦解收编,半中央化,失去了团结和独立,随后走向了没落,大名鼎鼎的第四军,在广东韶关被韦云淞的后方七军所击败。但抗战中,粤将、粤军的表现,还属上乘。


安平144796971


蒋介石发动的北伐,又不是只有粤军参加,更何况,蒋是浙江人,不是广东人。

当然,粤军也确实厉害,只是将北伐之功尽数算在粤人的头上,算在粤军的头上,未免也太不客观了,桂军难道没有打?湘军没有打?黄埔军没有打?

北伐胜利是各方一起努力的结果,绝不只是粤军、粤人的功劳!

孙中山在1917年在广州组织成立军政府,此时广东在桂系军阀的手里,孙的行为无异于是在陆荣廷的虎口夺食,但是陆荣廷和北洋政府面和心离,所以为了保持自己对两广的统治不受影响,他又选择了假意和孙合作。

后来,桂系军阀莫荣新为了“驱狼逐虎”,想用陈炯明去打福建,所以将原广东20营警卫军给了陈炯明,打起了“援闽粤军”的旗号。

这20营警卫军到了军政府手里后,又被改编为5个支队、1个预备队和1个游击队。

如此一来,粤军军事集团也开始形成。

1918年6月,援闽粤军出师福建,打了近10个月后,粤军和闽军陷入了僵持,不得不和谈停战。1920年8月,陈炯明经不住孙中山的不断催促,终于缓缓率军回粤,将盘踞在粤多年的桂系军阀驱逐出了粤境。

粤军自建立以来,打了不少硬战,战斗力确实在一步一步往上升。

虽然粤军是打着军政府的旗号建立起来的,可是却没有多少是掌握在孙中山手里的,否则的话也不会出现陈炯明炮轰总统府这一幕了。

陈炯明的叛变也终于让孙中山意识到了军阀的不可靠,所以让蒋去苏联考察,然后筹办黄埔军校。

不过,孙中山虽然让人创办了军校,可是在1925年时却突然在北京病逝,他没有享受到的果实,却便宜了蒋介石,让蒋吃得满嘴流油。

蒋介石拿到了黄埔军校这杆枪后,倒也没有忘记孙中山的遗愿,当然蒋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当然也不会甘心龟缩在广东一隅,所以也肯定会发动北伐。

当时,广东境内驻有各省军队,如粤军、湘军、桂军、滇军等,指挥多有不便,所以在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统一指挥,便取消了各省军队的名目,统称“国民革命军”,编为5个军。

黄埔军被改编为第1军,辖5个师,蒋介石自任军长,后由何应钦接任。

湘军被改编为第2军,辖4个师,谭延闿任军长。

滇军被改编为第3军,辖3个师,朱培德任军长。

粤军被改编为第4军,辖4个师,李济深任军长。

福军被改编为第5军,辖2个师,李福林任军长。

1926年1月,湖南的“攻鄂军”被改编为第6军,辖3个师,程潜任军长。

1926年3月,桂军被改编为第7军,李宗仁任军长。

1926年6月,唐生智被策反后,所部被改编为第8军,仍由唐生智任军长。

此时,国民政府所属军队便达到了8个军,也是所谓的北伐八大主力军!

所谓的粤军也只是八大主力军中的第4军,如果仅仅凭借这区区一军,国民政府怎么可能北伐成功?

当然了,第4军在北伐过程中的表现也确实优秀,在汀泗桥、贺胜桥等诸多战役均建丰功,所以被誉为“铁军”。

第4军所属叶挺独立团,也在北伐战争中打出了赫赫威名。

李宗仁第7军的战功也不在第4军之下,或者说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桂系也正是依靠第7军站稳了脚跟,将势力范围一路打到了山海关,然后和蒋缠斗了几十年!第7军也在北伐中打出了威名,被誉为“钢军”!

不过,如果一定要说八大主力军中谁是北伐战争的最大赢家的话,恐怕还得是第1军。

虽然黄埔军校在广州,第1军的底子也是黄埔学生军,可是,这帮学生军能够说他们是粤军?

这显然不能,即便是第1军的将领也来自全国各地,如何应钦是贵州人、钱大钧和王柏龄是江苏人、“猪将军”刘峙是江西人、蒋鼎文是浙江人、卫立煌是安徽人......

所以,绝不可将第1军视为粤军,当然,自国民政府所属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已经没有了所谓的粤军。

北伐八大主力军中以曾经的粤军为底子改编而成的也只有第4军,第4军在北伐中的表现虽然优秀,却也称不上最优秀!

19227年,宁汉分裂后,蒋介石又发动“清党”,被誉为“铁军”的第4军也陷入了分裂,分成了四部:一部为我党所辖,一部为李济深所辖,一部为张发奎所辖,一部则为陈铭枢所辖。

后来,分裂后的第4军又打了两次所谓的“内战”,几经消耗,战斗力自然也远不如北伐时期,这也是第4军的声音越来越弱的原因。

第4军曾被桂系吞并,虽然后来被张发奎恢复第4军番号,后又归属国民政府中央军,可是此时的第4军已不再是曾经被改编为第4军的纯正粤军了。

第1军则因为是蒋的起家部队,被蒋视为嫡系部队,所以得到了各种优待,也因此成了北伐中“最厉害”的一匹黑马。


宁糊涂


广东是沿海省份,自近代以来外国势力进入广东,广东民众既抵抗侵略,民族爱国心理强烈又能接触到先进的思想观念,以繁华富庶的广州为中心,接受近代各种外来思想是领先于全国的,推翻满清缔造民主共和的孙中山和不少的民国元勋来自广东。广东是海外贸易的大省,不但有钱,而且也舍得花钱外购武器装备,粤军的武器装备水平在全国的军队里从来都是排名靠前的,对于先进的军事思想也是易于接受学习的。粤军的战斗力当然不会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