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走出“新路子” 鼓起“錢袋子”——彭澤縣積極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九江新聞網訊(彭家興 穆耕海 記者 程靜)微風輕拂,田園似錦。四月的彭澤,在遠山、藍天下,與萬畝稻蝦(蟹)工作基地構成了一幅多彩的自然畫卷。嶄新的民居錯落有致,新修的馬路格外開闊,處處能感受到彭澤縣積極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來的新變化、新生活、新希望。近年來,彭澤縣以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為主導,積極創新探索推行多元化村級集體經濟經營發展模式,全面促進村集體鼓起“錢袋子”,摘下“窮帽子”。

釐清思路謀發展

在鐫刻著《海形賦》的文化廣場旁,彭澤縣浩山鄉海形村的村民正在木耳種植基地上辛勤勞作著。為帶領當地群眾致富,2016年5月起,海形村大力引進木耳食用菌種植,並以“人均一股、戶一股”方式帶動貧困戶參與產業扶貧基地食用菌種植,村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海形村的發展變化是彭澤縣走出壯大村集體經濟新路子的一個縮影。

近幾年來,彭澤縣通過村企聯合、產業連片、基地連戶、股份連薪、責任連體“5連”模式,達到“4變”目標,按照“清資產、定成員、量股份、創實體”的思路,由村黨組織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對村集體的經營性資產和資源性資產折股量化,配置股份,發放組織登記證書和股權證,實現“產權變股權、集體變股東、農民變股民”。支持村集體利用未承包到戶的土地經營權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勵和引導村集體以土地經營權折股入社,明確“3個80%”:全縣土地確權面積80%進行流轉,流轉土地80%在農業示範園區,示範園區80%用於“一蝦一蟹、一金一銀”主導產業發展,實現土地流轉增收。引導黨員致富能手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大力發展“1+5”產業(蝦蟹、蔬菜、水果、菌類、藥材、茶葉),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休閒農業、觀光旅遊、光伏發電等,構建“一鎮一園”產業格局。大力培養黨員致富能手310餘人,引領創辦特色產業示範基地106個。同時,明確不同主體定位,村“兩委”負責整合資源、組織群眾、協商矛盾等工作,大戶負責產業經營、勞動指導、技術培訓、市場拓展等,實現良性發展、互利雙贏。

創新模式抓發展

說起村集體收益,彭澤縣定山鎮響水村書記劉中道自豪地說:“2018年,我村將110畝流轉荒田荒地打造成高標農田,以每畝500元發包給大戶,增加村集體收益4萬餘元,將產業項目資金、補助資金及村集體收益資金統籌入股產業基地,每年再增加收益3萬餘元。”

這是彭澤縣堅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突出區域特色、深挖優勢潛力,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確保村級集體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方式。鼓勵村“兩委”幹部、黨員、農村實用人才等領辦產業合作社,採取村集體持股、農戶自願、貧困戶統籌等參與形式,以資金、項目、土地等方式入股經營,發展主導特色產業。馬當鎮茅灣村流轉土地1300餘畝,以縣政府投入的61萬元產業項目資金作為村集體股份入股,發展馬家柚果樹種植和蝦稻共作產業,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採取村“兩委”管理、村集體和貧困戶優先入股、優先股分紅、貧困戶優先務工的模式,將村級集體經濟與產業結構調整、脫貧攻堅等統籌考慮、互相融合。對村集體管理的產業合作社或經濟組織,政府獎補資金及產業扶持資金,以入股(或優先股)的形式參與產業基地建設及經營,股權(或優先股)歸村集體所有,按照收益40%歸村集體,統籌剩餘收道30%用於合作社分紅,20%用於公積金,10%用於貧困戶優先股。比如馬當鎮船形村集體參與460畝螃蟹養殖,合作社2018年純收入達30餘萬元,村集體收益12.8萬元。

強化保障促發展

2018年,彭澤縣制訂了《彭澤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方案》,允許各村在當年集體經濟收入增幅部分,提取10%比例對村幹部進行獎勵,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出突出貢獻的村幹部,優先推選為“兩代表一委員”、優秀共產黨員和勞動模範,大大提高了工作積極性。

此外,彭澤縣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縣、鄉“一把手”工程,下發《彭澤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考核獎勵辦法》等考核激勵機制,對各村發展集體經濟情況進行年度考核,縣財政每年安排200萬對考核評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較好的村進行獎勵。同時,結合“黨員聯繫群眾、幹部結對幫扶”活動,由縣領導3年掛點指導,縣直及駐縣單位聯繫幫扶,鄉鎮黨政正職掛點督導,把村級集體經濟納入鄉鎮黨委書記鎮村黨建工作年度考評的重要內容,確保村級集體經濟快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