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卢氏县:精准扶贫见实效群众生活节节高

 在卢氏,一个个昔日的贫困村在脱贫攻坚中拔去了“穷根”,一户户贫困群众摘掉了“穷帽”,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全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19645户63134人,贫困发生率18.9%。2017年,11个贫困村达标退出,2948户10900人脱贫,贫困发生率12.03%。2018年,60个贫困村达标退出,8461户29100人脱贫,贫困发生率3.41%。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该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和发展机遇,精准识别、精准谋划、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着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金融扶贫,创造“卢氏模式”

卢氏县借助建设金融扶贫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大胆探索、主动实践,金融扶贫“卢氏模式”为全国创造了经验。今年以来,围绕金融服务体系“活”起来、信用评价体系“准”起来、产业支撑体系“实”起来、风险防控体系“硬”起来,该县持续深化,不断完善,金融扶贫的外溢、放大、撬动和聚合效应不断彰显。截至9月底,全县累计投放金融扶贫贷款15.59亿元。其中扶贫小额贷款14999户7.27亿元,户贷率43.65%,合作社贷款169家4.04亿元,企业贷款33家4.27亿元,企业、合作社共带贫7621户。

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重点,卢氏县坚持把强县和富民结合起来,围绕以核桃、连翘、食用菌为主导的绿色农业,以农副产品、中药材精深加工和无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的特色工业,以生态旅游、电子商务为主的三产服务业,扎实推进“四个一百”工程,全县农业龙头企业由17家增加到52家;核桃面积由42万亩发展到百万亩;连翘由50万亩增加到87万亩;食用菌由1亿棒增加到2.2亿棒;产业大棚由100座发展到3290座;产业基地、扶贫车间从无到有,分别达到375个和23个;产业集聚区入驻项目由33个增加到51个;年旅游总收入由8.5亿元增长到近20亿元;电商企业由25家增加到80余家,新增就业岗位上万个。通过产业扶持,贫困群众人均三项以上增收措施实现“全覆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业层级明显提升,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面对占全省八分之一、全市一半的易地扶贫搬迁艰巨任务,该县县委、县政府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三五”期间的搬迁任务,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全县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深处的9254户33695名贫困群众已全部搬出深山,住进了花园式的小区,尽情享受脱贫攻坚带来的幸福生活。全国、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观摩团先后到该县实地观摩,该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得到中央和省、市的充分肯定。

夯实基础,完善补齐短板

交通支撑显著增强,浩吉铁路10月通车,栾卢高速开工建设,卢洛高速进展顺利,干线公路通行水平不断提升,贫困村路面全部硬化,行政村客车通达率和通邮率达100%。电力高速正式打通,形成了以220千伏为核心、110千伏为支撑、35千伏覆盖所有乡镇和贫困村通动力电的全域坚强电网。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建成安全饮水工程232处,解决了72个贫困村、160个非贫困村的18.8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通信质量全面提升,实现了所有行政村手机信号和网络宽带全覆盖。

教育扶贫夯基固本,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校舍全面更新改造投用,办学条件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健康扶贫稳步推进,中医院、县医院、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加速推进,建成标准化卫生室333所,所有贫困村配备了合格乡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贫困户及特殊人群全覆盖。文化惠民润泽万家,实现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行政村广播电视全覆盖,荣获省级文化先进县称号。

转移就业大幅增加,两年来全县转移就业增速保持在15%左右,其中贫困劳动力就业增速超过50%,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就业增收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七成多。开发公益性岗位6300余个,通过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和龙头培育,实施“六个一批”(劳务输出、就近就地、居家灵活、自主创业、中介组织介绍、开发公益性岗位),带动3.5万户贫困群众居家就近就业,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2万余户贫困家庭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

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全面覆盖,大病兜底医疗保险顺利实施,“五重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巩固完善,老人、病人、残疾人等特定贫困群众保障性扶贫措施全面落实,低保、五保两项保障不断强化,临时、医疗、灾害、困境儿童、残疾人、慈善六项社会救助效果彰显,社会保障底线进一步兜牢。

使命如山,号角催阵。2019年是卢氏县脱贫摘帽之年,全县38.2万莘川儿女勠力同心,以坚决执行的政治立场、坚决落实的鲜明态度和坚决完成的必胜信念,确保高质量摘帽。

贫困的日子即将远去,幸福的画面徐徐展开。在卢氏,一批又一批贫困群众喜气洋洋地走出大山,走进美丽新城镇,迈进美好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