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创始人宣布退休,谷歌为我们留下什么

​近日,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宣布辞去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CEO和总裁职务,印度裔美国人桑达尔·皮柴将成为新一代掌门人。

佩奇和布林是谷歌公司的传奇创始人,也是科技界乃至商业领域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两人年仅46岁,正值当打之年,为何要在这时候选择退休呢?

创始人宣布退休,谷歌为我们留下什么

当然,有人会说,尽管他俩不再担任具体职务,却仍然控制着公司的董事会。两人还是Alphabet最大的个人股东,保留了公司绝大多数的表决权股份,这就意味着,佩奇和布林依旧能影响公司的未来发展。或者用中国人更喜欢的比喻,他们其实是做了“太上皇”。

很多人了解谷歌公司,主要是被它开放的工作环境与优厚的福利待遇所吸引。而谷歌的扁平式管理与工程师文化,也一再成为创业公司模仿的对象。然而,谷歌最强大,也最难模仿的东西不是这些,而是它的创新基因。这一切,都源于两位创始人四年前的一个大胆的构想。

创始人宣布退休,谷歌为我们留下什么

中国人都知道谷歌,可对于Alphabet这家公司却不甚了解。Alphabet 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字母表,是谷歌的母公司。有意思的是,Alphabet可不是什么别的公司,它是由佩奇和布林自己创立的。

为什么两人要凭空搞一家新公司呢?这得追溯到更早的时候。

众所周知,谷歌是从做搜索引擎起家,广告业务构成了其最重要的收入。谷歌广告业务发展迅猛,但是谷歌很清楚,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

谷歌擅长的领域是在线广告,尽管它依靠搜索引擎获得了一个超大规模的信息平台,但仍有各种大大小小的门户网站与之争夺流量。因此,谷歌明确意识到,企业要想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必须开拓新领域,尤其向产品市场进军。

创始人宣布退休,谷歌为我们留下什么

然而,企业要想转型,谈何容易?尤其对谷歌这样的大企业而言,要想从内部培养一支新生力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势必会遇到抢资源的问题,而且掌管旧业务的部门由于享有更大的话语权,往往还会压制新的业务部门。

所以,最好的办法不是从内部培养,而是直接收购别的企业,让新旧业务平行展开,互相不打架。

幸运的是,谷歌在此时遇到了安卓。对安卓的收购,使谷歌成功搭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车。

创始人宣布退休,谷歌为我们留下什么

安卓与谷歌可谓天作之合。他们既相似,又有所不同。谷歌做的是信息平台,而安卓开发的是系统。为了保持各部门之间的独立性,2011年,佩奇将谷歌进行了改组,他希望公司能一如既往地保持创造力。

到了2015年,随着公司业务的增加,两位创始人终于决定建立一家新公司,即现在的Alphabet。此时的谷歌,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主营业务,它们为公司创造了大部分收益,包括搜索、广告、YouTube视频和安卓。顺便提一句,新一届CEO皮柴,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负责这部分业务的。

创始人宣布退休,谷歌为我们留下什么

剩下的就是谷歌的新业务,包括谷歌风投、X实验室、还有无人驾驶汽车等等。如果你关注商业新闻,你经常会看见谷歌又搞了什么稀奇古怪的发明,基本上都是从那以后开始的。

如今,Alphabet已经成为了创新的代名词,它的业务涵盖医疗、住房、机器人、飞行器甚至太空领域。当然,人们还是更愿意记住它本来的名字——谷歌。

自从Alphabet成立以后,佩奇和布林就很少抛头露面。当然,两人并不是丢下公司不管去享受土豪的生活了,而是孤注一掷,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那些风险很高,但回报很低的事情上,比如飞行汽车或太空电梯。

创始人宣布退休,谷歌为我们留下什么

所以你可以说,谷歌创始人把成熟的果实留给了继任者,却把难啃的硬骨头留给了自己。

当然,谷歌成立Alphabet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对付美国政府的反垄断诉讼。

创始人宣布退休,谷歌为我们留下什么

Alphabet业务分布图

在历史上,每当一家美国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达到不可一世的市场地位时,它就会面临政府的反垄断调查。出于所谓“市场公平”的考虑,社会舆论通常也会站在法律这一边。为此,大企业不得不动用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去打官司,其结果就是,要么惨遭肢解,要么行动被高度限制,就像之前的标准石油和之后的微软那样。

所以,两位创始人觉得,与其到时候被政府拆分,不如自己先把自己给拆了,一旦真的遭遇“不测”,谷歌仍旧能保持增长活力。而这,恰恰正是谷歌甘愿冒险尝试那么多低回报的新兴业务的原因。从本质来说,他不是为了赶时髦或者吸引眼球,而是切切实实的抗风险措施。

我觉得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领会谷歌的文化,包括他的扁平化管理,精英化的组织形态,以及相互信任的员工关系。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吴军老师在他的《浪潮之巅》里向我们透露,早期的谷歌仅有一二十位工程师,他们一个人得干好几个人的活,所以招聘要求是:必须能够以一当百。

创始人宣布退休,谷歌为我们留下什么

因此,谷歌只招一二等的工程师,因为他们既能够从事高难度的工作,比如研究算法和写程序,也能把三四流工程师的活给包了,比如做架构和维护服务器。直到现在,谷歌对工程师的要求仍然是同类企业中最高的。

其次,谷歌对员工非常信任。举个例子,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初到公司时,发现企业居然把营收情况和各种商业细节与员工分享。要知道在其他企业,这些一般都涉及商业机密。除非你做到高管级别,否则是无法知晓的。但谷歌竟大大方方地把这些消息告诉员工,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高度透明,彼此信任的工作环境。

创始人宣布退休,谷歌为我们留下什么

左:布林 中:施密特 右:佩奇

高素质的员工+高度信任的关系,成就了史上最强的创新团队,也使谷歌在竞争激烈的科技行业立于不败之地。

我觉得谷歌的企业文化,很值得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借鉴。在我们国家,越是聪明的人,彼此之间却往往缺乏信任。权力越大,就越容易猜忌对方,甚至算计别人。所以就有了“一人成龙,三人成虫”的说法。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也是不少企业在熬过艰难的创业期后陷入内耗的重要原因。

创始人宣布退休,谷歌为我们留下什么

当然,谷歌之所以这样,也是有原因的。作为创始人的佩奇和布林,深知官僚化与等级体制对一家科技企业的危害。可以说,谷歌的企业文化既带有平民色彩(鼓励每个员工大胆思考以及自下而上的管理),又具备精英特质(对每个员工的能力要求都很高)但愿它能够一直保持下去。

不知道皮柴接任CEO之后,谷歌能否延续它的神话。至少今天的谷歌,我们还可以从它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创始人宣布退休,谷歌为我们留下什么

首先是它的多元化,谷歌通过主动把自己拆分,以降低反垄断诉讼与技术进步所产生的风险。这既是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结果,也符合科技企业与互联网公司的发展逻辑。多元化意味着更大的灵活性,而灵活性则代表了抗风险能力,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留意给自己多开辟几条路。

其次,在多元化过程中,谷歌选择了那些最具挑战性的领域,很多项目至今仍没有突出的经济回报。但谷歌依旧在坚持做。所以,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得主动去做一些难题,敢于拥抱不确定,转机往往都出现在难题中,而不是现成的答案里。

最后还是老生常谈,就是我们的企业家们得始终保持好奇心与包容心,就像佩奇和布林那样。其实,好奇与包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唯有对外部世界具有强烈兴趣的人,才能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做企业就和做人一样,也要懂得时刻放空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