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國網浙江電力:著力佈局綜合能源服務 加快構建以電為中心的現代能源消費體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国网浙江电力:着力布局综合能源服务 加快构建以电为中心的现代能源消费体系

北極星售電網訊:上世紀80年代,但凡說到浙江和浙江人,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詞“四千精神”,即“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嚐遍千辛萬苦”。之所以這樣概括,是因為改革開放以來,浙江人用堅韌不拔、任勞任怨的“四千精神”,贏得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先機,從資源小省化身成為市場大省。

但事實上,這樣的精神內核一直流轉於浙江人的血脈中。遠至古代,南宋詩人陸游記錄了浙江實幹精神:“高帆斜掛夕陽色,忽櫓不聞人語聲。”近至新中國成立以來,浙江人依然不斷承襲著先人的“踏實行事,講求實效”,做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模範生”,孜孜不倦。

在這樣的精神指引下,在能源領域,浙江也經歷了一場“從無到有”的蛻變——在本地能源儲量小的背景下,浙江嚐盡能源匱乏的尷尬滋味,但也在陣痛中逐漸摸索出改革方向。

浙江電力萌芽於國勢危亡之際,新生於新中國成立之時,勃興於改革開放之後,並終以“小康”之態邁入當下,融入互聯網浪潮。這70年來,浙江電力歷經一場場變革,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奇蹟。

千方百計:做大電源做強電網

1896年,浙江大地亮起第一盞電燈,從此開始了電力發展的萌芽期。新中國成立以來,浙江電力青春煥發:在三年經濟恢復和第一個、第二個五年計劃順利實施時期,一邊探索一邊蓬勃發展,尤其在水力電力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同時浙江電網開始由各個地區獨立電網向全省大電網發展。1989年10月30日,桐鄉縣通過當時的浙江省計劃經濟委員會驗收,成為全國第一個“大電網供電的農村初級電氣化縣”。

然而,浙江是能源儲量小省的事實依然擺在眼前。尤其在改革開放之後,快速發展的經濟、急劇擴大的市場,浙江的用能壓力持續上升。1993年開始,多個沿海省份出現嚴重電荒,浙江就首當其衝。

破解“電荒”,先要從本質上根除。浙江提出了“三個一千萬,一個五百億”,即2003年至2007年這五年間,要確保1000萬千瓦、力爭1200萬千瓦電力裝機建成投產,確保1000萬千瓦、力爭1200萬千瓦電源項目開工建設,確保做好1000萬千瓦、力爭1200萬千瓦以上儲備電源建設前期工作,電網投資500億元。

隨著這些電力項目的不斷推進上馬,一座座現代化大型綠色環保火電廠建起,各個發電企業夜以繼日、精心運行、精湛維護,持續供應電源……同時,建設週期短,選址條件寬鬆的天然氣發電廠,也從這一時期開始出現。

除了做大電源,浙江更是在做強電網上下足功夫。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確切說,浙江陸域面積僅有全國的1%。這就意味著,本地電源建設必然受限,而要徹底解決缺電的問題,就需要尋求“外援”。

在此進程中,浙江電力彰顯擔當。賓金、淮上、浙福、靈紹四條特高壓工程相繼投運,浙江在全國率先構建起“兩交兩直”特高壓骨幹網架,實現了西北、西南與東部的清潔能源互聯。

數據顯示,到“十二五”末,浙江電力總裝機達到8215萬千瓦,特高壓線路和省際聯絡線供電能力達到1800萬千瓦以上。能源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浙江也迎來較為寬裕的電力供應形勢。2019年夏季,浙江全社會用電最高負荷達8517萬千瓦,趕超德國,電力供應保持平穩可靠。

從供應上走出了“陣痛”,浙江電力發展也迎來了新機遇:通過持續打造堅強網架,構建“兩交兩直”特高壓骨幹網架,通過9回500千伏線路,實現與上海、江蘇、安徽及福建電網相連,有效提升清潔能源消納能力;通過大力研究新能源發電、大雲物移智等關鍵技術,建設主動型配電網,以“大連接”實現電網對能源的輸送和轉換利用,以“大智享”提升電網對能源服務的開放互動、智慧共享能力。一個清潔、高效、智慧、互聯的能源互聯網正在浙江形成。

千錘百煉:在改革開放中發展

雖是能源先天不足的“貧困生”,但浙江人,從來都信奉“辦法總比困難多”。在供給上,通過開源克服了“缺電”難題,在發展管理上,浙江電力也不斷在改革開放中砥礪前行,走出了一條光明坦途。

新中國成立後,長期以來,國家實行獨家辦電,電源建設落後於國民經濟發展,為緩解電力供需矛盾,浙江電力創新“集資辦電”機制,開闢電源建設新途徑。

1998年,浙江省被國家列為“廠網分開,競價上網”市場化改革試點,浙江電力市場於2000年1月1日正式投入試運營,開始運行競爭性電力市場新機制。2002年廠網分開,此後,中國電力體制經歷了深刻改革。

無論是“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還是以開天闢地、敢為人先首創精神為代表的“紅船精神”,都在強力推動著浙江電力人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緊跟時代發展要求,這些年來,浙江電力積極參與電力體制改革,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組織電力直接交易,全力做好輸配電價改革落地執行,同時也堅持不斷優化經營理念,做強做優做大有效資產,提升價值創造和持續發展能力。

面對能源生產消費革命新態勢,浙江電力也主動作為,著力佈局綜合能源服務,加快構建以電為中心,清潔高效、智能互動、開放共享的現代能源消費體系,紮實推進業務轉型。

除了聚焦自身變革,浙江電力還將變革視野放至更大的範圍,為客戶帶去利好。2017年年初,浙江省政府率先提出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倒逼各地各部門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浙江電力積極響應政府改革要求,在原先基礎上加速推進供電服務轉型,持續深化辦電“最多跑一次”,推動基於不動產信息共享、流程互通的房電水氣聯動過戶模式。2019年4月浙江全省推廣“網上國網”APP,實現各類業務“一網通辦”,真正讓數據多跑腿。與此同時,浙江電力也切實優化“減環節”“減時長”“減材料”等工作,優化營商環境,減輕企業用電成本,助力浙江社會經濟快速發展。

積極主動參與改革,助力改革,同時在改革中推動自身轉型,浙江電力正在努力打造以改革創新謀求領先發展的新樣本。

千變萬化:“弄潮”引領科技創新

1960年,新安江水電站建成。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第一座“自己設計、自制設備、自行施工”的大型水電站,是我國水電建設史上里程碑式的工程,直至今日它仍是華東電網重要調峰電廠。1994年,位於嘉興海鹽的秦山核電站投運,它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這些重大工程所凝聚的自強不息和勇於創新的精神,也始終激勵著浙江電力人接續奮鬥。

2004年,浙江電力營銷技術支持系統獲國家電網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電能表智能化計量檢定技術與應用項目獲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時代在變,科技創新的脈搏不變。近年來,在日趨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下,浙江電力更是颳起了“互聯網風”“新興科技風”。

在浙江電力,世界首個500千伏交聯聚乙烯海纜敷設工程順利完工,推動了海纜關鍵技術國產化;智能光纖芯交換機器人研發成功,實現光纖通道遠程快速恢復,在全國多個省市、多個行業推廣應用,被納入雄安新區電力通信建設規劃。在健全的雙創體制機制運作下,浙江電力雙創成果頗為豐碩。

值得一提的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浙江電力還縱深構建企業上下縱橫聯動、開放多元、共融共享的創新創業創造生態體系,著力圍繞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開展科技創新,積極推廣“大雲物移智鏈”技術與電網業務深度融合,真正在創新之路上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

2019年8月29日,浙江嘉興城市能源互聯網綜合試點示範項目通過浙江省能源局驗收。這意味著,全國首個城市級能源互聯網示範項目在浙江建成,“浙江模式”的示範意義和推廣應用價值再次顯現。

新中國成立那年,浙江全社會年用電量為0.59億千瓦時,而截至2018年底,浙江日用電量平均超過12.41億千瓦時,換言之,每日用電量增長了7683倍,那時一年的用電量,現在只夠用個把小時。這,就是時代的印記。

從1949到2019,悠悠70載,滄海桑田。農村用電不比城裡差,城市生活正在洞見未來。浙江的鉅變藏於它晝夜的奔跑前行中,弄潮澎湃,且將源源不斷。

原標題:浙江電力:做“四千精神”的生動註腳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