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清乾隆年間英國訪華團畫的大清圖景,再現當時社會風貌


18世紀末,為打開對華貿易大門,英王喬治三世以為乾隆皇帝祝壽之名,派出以馬戛爾尼勳爵為首的龐大訪華團。為在中國獲得更大的商業利益,使團出發前做了精心的準備,卻不幸空手而歸。清代外交史上這一重大事件,多年來一直是國內外學者關注的題目,學者們從中英政治經濟及禮儀文化諸方面給予了大量研究,使人們對這一事件有了深入的認識。

筆者曾在英國國家圖書館查閱到當年隨團畫家威廉·亞歷山大(William Alexander)來華時所繪大部分圖畫,發現馬戛爾尼訪華的相關著述,除了政治史經濟史上的意義,還可以有社會學視角方面的解讀。特別是亞歷山大隨團訪問時畫的一批水彩畫,

因其內容涉及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生活諸方面,它們不但成為18世紀西方瞭解中國的最早的形象資料,還成為此後西方人關於東方景象的一個重要創作源。如1843年倫敦出版了以亞歷山大繪畫為原型的銅版畫集《中國:那個古代帝國的風景、建築和社會習俗》(China,The Scenery,Architecture, and Social Habits of That Ancient Empire)。這足以體現亞歷山大圖畫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價值。


而亞歷山大在中國所繪的一些中國行業圖,更是成為19世紀後在西方多次出現的“中國行業畫”之濫觴

在歐洲人眼裡,中國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是一千多年來唯一能和羅馬帝國相較的“中華帝國”。畫冊中的中國還沒有被醜化、妖魔化,相反被描繪成其大無邊的天堂帝國。 埃及人在神廟王陵之外尚有成片貴族陵墓壁畫描述斗升小民的日常生活,而中國人除了在成篇累牘的文字中臆測外,何嘗有機會一窺老祖宗時代的情情種種?然而,

中華風物;坊間百態;世間民情;戰爭場面:這些都經Thomas Allom的畫筆,呈現眼前。中國的長城、運河、圓明園、景山、午門、虎丘塔、雷峰塔、報恩寺、琉璃塔、金山寺、龍舟、燈籠、閘門、捕魚、宴請、鴉片、辮子......也是經這本畫冊流佈了全歐洲。


19世紀前期的歐洲人對中國具有敬意。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這本畫冊中的中國。當時社會不安但不動盪,民生凋敝但不破敗;中國南北各個城市依然井然有序,保持著帝國的體面,大清國依然頂襲著康乾盛世的華袞。 阿羅姆Thomas Allom沒有到過中國,他借用別人的素描稿重新描畫19世紀的中國世態風情。

目前所知,他主要借用了1793年訪問中國的英國使團隨團畫師威廉-亞歷山大Willian Alexander的畫稿。因不是親身經歷的,細節處的難免有所偏頗,象江南繅絲一圖,幾個繅絲女子的臉龐形態,活脫脫就是歐洲鄉間女子的翻版;澳門媽閣廟前的兩個男子,頂了日本和尚的髮式,身上衣不衣、袍不袍,反倒更象印度僧侶

但瑕不掩瑜,Allom的再創作大體上是考究的,沒有太大偏差。整本畫冊格局一律右手為整頁的獨幅版畫,共約一百二十餘幅;左手頁為版畫說明,附小幅的臨摹原畫,大部分由Willian Alexander所做。全書除了封面的煙色,其餘畫面全為黑白,寫意蒼勁,又兼版畫的細膩寫實,韻味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