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劉壎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唐代詩歌風格進行評析?

劉壎(1240—1319),字起潛,別號水村,南豐(今屬江西)人。研經究史,綱羅百氏,文思如湧泉,宋末即以詩文鳴。年三十七而宋亡,越十八年,署昭郡學正。年七十,為延平路教授。所著有《經說講義》、《水雲村稿》、《泯稿》、《哀鑑》、《英華錄》、《隱居通議》,共125卷。《隱居通議》是其晚年所作,分理學、古賦、詩歌、文章、駢儷、經史、禮樂等11門。雖內容駁雜,但有獨到的價值。其論學,以悟為宗,尊陸九淵為正傳,亦推崇浙東事功派;論詩則頗能折衷唐宋,且上溯漢魏、直追風雅。顧易生等著《宋金元文學批評史》中也論及此:“

當時東南地區宗唐抑宋之風頗盛,而如方回者猶堅守宋江西派的門戶,劉壎則折衷於其間。”劉壎論詩,“浩瀚流轉,頗為有氣”(《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六六《水雲村稿》),其唐詩學思想可歸為兩個關鍵:

劉壎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唐代詩歌風格進行評析?

唐詩唯美之境

(一)從詩史的角度,確立唐詩之至高地位,然亦不薄宋詩。劉壎在《新編七言律詩序》中寫道:七言近體,肇基盛唐,應虞韶協漢律不傳之妙,風韻掩映千古,花萼夾城……意旨高騫,音節道麗。宋三百年,理學接洙泗,文章追秦漢,視此若不屑為。然桃李春風,弓刀行色,猶堪並轡分鑣。近世詩宗數大家,拔出風塵,各擅體致,皆自出機軸。則工古體有人,工絕句有人,而桂舟諶氏律體尤精,鹹謂唐律中興焉。此段追溯七言律詩的發展與現狀。唐人七律,“風韻掩映千古,花萼夾城”,“意旨高騫,音節遒麗”,推為其極;宋代雖有理學對詩賦之道深為“不屑”,但宋人七律,實堪“並轡分鑣”,亦有擅場;當世“詩宗數大家,拔出風塵,各擅體致,皆自出機軸……謂唐律中興焉”,可見對宋元之際的詩壇評價亦高。

劉壎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唐代詩歌風格進行評析?

唐詩唯美之境

此文作於至元二十四年(1287),當時南北統一,文壇詩界逐步繁盛,宗唐之風亦日漸濃厚,詩人間多以學唐、得唐相標舉,劉壎以“唐律中興”稱道諶氏律體,雖不免溢美,但正反映了當時詩壇競相摹唐之風。作於同年的《新編絕句序》中,劉壎更充分地闡述了他的觀念,其雲:唐人翻空幻奇,首變律絕,獨步一時。廣寒霓裳,節拍餘韻,飄落人間,猶挾青冥浩邈之響。後世乃以社鼓漁榔,欲追仙韻,千古吟魂,應為之竊笑矣。詩至於唐,光嶽英靈之氣為之匯聚,發為風雅,殆千年一瑞世。為律,為絕,又為五言絕,去唐愈遠而光景如新。歐、蘇、黃、陳諸大家,不以不古廢其篇什品詣,殆未易言。世俗士下此數百級,乃或卑之。昔人天然秀髮,得獨自高。

劉壎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唐代詩歌風格進行評析?

唐詩的意境唯美圖

這段話有三個層面:1.極贊唐人律絕:“翻空幻奇”、“獨步一時”,“廣寒霓裳……飄落人間”。他所稱譽唐詩,與郝經、戴表元輩又不盡相同,郝、戴好言唐詩之“正”,他則極言其“幻奇”:“廣寒霓裳”、“青冥浩邈”,與後世猶仙凡相隔,可見他更關注於唐詩藝術精神的獨特性。同時,與宋人獨尊杜體、明人獨尊盛唐皆有不同,他以“千年一瑞世”來推尊整個唐代,不甚過於分別,這也是元代較為盛行的風氣。2.肯定宋詩的價值:“去唐愈遠而光景如新,歐、蘇、黃、陳諸大家,不以不古廢其篇什品詣”,劉壎較為辯證地評價了宋詩在詩史上的地位,“光景如新”幾字,頗有史家襟懷。3.提出“天然秀髮,得獨自高”的藝術原則,以此融通唐宋,探求二者本質的一致性。唐詩、宋調,並非情若冰炭,在體制、風格之外,劉壎欲尋找二者乃至一切藝術更本質的屬性。

劉壎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唐代詩歌風格進行評析?

唐詩唯美意境圖

並以此折衷、融通、超越唐宋,乃至古今。其雲“天然秀髮,得獨自高”用心在此。綜觀劉壎詩論,大致而言,這種更為本質的藝術精神,一以天然為宗,一以性情為本,於此,則其詩論又有了性靈化的傾向。因而,他的詩學思路,漸為清晰,即:宗唐折衷唐宋—標舉性靈。“性靈

”為劉壎折衷唐宋、融通古今的一條通徑。關於元人不甚分別唐詩各期,確切地說,是不分初、盛、中唐,對於晚唐詩則多為不屑,劉壎亦然。在《詩說》中,劉引人論詩語云:

問:“何以有盛唐、晚唐、江湖之分。”趙公曰:“此當以斤兩論,如‘齊魯青未了’,如‘乾坤繞漢宮’,如‘吳楚東南坼’,如‘天兵斬斷青海戎,殺氣南行動坤軸……等句,是多少斤兩?比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即輕重見矣。此盛唐、晚唐之分,江湖不必論也。”

劉壎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唐代詩歌風格進行評析?

唐詩唯美畫面

可見也是涇渭在胸。除此之外,則對李、杜、王、韋、孟等皆深為推許,《曾從道詩跋》中,劉壎對詩體的辨析甚為細緻,其雲:“混合陶、韋、柳三家,以昌其五古;孰復少陵諸大篇,以昌其七古,則又取法少陵五律,以昌其五律;取牧、錫、渾、滄諸作,以昌其七律。如登華嶽,不止於中峰寺;解包駐錫,必登絕頂。”謂陶、韋、柳、杜等皆各擅勝場,宜分別師法,則必登絕頂。元代,李白之地位,幾與杜甫並尊。如郝經、劉因、戴表元、趙孟頫諸人,皆持此觀點,然而在江西詩人群中,雖對李白亦加讚賞,如劉壎曾作《題李翰林像》雲:“錦袍玉色,神遊八極,真昆閬蓬瀛中人。落月照梁,誠非虛語。醉眼一視,殊有傲睨萬物態。”

劉壎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唐代詩歌風格進行評析?

登華嶽

傾心之意,溢於言表。但是,杜甫不二之地位,並未撼動。此為折衷唐宋派異於其他二派處。劉壎敘述年輕時學詩經歷,可見一斑:翁曰:“君作豐,大合作顛詩一番,然後約而歸之,正乃有長進。”(壎)問:“何謂顛詩?”曰:“若太白、長吉、盧是已。”然性不喜此體,竟不果學。(《詩說》,《水雲村稿》卷一一)又,劉壎在《許尹黃陳詩序》中引許尹之序,獨尊杜甫之意更為鮮明,許曰:“曹劉沈謝之詩……可施之貴介公子,而不可用之黎庶”;“陶淵明、韋蘇州之詩,寂寞枯槁,叢蘭幽桂,宜於山林而不可置於朝廷之上”;“李太白、王摩詰之詩,如亂雲敷空,寒月照水,雖千變萬化,而及物之功亦少”;“孟郊、賈島之詩,酸寒儉陋”;“惟杜少陵之詩,出入古今,衣被天下藹然有忠義之氣,後之作者,未有加焉

”。

劉壎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唐代詩歌風格進行評析?

杜甫雕像

所舉漢魏、唐諸詩人,雖各有勝場,但終有其弊,惟杜甫,衣被天下,千古獨絕。劉壎稱此序“深合繩尺”,“靡不的確”,可見也為同調。以杜詩為唐詩冠冕,以黃詩為宋詩極至,取徑杜、黃,則標示出唐宋之兼美,“

其正派單傳,上接《風》、《雅》下逮漢唐,宋惟涪翁,集厥大成,冠冕千古而淵深廣博,自成一家學詩不以杜、黃為宗,豈所謂識其大者”(劉壎《禁題絕句序》、《水雲村稿》卷五),這些地方,劉壎與方回之論頗為接近。但是,不同於方回之一意護法“江西”,劉壎頗不滿於“江西”執守杜、黃之皮相,他評論晚唐與江西詩派雲:“晚唐學杜不至則曰:詠情性,寫生態足矣。戀事適自縛,說理適自障。’江西學山谷不至,則曰:理路何可差,學力何可諉?寧拙毋弱,寧核毋疏。”(《隱居通議》卷一)“江西”之陋畢見。

劉壎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唐代詩歌風格進行評析?

詩歌唯美意境

又云:“山谷負修能,倡古律,事寧核毋疏,意寧苦毋俗,句寧拙毋弱,一時號江西宗派。此猶佛氏之禪,醫家之單方劑也。”(《隱居通議》卷一)言山谷創闢的獨特詩風,為江西取法,終難免如“佛氏之禪,醫家之單方劑”,落入偏鋒。這些都能深中肯絜,切中詩弊。劉之折衷唐音宋調,還在於他努力探索歷代詩歌之間,更為深層的“”與“”,而非簡單的“是”與“”,因而,更能辯證地評判“”與“”,少去偏勝之習,多了融通之度、折衷之意。因而,他善用比較的眼光、辯證的態度來論詩。在《隱居通議》中劉壎論道:

少陵詩似《史記》,太白詩似《莊子》,不似而實似也;東坡詩似太白,黃、陳詩似少陵,似而又不似也。(卷六)

太白以天分驅學力,少陵以學力融天分;淵明俯太白而差婉,山谷跂子美而加嚴。(卷一零)

唐自少陵外,大抵風興工,江西作者大抵雅頌長。(卷一零)

融騷、選、唐者半山,駕騷、選、唐者黃、陳,混騷、選以汨唐者梅、歐、蘇(卷一零)

劉壎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唐代詩歌風格進行評析?

詩歌的唯美意境

從時間上打通漢魏、唐宋,從文體上不分詩、文,乃至經、史、子集,皆納入比較的範圍,所以《四庫全書總目》以“浩瀚流轉”譽之。少陵似《史記》,太白似《莊子》,不似實似;東坡似太白,黃、陳似少陵,似而不似。未強加褒貶,但能脫落形跡。唐,風、興工;江西,雅、頌長,亦以唐、宋並美。“融騷、選、唐者半山,駕騷、選、唐者黃、陳,混騷、選以汨唐者梅、歐、蘇。”劉壎以“”、“”、“”為宋詩三大淵源,半山能“”之,黃、陳能“”之,梅、歐、蘇則“”而“”於其中。這裡推崇宋詩之意甚濃。這些結論皆是本於其“宗唐”而不薄宋的立場。又錄《李文叔詩評》,曰:

出乎江西,則未免狂怪傲僻,而無隱括之妙;入乎江西,則又腐熟,竊襲而乏警拔之意……以警拔之意而寓之以隱括之妙,蓋已能去二者之病矣。其於江西之宗,殆入而能也者邪?不論其論點是否中肯,但能出能入之態度,較時人偏於一端,已頗為通脫,折衷之意,亦甚明顯。

劉壎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唐代詩歌風格進行評析?

唐詩唯美意境

總體而言,劉壎對宋詩之賞譽,實集中於對黃、陳、梅、歐、蘇諸大家的評價上,而對宋詩流弊,亦不乏針砭,如《隱居通議》卷一,特錄人論宋詩之弊數語:“唐末人詩雖格致卑淺,然謂其非詩不可。今人作詩雖句語軒昂,止可遠聽而其理則不可究。”“宋三百年人各自集,詩各有體,要皆經義策論之有韻者爾,非詩也。二三巨儒十數大作傢俱未免此病

”,“唐人皆能詩,柳尤高,韓尚非本色,入宋則文人多詩人少”。皆深中其病,毫不諱言。

劉壎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唐代詩歌風格進行評析?

唐詩唯美意境

(二)詩之“四層次”。劉壎出入於唐、宋,於調和、折衷唐、宋,頗具苦心,在時人紛紛說此是彼非時,他則費心探尋著“唐中之宋

”與“宋中之唐”,其結論或不免僅為一家之言,其態度則是融通的、辯證的,這一點與清人頗有接近處,在元人中實不多見。同時,劉壎在探尋了唐宋詩體制、風格等異同外,實欲尋求二者之間更本質、更深刻的一致性,即一切詩歌藝術最為根本的東西。因而,劉壎論詩遂有“四層次”之說。在《雪崖吟稿序》中,劉壎論道:

憶嘗與君登峰遠眺,竹樹晚涼,星河夜橫,君索予說詩,予為言杜、黃音響,又為言陶、柳風味,又為溯“江沱”“汝墳”之舊,《生民》、《瓜瓞》之遺,又為極論天地根原、生人性情。語未竟,君嘆曰:“旨哉!敢不勉。”

劉壎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唐代詩歌風格進行評析?

登峰遠眺

這段話實為劉壎論詩之核心。亦體現了當時較為風行的“宗唐得古”之詩學思路,由唐之體格,追漢魏之風骨,再由漢魏風骨,直溯風雅之遺旨。但劉壎不止於此,由風雅之遺,歸宿於天地根源、生人性情。因而,劉壎論詩實有“四層次”:第一層為“音響”,杜、黃為其極,則以唐、宋得之,此為格律一層;第二層為“風味”,陶、柳最得風神,則以唐、漢魏而得之,此深入到意境一層;

劉壎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唐代詩歌風格進行評析?

登峰遠眺的意境

第三層為“風雅”境界,從“詩三百”、六經中涵濡,乃得本原之養,指詩人精神、人格、氣質之獲得;第四層為“天地”境界,指超越於古與今,超越於聲律、辭章、風味,至風雅六經,而具萬古不移之永恆所在,此為天地之根源,而存於天地之根源者,惟“生人性情”。前三層為學,為涵養,由近及古,由淺入深;最後一層則為不學,為悟,為超越,為直見本心、性情處,為天地、人相合相應處。既以“生人性情”為詩之極境,則門戶之見詩法之說在他眼裡自落入下乘,而唐與宋亦有了溝通的甬道,一切藝術亦有了它不朽之根本。因有此第四層,劉壎之詩論遂有一定的性靈化色彩。

劉壎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唐代詩歌風格進行評析?

唐詩意境

劉壎雖標舉“生人性情”,但對第一層之格律,也頗重視。其雲:“體物精切者,詩家一藝也。”(《禁題絕句序》,《水雲村稿》卷五)又云:“蓋必雄麗婉和,默合宮徵,始可言律,而又必以格律為主乃善。儻止以七字成句,兩句作對便謂之詩,而重滯臃腫,不協格調,恐於律法未合也。”(《水雲村稿》卷八)論黃載《鬥蟆圖》詩中亦稱:“結句苦不緊峭,故不得卓然名世。”可見對格律之重視。在這一層,他甚為推崇唐人,言唐人“應虞韶、協漢律不傳之妙”,“音節遒麗”云云,對宋詩中蘇、黃等大家也多有稱譽,屢屢稱揚“少陵句法”、“山谷句法”。但是,劉壎雖重“音響”,卻能不泥於“音響

”,不以“”害“”,其雲:“辭彌寡,意彌深,格彌嚴味彌遠。”(《新編絕句序》,《水雲村稿》卷五)

劉壎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唐代詩歌風格進行評析?

唐詩唯美畫面

對第二層之“風味”,亦多闡釋,在《與趙儀可書》中特標“

味勝”一語,且說明其境:“雍容委蛇,豐潤暢達雖其奔逸超絕處,正如天驥雲,橫視無際,而歸沉鬱倡嘆。”可見其言“”偏於情味盎然、意境渾然者。劉壎最推崇者乃“漢魏氣骨”、“晉宋風度”。在《月厓吟月稿跋》中劉壎稱道月君,“古體肖古,唐體逼唐,清麗圓活,言言冰雪”,“雲行太虛”,“宛若晉宋間人”,“風韻如飛仙”,皆取其“風味”之長。其詩論中極重“詩味”,雲:“味深以長,則騷壇百級,人人左次讓先登矣。”(《李梅蹊燕臺吟跋》,《水雲村稿》卷七)評詩屢言“其味悠然以長”,“奇麗悲吒趣味深長
”,“殊有深味”(《新編絕句序》,《水雲村稿》卷五)。對第三層之以六經為涵養,得風雅之正旨,劉壎亦屢屢言及。他認為,作詩當取六經子史精讀之,則“韻度不俗”(《跋石洲詩卷》,《水雲村稿》卷七),“深嚴微婉,具有節度”(《傅庭茂詩跋》,《水雲村稿》卷七)。

劉壎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唐代詩歌風格進行評析?

冰雪意境

劉壎甚重《六經》之涵養,在他看來,“士稟虛靈清貴之性,當務高明光大之學”(《答友人論時文書》,《水雲村稿》卷一一),《六經》之文“俱出聖筆”,宜以為宗,調養性情,方能得詩之正旨。他賞譽傅庭茂:“詩和平醞藉,雲閒靄潤……識雅人深致。評者俱謂乃祖通守公六義正傳,流芳至此。”(《傅庭茂詩跋》,《水雲村稿》卷七)這些闡釋,使劉壎之詩論,亦沾染了一些儒家正統色彩。其重學、宗經、宗唐、得古融為一體,“漢魏氣骨、晉宋風度、唐宋格法,當奄有之以集大成”(《雪崖吟稿序》《水雲村稿》卷五)),且最終皆歸宿於“生人性情”。則“由學而至於不學”,以包羅萬象之心靈,獨運靈思,超邁萬有,直見本心劉所言“天地境界”,即“性情境界”,受到陸學之影,陸九淵稱:“

在天者為性,在人者為心。”

劉壎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唐代詩歌風格進行評析?

唐詩唯美畫面

​(《語錄下》,《陸九淵集》卷三五)以“”合於“”,做學問、做詩文惟求理會本心,直見本心,則通於天地。劉壎受陸九淵影響頗深,他在《朱、陸合轍序》中雲:“

陸學主於超卓,直指本心。”在《象山語類題辭》中盛稱陸九淵“先生直天人也”,“天高日精,千古獨步”,《隱居通議》中還多處引陸九淵論詩之語,因而劉壎論詩之“四層次”,折衷唐宋,實均沾染著較濃厚的心學色彩,這是元代江西詩人們的共同之處。欲超越於門戶之見,唐宋之爭,惟有尋求詩歌藝術更本質的一致性。因而,“天地性情”成為了他們最終的指歸,趙文之“人人有情性,則人人有詩”(《蕭漢傑青原樵唱序》,《青山集》卷一),劉將孫之“詩本出於情性,哀樂俯仰,各盡其興”(《本此詩序》,《養吾齋集》卷九),吳澄“品之高,其機在我”(《孫靜可詩序》,《吳文正公集》卷一三)皆由此而發。劉壎以“生人性情”為詩之極境,雖有性靈化傾向,但與趙文、劉將孫、楊維楨諸人之以性靈論詩又有不同,以後的文章我再作申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