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七省市推出25萬億計劃,“基建潮”將至

七省市推出25萬億計劃,“基建潮”將至

近日,相繼有七個省市發佈了自己的“基建計劃”。


雲南:

2月23日雲南省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處處長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2020年,雲南將推出525個重點項目,總投資約5萬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4400億。

2月25日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發佈,雲南省啟動實施基礎設施“雙十”重大工程,總投資約3.6萬億元,主要聚焦基礎設施領域,包括鐵路、電網、醫療等十大領域。


河南:

2月20日,河南省發佈980個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3.3萬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8372億元,涵蓋了產業轉型發展、創新驅動、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生態環保、民生和社會事業六大領域。


福建:

2月25日,福建省發改委發佈了《關於印發2020年度省重點項目名單的通知》,確定2020年度福建省重點項目1567個,總投資3.84萬億元。其中在建項目1257個,總投資2.97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005億元;預備項目310個,投資0.87萬億元。


四川:

2020年,四川省重點項目700個,計劃總投資約4.4萬億元,年度預計投資6000億元以上。


重慶:

重慶市重大項目1136個,總投資2.6萬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共3476億元。


陝西:

陝西省重點項目600個,總投資3.38萬億元,年度投資共5014億元。


河北:

河北省重點項目536個,總投資1.88萬億元,年計劃投資共2402億元。


從這7個省份公佈的重點項目投資計劃來看,總投資接近25萬億元,2020年度計劃完成投資將近3.5萬億元。


七省市推出25萬億計劃,“基建潮”將至

其實早在疫情持續期間就有許多人做出了國家必然靠擴大基建救市的判斷。是的,應對停擺之後的經濟恢復,依託基建救市的手段是有效的。


一方面,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不會馬上顯現,也不會短時間內從根本上扭轉。所以對於實體經濟的恢復,我們必須兼顧短期刺激和長期支撐做更全面的應對。

另一方面,從目前已經發布的信息看,啟動新一輪的基建工程,並非只是被動刺激經濟增長那麼簡單。而是有針對性的配合現階段我國城市化水平升級的內在需求。這次疫情暴露了很多我們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上的不足。其中社會治理、公共衛生設施、應急能力建設、物資儲備體系等方面的問題最為明顯。這些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城市的基礎設施,所以對於城市本身穩定和發展來說,即使拋開經濟因素,基礎建設也是勢在必行的。

七省市推出25萬億計劃,“基建潮”將至

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的非典和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這三次危機爆發之後,我國都採取了大規模擴大基礎設施建設來應對。雖然程度、得失各有所不同,但是取得的效果確是顯而易見的。


相信不久之後各省市都會陸續推出自己的基建計劃,屆時,我們將迎來又一次“基建潮”。遼寧樓市又能迎來什麼樣的機遇,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