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周延禮:深化供給側改革 促進保險資管與財富管理融合大發展

周延禮:深化供給側改革 促進保險資管與財富管理融合大發展 | 封面專題

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原中國保監會黨委副書記、副主席周延禮

快速發展的經濟讓國民財富迅速積累,財富管理市場也因此變得更加活躍。在財富管理市場日臻完善的今天,保險業參與財富管理的活躍度在不斷提高。本文認為,保險業可通過進一步深化供給側改革,來促進保險資管與財富管理市場大融合、大發展,讓我國財富管理產品更加符合國民需求,並且更多接近國際同業水平。

近年來,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社會及個人財富規模快速增長,財富管理需求應運而生,財富管理市場也逐步形成。從保險資管來看,深化保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要放在為保險資金保值增值,提高保險資金的收益率,服務於保險資產負債匹配管理要求。同時,保險資管機構不僅要不斷完善財富管理計劃,滿足受託客戶、第三方理財需求,提高資產管理中間業務收入、擴充資產負債表、增加保險資管機構管理資產的規模,還要通過設計最佳投資組合、保險規劃、財富理財等綜合性產品,向客戶提供專業性的保險保障、財富管理和理財服務,力爭實現保險保障、資金效益、財產和人身安全等多元化的財富管理預期效益,且又為受託客戶或第三方理財資產創造價值。

現狀:財富管理市場發展為保險資管提供機遇

截至2019年10月,我國銀行保險業總資產已達305萬億元,其中保險業總資產超過20萬億元。金融業財富管理市場規模近百萬億元,主要由銀行存款與理財、保險與資管、信託、公募及私募基金、券商資管及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管理的理財產品構成。理財產品涵蓋銀行理財、股票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債券投資基金、券商資管計劃、保險資管產品、投資型保險、信託、期貨資管,等等。從過去三年理財產品市場看,我國的居民財富理財需求甚殷,從而推動了財富管理業務發展迅猛,財富管理性的專業化公司數量急劇增加,理財子公司相繼設立,進而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了財富管理定製化、個性化的財富管理產品。加之金融科技、保險科技、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財富管理能力得到提升,“金融+科技”模式服務網絡化得到認可,實現了從“互聯網+”到“+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轉變,“定製+個性化”產品形態多元化產品豐富發展。由此可見,我國財富管理市場正處於快速發展、結構優化、智能管理階段,其表現是各種理財投資工具層出不窮,投資渠道日益多元化,已經形成銀行、保險、基金、信託和理財等多層次、多類型、多元化的財富管理市場格局,科技賦能為保險理財參與財富管理市場競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目前,在我國財富管理市場中,雖然銀行業佔據主導地位,但是保險業參與財富管理已迎頭趕上。在定製化、個性化的保險產品助力和推動下,財富管理客戶增加拉動了保險資管規模性增長。主要體現在保險行業的總資產規模擴大、保費金額快速增長,保險資金運用規模擴大,保險投資領域和資本市場投資比例進一步放開,有力地促進了保險在財富管理市場中功能和作用的發揮。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看到,信託公司財富管理業務發展迅速,信託業與保險業融合發展,推動了信託業管理的資產規模保持穩健增長。公募基金已經覆蓋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等主流產品類型,私募類基金髮展迅速,第三方理財機構發展成為財富管理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也成為保險資管未來發展的合作伙伴。

困難:財富管理市場面臨的三項挑戰

從國際同業比較來看,我國金融業從事財富管理業務應屬剛剛起步,財富管理理念、商業模式、財富管理產品、金融理財產品還沒有完全適應財富管理市場要求,尚處於發展初期,困難與挑戰並存。主要體現在:

一是財富管理產品同質化普遍。理財產品種類不多,缺乏客戶所需要的財富管理型產品。現階段市場銷售的金融理財產品不論是產品結構、客戶群體、產品時限等都未必能得到客戶的充分認可,可供選擇的投資品種有限。

二是財富管理監管制度有待完善。儘管人民銀行發佈了統一的資管規定和辦法,對金融機構資管業務進行規範和監管,但以操作風險為導向的金融風險監管制度還須完善。從市場競爭行為來看,金融機構利用通道業務進行套利空間仍較大,甚至部分現行財富管理產品未在本質上改善產品理財時限與客戶所需要財富管理時限相匹配,提供的產品預期收益和風險結構難以匹配,只是運用不同形式進行包裝,存在較大產品結構性風險隱患。

三是金融理財專業人才缺乏。財富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人才,要有專業的理財客戶經理,財富管理者和客戶之間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和信任關係。從金融理財專業人才來看,財富管理產品的特殊性和複雜性,決定了財富管理工作的綜合性和專業性要求,對從業人員的金融知識、營銷方式、管理能力要求高,對“金融+科技”賦能理財產品管理中、後臺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趨勢研判:財富管理新時代到來

未來我國財富管理市場的發展應借鑑國外成熟金融財富管理市場經驗。金融機構重點要在提供專業的金融中介服務、專業諮詢,客戶溝通交流,開發創新更多金融理財投資產品,滿足金融消費者需求等。金融機構要做到,能提供全面風險管理服務、優質的資產管理計劃、全方位的金融諮詢管理服務,贏得金融消費者信賴。目前,我國儲蓄率高達45%以上,個性化定製理財產品深受金融消費者青睞,因此,財富管理市場潛力巨大,可以說金融財富管理時代到來了。這是我國居民財富管理的需求、金融市場發展的需要,也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當務之急是制定財富管理頂層設計和可持續發展規劃,構建多類型的財富管理產品“互聯網+”或“金融科技+”財富管理的商業模式,搭建多方參與的金融合作、科技賦能的網絡服務平臺,其中做好金融科技中、後臺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是關鍵,只有這樣才能做好綜合財富管理服務。

保險資管助力財富管理市場大發展

在現代金融資產財富管理中,保險具備特殊的優勢,不僅可為保險客戶提供財富管理,還可為保險客戶提供保險保障,這一點是其他金融機構無法比擬和替代的。通過深化供給側改革,保險資管能助力財富管理市場大發展。

第一,保險業參與財富管理市場歷史悠久。從國際金融市場視角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開始出現了保險公司向客戶提供投資規劃、收益分析、代辦手續等理財服務,產生了早期的財富管理業務。二戰後隨著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國民理財需求逐漸擴大,各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開始引入理財產品,提供財富管理服務。發展至今財富管理業務已經成熟,在大中型私人銀行、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及其他金融機構中已有廣泛開展。

從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看,經過的20多年發展,我國已經由低收入國家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正在向中高收入國家邁進。我國社會和個人財富規模不斷增長,財富管理需求也同步提升。自2002年銀行對客戶進行第一次分層產生財富管理業務萌芽至今,我國財富管理服務也是逐漸壯大。早在1999年,平安保險就已經推出第一款投資連結投資保險,開了財富管理之先河。隨後,2000年太平洋保險推出第一款萬能保險。2002年,泰康又推出第一款銀保產品,開啟銀行和保險的合作大門。在機構改革方面,2004年,第一家專業年金保險公司——太平養老保險成立。可以看到,保險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在為客戶提供以保險為表現形式的基礎類型財富管理業務。經過多年發展,保險行業歷經風雨,規模逐步壯大、保險產品愈加成熟和豐富,保險業的財富管理市場地位穩步提升。在可見的未來,隨著居民財富積累,財富管理風險意識提高,個人理財需求會快速增長,相信保險會成為居民未來財富管理規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保險資管在財富管理領域的作用無可替代。

第二,保險業在財富管理領域作用獨特。具體體現在:一是保險風險保障功能實現對損失的補償。財富管理過程中,很容易只關注收入,而忽視支出,只關注受益,而忽視損失風險。對財富的追求往往會有很大不確定性,損失也是經常發生。就風險管理而言,保險的風險保障功能是區別於其他金融產品的本質特徵,避免財富巨大損失和異常波動,是一種有效的財富管理工具。

二是保險產品長週期性實現對財富的延續。資產負債匹配是保險機構管理理念和原則。財富管理究其根本,是一種基於跨期視角的長期財富管理。這個“期”,指的是完整的生命週期乃至代際傳承。而保險,尤其是壽險,存在的基本邏輯也正是對現金流跨越時空的分散與管理。從這個角度來說,保險天然是一種財富管理的有效工具。具體來說,保險財富管理有如下三種方式:首先,家庭財富管理。保險可以為家庭成員提供健康、養老、醫療、教育、財產保全、財富增值等綜合性財富管理規劃。其次,終身財富管理。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年金保險等人身保險產品可以長達幾十年甚至終身,為人們提供全生命週期財富管理計劃。最後,代際財富管理。不少人身保險產品享受稅收優惠,可以實現財富代際傳承和無縫銜接。

三是保險投資在財富管理中可以發揮“壓艙石”作用。保險經營的負債屬性,決定了保險公司在投資理念上更傾向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從而可以穿透經濟週期、抵禦通貨膨脹,實現財富保值增值。我國《保險法》也規定保險資金運用必須穩健,遵循安全性原則。從保險實踐角度來看,近年來保險公司堅持穩健審慎和注重安全性的價值投資理念,資產管理能力逐步提升。在堅持效益性和流動性的經營管理原則下,保險機構有效抵禦和減少了經濟週期波動對保險業產生的不利影響,經受住了錯綜複雜的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環境的考驗,實現了保險資金運用收益水平良好態勢(2016年—2018年分別為5.66%、5.77%、4.33%)。保險公司已經成為資本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重要參與者。在財富管理領域,保險公司的參與可以起到“壓艙石”的作用。

深化改革,迎接保險資管財富管理市場未來

目前,金融財富管理時代的到來,對金融市場的未來發展積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同樣對於保險業來說既是重要的發展機遇,也是重大挑戰。可以通過深化供給側改革,共同迎接保險資管財富管理市場的未來。

第一,經濟發展為保險業參與財富管理提供了有利條件。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國民財富實現快速積累,老百姓的消費觀念和投資理念迅速與國際接軌,財富管理市場潛力巨大。與此同時,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加速到來,人們在建立退休、教育和應急安排資金管理,管理個人資產和債務,為生活提供保險保障、規避風險等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大。這兩方面都為保險財富管理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此外,資本市場的不斷成熟完善使得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可以實現良性互動,為保險資金運用多元化、保險產品證券化、債券買賣與持有、參與債轉股運作、金融資產證券化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都為保險業參與財富管理提供了有利條件。

第二,財富管理市場形成為保險業改革提供了推動力。在財富管理時代,隨著客戶資產的日益豐富,對金融資產的投資增值需求增多,客戶資產配置需求將呈現多元化、個性化特徵,甚至還有全球化的要求。保險業作為財富管理業務的重要產品供應商、財富管理計劃設計者、財富管理收益保值增值貢獻者,要想更為有效地滿足客戶需求,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就必須在經營理念、功能定位、經營方式和服務渠道等方面加快變革。一是在經營理念上,要實現“三個轉變”:由銷售向服務轉變;由規模和速度向結構和效益轉變;由客戶需求和財富價值轉變。二是在功能定位上,要從傳統的保險保障財富功能為主,轉向金融科技支撐保障、管理和創造財富多功能發展。三是在經營方式上,要從存量持有轉變為理財產品的流量交易並重,改變傳統保障業務的盈利模式,變革依靠規模的擴大來實現利潤的增長財富管理模式。保險資管機構的財富管理業務是代客戶管理資產,利潤既來自存量資產,也來自理財產品交易流量的放大。這就需要保險資管機構瞭解客戶,引導和幫助客戶實現交易行為,首先要讓客戶明白風險在哪裡,風險有多大。然後,講收益率有多高,預期收益規模是多少。最後,要優化服務渠道,將金融科技服務渠道由線下發展到線上,由單一轉變為全面,從物理場所發展為互聯網服務,實現隨時回應,全球化佈局。

第三,居民財富管理要求保險資管產品服務多樣化。財富管理業務是保險資管機構深入發展和綜合經營的象徵,它將有效拓展保險資管的業務領域和盈利空間。為了在細分市場發掘各類目標潛在需求,滿足客戶個性化財富管理需求,保險資管機構需要持續創新資管產品和服務,整合資源優化組織架構設置,開拓新的銷售渠道,從而向客戶提供多樣化解決方案和差異化服務。這一系列資管能力創新,可以推動保險業增強償付能力、抵禦風險能力、收益創造能力和業務競爭能力。

第四,財富管理競爭格局對保險資管機構提出新要求。專業能力和服務質量可以說是一家公司在財富管理領域的核心競爭力。相對於傳統業務領域,財富管理市場的競爭更為激烈,也對保險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要求從業人員熟悉各類金融類知識,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解決實際需求的能力。應該看到,這方面保險業還有較大的差距。只有努力提升專業能力,提供高效服務,保險公司才能夠在財富管理這一業務領域中站穩腳跟、贏得先機。

文刊發於《清華金融評論》2020年1月刊,2020年1月5日出刊,編輯:丁開豔

周延礼:深化供给侧改革 促进保险资管与财富管理融合大发展 | 封面专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