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史上最特殊的官職,比皇帝權力還大,200多年來僅有2人榮得此位

封建主義時期,皇帝作為國家的主人擁有最大的權力,最高的地位。在清朝的時候,皇權維持了276年,在這276年裡,皇權不可侵犯。但是卻有兩個官職可以管理政務,比皇帝的權力還要大,是什麼官銜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史上最特殊的官職,比皇帝權力還大,200多年來僅有2人榮得此位


提起官銜,大家可能會想到軍機處中的軍機大臣,這個職位權力可並不在皇帝之上,他們是協助皇帝處理國家中軍事政治上的大事,為皇帝分憂。

估計很多人都會想到軍機處,軍機處是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而設立,軍機處總攬軍政大權,成為執政的最高國家機關。但是權力並不在皇帝之上,歸根結底聽命於皇帝,是封建皇權的統治工具。雍正時候的首任軍機大臣是張廷玉以及鄂爾泰,而乾隆時候的就是和珅了。

史上最特殊的官職,比皇帝權力還大,200多年來僅有2人榮得此位

但是他這個並不是最大的官職,最大的官職其實是攝政王。攝政:代替君主處理國政,也即攝政王代替皇帝來處理朝廷事務。那麼,問題來了,在清朝歷史上,哪些人當過攝政王呢?

清世祖時睿親王多爾袞攝政,宣統中醇親王載灃攝政。

多爾袞我們都瞭解,輔佐順治穩定江山,功不可沒。多爾袞,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十四子,年僅17歲就隨皇太極出征,征討蒙古察哈爾部。因武力高超,立下卓越戰功被封為正白旗的旗主。

史上最特殊的官職,比皇帝權力還大,200多年來僅有2人榮得此位

在朝中的權勢和地位無人比肩,在其兄長死後,一向雄心勃勃的多爾袞沒有利用自己朝中的絕對優勢謀權篡位,而是選擇輔佐兄長的兒子,擁立幼帝,成就了後來的順治。

攝政王這個頭銜,可以發現,並不是每個時期都有,只是在皇帝年幼無知,不能管理天下的時候,才會有這個官職。

兩百多年後,清朝又迎來了第二位攝政王。這就是溥儀的父親,載灃。慈禧和光緒死後,他的兒子溥儀被封為幼帝,這個攝政王的擔子,也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史上最特殊的官職,比皇帝權力還大,200多年來僅有2人榮得此位

只可惜,這時候的天下早就不是兩百年前的樣子,大清也過了最興盛的時代,變得腐敗落後。最終清朝在載灃的手中斷送,後世有人總結大清的興衰,說出"始於攝政王,終於攝政王"貌似是在言說,這就是大清的命運。

史上最特殊的官職,比皇帝權力還大,200多年來僅有2人榮得此位


總的來說,對於清朝歷史上的兩位攝政王,不管是多爾袞還是愛新覺羅·載灃,都正好處在皇帝年幼的背景下。因此,多爾袞和愛新覺羅·載灃,都擁有了凌駕於皇帝之上的權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