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日本為何要造"大和"艦?日本最新戰爭片的答案絕對超出想象

日本為何要造

日本海軍為什麼要在條約時代結束後建造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級?這個問題對一般軍迷而言是不是問得太傻了?當然是為了威懾並在預想的艦隊決戰中擊敗美國海軍!這是常規答案,但是太沒新意了。2019年日本最新戰爭片《阿基米德大戰》給出一個別出心裁的回答。正好春節躲避疫情,宅在家裡,觀看了這部神劇——這絕對是一部神劇,不是因為動作情節有多麼誇張,而在於本片擁有神一樣的思維邏輯和歷史改編,充分讓你領略島國人那常人難以理解的腦回路,那麼該片到底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又給出多麼異樣的答案?下面就為各位扯扯。(本文嚴重劇透,慎重閱讀)

日本為何要造

■《阿基米德大戰》的電影海報,講述了一位數學天才與戰艦"大和"之間的鬥爭。

《阿基米德大戰》是根據漫畫家三田紀房的同名人氣作品改編,是一部以真實歷史為背景的虛構故事。既然以漫畫為基礎,所以本片出現的種種腦洞也就不足為奇了。《阿基米德大戰》採取倒敘的敘事方式,影片最初五分鐘再現了1945年4月7日坊之岬海戰中"大和"號戰列艦被美軍艦載機圍毆致死的慘烈場景,筆者以為這也是全片最精彩的一段,可以說是目前為止"大和"之死在銀幕上最震撼的復原,短短几分鐘卻要勝過多年前的《男人們的大和》。將本片當作戰爭片的朋友看完片頭基本就可以棄片了,因為這是全片唯一的戰爭場面。

日本為何要造

■影片中"大和"號戰列艦傾覆沉沒的場面。

在觀賞了"大和"號的爆沉後,鏡頭轉回12年前的1933年,在日本建立偽滿洲國、退出國聯、陷入孤立的歷史大背景下,本片的核心事件浮出水面——日本海軍關於建造新型戰艦的研討會。會上兩派意見尖銳對立,永野修身中將、山本五十六少將和藤岡喜男造船少將主張建造新型航母,而島田繁太郎少將和平山忠道造船中將則主張建造超級戰列艦,主持會議的海軍大臣大角岑生大將其實也傾向於戰艦派。上述人物除藤岡和平山外均確有其人,而兩位造艦專家的原型顯然是藤本喜久雄和平賀讓,昭和初年日本海軍造艦技術的領軍人物。由於戰艦派準備了一個威武霸氣的大比例模型,提出的造價又比航母便宜,因此力壓航母派贏得了主動,最終決定將在兩週後的第二次會議上做出。

日本為何要造

■影片的核心事件是海軍針對新造戰艦的研討會。

散會後航母派諸位到料亭喝酒解悶,席間山本發現戰艦派存在虛報造價的問題,於是想從重新計算造價入手揭穿對手,從而讓航母建造計劃能夠通過,但藤岡認為能在兩週內算出造價的人根本不存在,結果被瞬間打臉。他們在料亭偶遇狂傲不羈的東京大學數學系肄業生棹直,此人具有驚人的計算能力,被稱為"阿基米德再生",是個地道的數學狂,他的口頭禪是"數字是不會說謊的"(這讓天下做假賬的人情何以堪?)棹直天賦異稟,但討厭軍人,最後山本以這樣的理由說服了他:最強戰艦的建造會激發民眾和軍人的好戰之心,從而導致日美開戰。出於阻止戰爭的信念棹直接受了這項任務,山本立馬給他主計少佐的軍銜和監察課長的職位,負責計算超級戰列艦的實際造價。看到這裡筆者算是大概明白這片子是反戰加反腐題材。

日本為何要造

■數學天才棹直的口頭禪就是"數字是不會說謊的"。

棹直到海軍省走馬上任,但戰艦派以保密為由拒不提供詳細設計數據,還處處掣肘使絆。然而,主角自有光環在,棹直要求看看真正的戰艦以求得直觀的印象,因此獲准參觀"長門"號戰列艦,他在艦長室偷看設計圖,又用捲尺一米一米地丈量戰艦尺寸,最後又惡補造船學,竟在幾天內繪製出新型戰列艦的設計圖,這是全片最匪夷所思的地方,一個從未學過造船和製圖,基本算是軍艦盲的大學肄業生居然可以將資深設計師的戰艦設計獨立描繪出來,就算是放在計算機技術高度發達的今日恐怕也是不現實的。接下來就是依據設計圖計算建造成本,但是棹直連一個螺絲釘的單價都無法獲知,還是通過與自己有曖昧的富家千金的關係得到了相關資料。可是戰艦派又使陰招,提前開會,棹直只能連夜在火車上計算。

日本為何要造

■棹直準備用捲尺測量"長門"號戰列艦的尺寸。

第二次會議上,棹直現場設計了一個天書般的造價計算公式,只需代入鋼鐵消耗量就能算出造價,而且用"千鳥"號水雷艇和"妙高"號重巡洋艦的數據驗證了公式的準確性,進而算出新型戰列艦的成本比之前的報價高出一倍之多。就在航母派自以為得計時,平山承認造價作假,但他聲稱此舉是為了隱藏超級戰列艦的秘密,對美國實施戰略欺騙,立時被稱讚深謀遠慮,風向立轉!戰艦派以為穩操勝券,不料棹直絕地反擊,指出平山的設計中有一處重大缺陷,迫使平山承擔過錯,撤回提案,劇情再度反轉,航母設計案順利通過。此時,山本才透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他並不是真心想阻止日美開戰,而是企圖用航母在開戰第一時間就攻擊美軍的要害——珍珠港!

日本為何要造

■在第二次會議上,棹直利用公式推算出平山案實際造價高達1億7564萬日元。

影片到此並未結束,在會議一個月後,平山中將邀請棹直參觀了超級戰列艦的1∶20模型,希望棹直幫助他完善設計,將其付諸建造。棹直認為超級戰艦會引發戰爭,仍是拒絕。平山一針見血地指出,無論是否建造超級戰艦,日本都必然走向戰爭,而且日美開戰日本必敗!同時,平山指出日本人從不懂得認輸,必定會戰至亡國滅種。應該說平山的此番言論確實切中利害,實事求是,但下面的想法就太超出常規思維了。最後,平山說出了建造超級戰艦的真實目的:他要打造一艘被日本人視為國家象徵且認為永不沉沒的戰艦,而當它在戰爭中被美軍擊沉時,必將給日本人帶來巨大的絕望感,從而接受戰敗的結局以挽救國家的命運,正是基於這一目的,他將這艘戰艦命名為"大和"!換而言之,從平山的角度,世界最強戰列艦並非為勝利而設計,而是為了失敗而設計!有感於平山的"良苦用心",棹直答應了他的請求。

日本為何要造

■平山最後向棹直表露了建造超級戰艦的真實目的,結合他前面的說法這更像是一個謊言。

九年後,山本大將登上聯合艦隊新旗艦"大和"號,已經晉升中佐的棹直也在歡迎登艦的行列中。當棹直在岸上目送"大和"號出港時淚流滿面,因為他和平山一樣都已經預見到這艘戰艦和日本這個國家的未來命運。

日本為何要造

■1942年初,山本五十六登上新旗艦"大和"號。

如果說戰後日本拍攝的戰爭片都披著反戰的外衣,那麼《阿基米德大戰》對於反戰主題的表現無疑是最奇特的。筆者非常懷疑當年平賀讓及其門生在設計大和級時是不是真的像影片中平山所想的那樣,任何一位艦船設計師都不願意看到自己嘔心瀝血建造的戰艦落得葬身大海的下場,然而為了讓國民產生絕望而打造超級戰艦,這個立意就非常反邏輯了。這部影片最大的矛盾之處在於,前面平山以虛報造價來隱藏超級戰艦的秘密,後面又要讓全體國民因為"大和"沉沒而心生絕望,試問如果全體日本人都知道"大和"的存在,那美國人還能不曉得嗎?那前面虛報造價又有何意義?在現實歷史中,大和級的建造始終是最高機密,大多數日本人直到戰爭結束後才瞭解到這艘鉅艦的真相,真正讓日本人絕望的應該是廣島、長崎升起的蘑菇雲和蘇聯紅軍席捲東北的鋼鐵洪流。

日本為何要造

■在第一次會議上,大角和島田完全被平山的超級戰艦模型迷住了。

儘管《阿基米德大戰》在情節設計和主題立意上存在邏輯問題,但仍是一部視角獨特、細節精緻的軍事題材影片,值得一看。首先,該片對二戰前日本海軍歷史風貌的表現十分到位,反映了海軍內部派系鬥爭的實況,比如山本代表的航空派與島田代表的戰艦派的對立,還有造艦技術領域內平賀派與藤本派的內鬥,以及海軍高層與民間財閥的勾結等等;其次,影片在利用電腦CG再現日本海軍艦船方面表現出日本人一貫的精細水準,比如影片首尾的"大和"號形象基於史實而呈現出細節差異,片頭的"大和"號為加強防空武備的最終形態,而片尾的"大和"號為新建時的最初形態,其舷側的兩座155毫米副炮被表現出來;最後,片中的某些細節很值得軍迷們品味,比如在新艦研討會上呈現的模型,藤岡的航母方案上安裝了3座203毫米雙聯裝艦炮,而平山的超級戰列艦糅合了歷史上"金剛代艦"設計中藤本案和平賀案的特徵。如果對日本海軍的歷史感興趣的話,這部反戰神劇還是值得推薦的。


日本為何要造

■在影片最後,"大和"艦駛向遠海的鏡頭,注意舷側的155毫米副炮,這是"大和"號最初服役狀態的典型特徵。


傑米揚斯克,本是蘇德戰場上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鎮。1942年初,10萬德軍被圍於此,這是歷史上首次有如此大規模的德軍部隊被包圍。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是創造了人類空運史的奇蹟,首次對超過10萬人規模的部隊進行全面、長時間的空中補給。包圍圈裡的德軍官兵在惡劣得令人難以想象的自然環境中經受住了最殘酷的考驗,在最艱難的絕境中完成了對自身的救贖——他們頑強的抵抗了多達150萬蘇軍長達四個月的圍攻,最終在春暖花開之時迎來了自由。

這是裝甲鏟史官的第一個系列專欄,請各位粉絲不溫不火的友情支持。

更多軍事歷史內容請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裝甲鏟官(ID:PanzerCS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