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吉網獨家視頻連線赴鄂隊員 給患者最暖的吉林“溫度”

1月26號晚,吉林省首批赴鄂醫療隊137名成員抵達武漢。經過了培訓後,赴鄂醫療隊隊員們正式投入工作。他們在到達武漢後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現在工作的狀況又是如何呢?中國吉林網獨家視頻連線了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重症監護病房鄧秋霞和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護理平臺主管護師柏文喜兩名護士。

工作期間禁食禁水禁便

克服所有自身困難投入工作

當醫療隊員穿上防護服進入療區開始工作後,他們是否真的是不喝水、不吃飯、不上廁所,甚至還有一些醫護人員穿著成人尿不溼工作呢?

電話視頻另一端的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重症監護病房鄧秋霞用自己的真實工作狀態給出了答案。

鄧秋霞表示,自己在吉大一院的重症ICU工作,經常在工作期間是不吃飯、不喝水、不上廁所,憋上8個小時沒有問題。但是一些醫護人員以往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時間長沒辦法憋住,尤其是女生,在遇到“特殊”情況的時候也不受控制的,只能夠穿尿不溼。

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她們又是如何工作的呢?鄧秋霞也講述了她的工作經歷。

她說,醫護人員直接在病區,直接面向患者,工作時醫護人員必須把自己嚴密地保護起來,防護服也是密不透風。遇到身體癢或者哪裡不舒服,也是根本沒有辦法進行處理的。

工作時候來回走動,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身體就會出汗,汗水也會流到臉上甚至是眼睛附近,但是也沒有辦法去處理。

“工作日當天有一位患者需要更換套管針,我需要給患者扎針,但是護目鏡上都是霧水,根本看不清,而且手上也帶著三四層手套,摸血管也是沒有感覺的。”她說。

為了能夠讓患者減小扎兩針的風險,她只能夠用力地擺頭,讓護目鏡上的霧滴變成水滴,在護目鏡上留下清晰的縫隙。

吉网独家视频连线赴鄂队员 给患者最暖的吉林“温度”

夜班前的擔憂讓他整夜未眠

投入一線後奮力救治

1月30日凌晨1點到8點是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護理平臺主管護師柏文喜赴鄂醫療後的第一個夜班,他主要是配合醫生工作和照顧患者,目前他所在的療區共收治了疑似患者和確診患者共28名。

柏文喜說,其實在上夜班之前,內心還是有擔憂的,翻來覆去也沒能睡著,剛要入睡的時候鬧鈴又響了。但當他穿上隔離服進入病區後,看到患者的那一剎那,感覺他們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樣,特別需要大家的救治和護理,所以,擔憂也就沒有了。

柏文喜告訴中國吉林網記者,他的愛人也是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的一名護士,夫妻倆都是共產黨員。這次赴武漢工作,妻子非常支持,但是現在最想念和擔憂的是自己的女兒。 他也希望通過中國吉林網,讓領導和家人們放心,一定完成好此次任務,保護好自己,早日凱旋。

吉网独家视频连线赴鄂队员 给患者最暖的吉林“温度”

視頻連線後,記者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們也是為人子女,為人父母,家裡的中流砥柱。在與鄧秋霞護士的視頻中,我們看到了她眼眶溼潤地講述著工作的經歷;也見證了柏文喜談及女兒時的惦念與牽掛。他們也在一線給患者最暖的吉林“溫度”,他們是此次疫情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的一個縮影,雖然,我們沒有辦法記住所有醫護人員的名字,但每個人都會記住他們的勇敢!正是因為他們為每個人的生命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願早日戰勝疫情,願他們平安凱旋!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越明/文字 褚新宇/攝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