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山西省乡宁县,今湖北称“鄂”之源头,西周为鄂国,三千年的历史

山西省乡宁县,今湖北称“鄂”之源头,西周为鄂国,三千年的历史

乡宁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端,总面积2029平方千米,总人口24万。

一、历史沿革

山西省乡宁县,今湖北称“鄂”之源头,西周为鄂国,三千年的历史

西周时期的鄂国

1、西周鄂国。春秋属晋,为鄂邑。西汉置骐侯国,属河东郡。东汉废。

2、北魏延兴四年(474年)置昌宁县,为中阳郡治。五代唐因避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讳,改昌宁县为乡宁县,治今县西。

3、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迁今治。熙宁五年(1072年)废乡宁县入稷山、襄陵、太平三县。属慈州。金复置,属吉州。

4、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并入吉州,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复立乡宁县。明属平阳府吉州。清属平阳府。

5、1914年属河东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

山西省乡宁县,今湖北称“鄂”之源头,西周为鄂国,三千年的历史

6、1949年属临汾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58年吉县并入乡宁县。1961年恢复原制。1967年属晋南专区,1970年属临汾地区。2000年属临汾市。

二、乡宁古鄂国为今湖北称“鄂”之源头

夏周时代,鳄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及长江流域。一个以捕鳄为生,且以鳄为图腾的部落,便以鳄为部落名称,在商代时形成了鄂国,地点在今山西乡宁县。

商周时期,黄帝的姞姓子孙封在鄂国(今山西乡宁县),夏商时为诸侯国。商末,鄂侯在朝中为大臣,与西伯姬昌、九侯并列为 三公 。商纣看中了九侯的女儿,娶为妃子。但九侯的女儿性情端庄,不愿陪伴纣王作那些荒淫无耻的勾当,纣王一怒之下,杀死了九侯父女,还把九侯做成肉酱。鄂侯见九侯死得冤枉,便同纣王拒理力争,结果也被杀死。西周初年,鄂国的故地被晋所并,遗族南迁到河南南阳北,仍叫鄂国。因受楚的威胁,于西周中叶,又南迁到今湖北鄂州市城区东,仍叫鄂国。周夷王七年(公元前879年),为楚王熊渠所灭。鄂国亡。

春秋战国时,周夷王七年(公元前879年),楚王熊渠灭鄂国,封其中子熊红为鄂王。都城在今湖北鄂州市城区东。熊渠卒,熊红嗣位,仍居鄂;传六王至熊咢犹居于此,为楚之国都。前770——前476年,春秋时为楚之别都。楚共王熊审封其三子子皙为鄂君。前323年(楚怀王六年),怀王封其弟启为鄂君。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废灭楚,废封国置鄂县。

三、旅游景点

山西省乡宁县,今湖北称“鄂”之源头,西周为鄂国,三千年的历史

1、文笔双塔。位于乡宁县城南玉环山之腹,两塔东西对峙,相距400米,中间相隔凤凰沟,西塔原名状元峰,塔高30米,塔体呈八角形,密檐7层,基座为正方形,周长24米,直径4.3米,砖灰结构,塔西原有文昌祠与钟风楼,塔身高20米,底层周长12米,直径4米,塔体、塔基均为八角形,塔身楼阁式7层,第一层壁上有八卦形砖一周,第七层西南壁开窗,塔顶为大圆盖宝珠顶。

山西省乡宁县,今湖北称“鄂”之源头,西周为鄂国,三千年的历史

山西省乡宁县,今湖北称“鄂”之源头,西周为鄂国,三千年的历史

2、云丘山。云丘山位于关王庙乡大河村、坂儿上村境内,山上有梯子崖,一线天、回心石、腊台、天梯等自然绝景;有五龙宫、八宝宫、一二三天门、玉莲洞、祖师顶、玉皇顶、多宝灵崖寺、和尚崖石刻、泰王庙及洞冶井等文物古迹遍布山上山间。

四、历史名人

1、郑崇俭(?-1641),字大章,山西乡宁人,郑崇俭是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历任济南兵备副使、陕西右参政、右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等职。奉旨率兵入蜀平乱,督总兵贺人龙、左良玉等,败张献忠于玛瑙山。

2、杨笃(1834—1894),字巩同,山西省乡宁县人,清朝方志大家。他一生之中主撰了《山西通志》(光绪)、《蔚州志》、《代州志》、《西宁新志》、《繁峙县志》、《壶关县续志》、《长子县志》、《潞城县志》、《黎城县志》、《屯留县志》、《天镇县志》、《长治县志》,襄修了《五台县志》一部,共计十三部,创造了我国历史上个人修志种数最多的纪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