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教育孩子该不该严格?

尼木子


教育孩子的问题很复杂,不是一个严或者是不严就能全部概括的。

有心理学家把家庭教育分成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四种,大量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最为有利。

怎样才算是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民主是指一切都听孩子的吗?不是,那是溺爱型。什么都家长说了算简单粗暴的是专制型。什么都不管随他去吧的是放任型。民主型的教养方式通俗的说就是跟孩子商量着来,共同定规矩双方有约束。

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好处在于,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意识,让孩子逐渐学会自己负责自己承担后果,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

从个案去看,每种教养方式里都有发展得不错甚至相当成功的,所以你不用拿个案来怼具有普遍意义和规律的结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看北师大陈会昌教授放的他们做的棉花糖实验(研究延迟满足的,感兴趣的可以去查一下)的一个视频,里面有个没通过的孩子,后来考上了北大。所以极端的个案总会有的,朱元璋还是孤儿呢,哪里受过什么家庭教育?什么家庭教育理论对他都不适用。

当父母不易,尤其是这个年代,学校的选择、学业的要求、孩子的表现、周围人群的压力……全都堆集在我们身上,并非每个家庭里都有懂教育的父母,并非每个家庭的条件都允许孩子有选择的自由。我们教育孩子,只是在自身条件限制下,追求最好的结果,这个是前提。说白了,有多大能力,使多大力,这样更有利于家庭幸福。见过一些工薪阶层砸锅卖铁把孩子送到富豪扎堆的“贵族”校,你说除了增加孩子的自卑,还能收获什么?

孩子小的时候,经常陪伴他们,现在通信条件很好,如果你很忙,晚上也给孩子视视频一下,你有工作有朋友圈有职业理想,孩子的世界里却只有你。你给他安全感,他就会感到温暖,一个时刻都能感觉到父母温暖的孩子,对周围的人才有基本的信任,也才会有胆量去探索身外的世界。

严格要求可以理解,严厉教育则完全没有必要。

认真阅读我的回答必有收获,如果喜欢您就关注我,一定会给您带来更多的精彩。

职场简史





我是三个孩子的爸爸,现在我简单分享下教育小孩子方法!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人,生活所逼导致在深圳打工!平时很少在家里,那小孩我都是怎样教育的呢?逢年过节我都回家看下小孩。你说现在孩子不多,你不好好教育真的不行!三个小孩其它两个都比较听话。数最难教育的还是这个小儿子真是伤透了脑筋!不大不小,打也打不得,经常耍小心眼!最后还是我把他降住了。这个小孩子,他的心机很重。记得上次的时候我哄他的时候,跟他说您不听话干脆就别读书了。我买两个牛回家,您跟跟爷爷一人放一个。小孩子都是哄大的,打又打不的,说话难沟通!所以呢不得不用这办法来调解他的心态,说实在的这一套真管用,就把他收实了!周末我经常打电话回家。跟它们聊QQ聊微信,三个都把作业的图片发到手机上给我看,那咱是农民工,只能这样来教育子女!跟进生活还有学习。每年到这个暑假的时候都带它们来深圳这边玩,这样生活,学习,教育三不担误!我们出门在外累死累活为谁呢?还不是为了子女,在挣钱的同时也别忽略小孩子,要多多关心,爱护,开导它们!如果一味想着赚钱子女都没教育好。你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

朋友们,千万别忽略了对小孩子的教育。从小就娇生惯养,手儿都不湿水,细时偷针,大时偷金!农村人常讲疼哝害哝就是这理!教育小孩要从小教起,细时不教到大了更难教了,各位朋友们多抽一点时间来好好教育自己子女,别光顾着挣钱,钱是挣不完的,好好考虑吧!


清湖仔HKL


很多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是极左就是极右。当一个人用轻松的方式教育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他就会说用严厉的方法对孩子好,因为我用轻松,遵照孩子感受的方式,现在孩子出问题了。那么就证明快乐教育是不对的,所以对孩子要打骂要严厉。

现在很多人还这么说,感谢我爸爸妈妈过去对我严厉,打我骂我。甚至还有人这样说,感谢我老师当时把我鼻子都打出血,老师都是为我好,否则我今天不成材。我知道这种人都是被打傻了,他们变成逆来顺受,他忘了自己被打的时候自己的羞耻感,几年或者终生都忘不了,有一本书叫身体不会忘记,我们在身体和心里面所受的创伤,在我们心里会落下永久的烙印。

所以他当时一定是非常痛苦的,可是随着她长大,他自己为人父母的时候,一个被害者一定会变成一个加害者。那么它又变成和父母一样,来对自己的孩子打骂严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很少有人能够独立思考,他在什么家庭长大,他只能学什么样的爸爸妈妈。别的妈妈的教育方式他学不会,他只能用简单的方式打骂,如果在过去那种方式还是可以的。没有造成孩子大的心理问题,至少认为打骂孩子的父母心里扭曲而已。不至于造成心理疾病,可是今天的孩子和过去的孩子是不一样的,过去是家家如此,很少有照顾到孩子的父母。每个家庭都是那么过来的,所以孩子能够理解自己的父母,因为他看到别人的父母对别人家的孩子也是这样的。

今天不一样在90%以上的父母会尊重孩子,会温柔的和孩子说话,会平等的对待孩子。如果你家孩子是被严厉打骂出来的,当他接触到别人家的孩子的时候,他看到别人家的父母那么关心孩子,含情脉脉的对孩子说话。有对比就有伤害,他看到了一定会反思,他就会发现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特别不好。所以他就会心生怨恨,然后自然就会叛逆,当然有一个孩子不会叛逆,那你完全不会拍你的孩子就通过心理疾病反映出来。他们会出现抑郁,强迫等心理疾病。

如果把世界上很难做的事情进行排列,我要把教育孩子会排在第1位。因为很多爸爸妈妈在外面能领导几百人几千人,能干成几亿的事业,可是就是在教育孩子上,完全失败。孩子根本瞧不起这个爸爸妈妈,有的孩子会叛逆,有的孩子会出现心理疾病。

有的教授可以带出来很多博士生,有的老师会桃李满天下,可是他们在自己的孩子问题上都会出问题。所以古人总会把自己的孩子放到别人那里教育,别人打孩子,孩子记恨的是老师。如果自己打孩子,孩子记恨的是父母,那么这就完全破坏了自己的亲子关系。亲情关系被破坏,别说我们要去指导教育孩子,我们想上他跟前,他都会离我们很远。

孩子不是不能打,当孩子真正犯错的时候我们可以打,但是不要把打孩子变成发泄自己情绪的一个方式。在我咨询中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很多父母打骂孩子,过后自己还内疚,回去给孩子道歉。可是没过三天又开始的孩子,然后再道歉。这样孩子会觉得父母没有原则很无奈,所以没有原则性的父母很难教育出一个有原则性的孩子。这样的父母就很难培养一个有自我思想的孩子,因为他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思想混乱,不知道自己什么是对错,一切看自己爸爸妈妈的心情。

所以很多父母是不成熟的,他们不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事总是极左极右,还忘了中间还有一条路。古人总说中庸之道,这个不是说的,是要我们生活中去做去实行。父母不偏执,孩子就不会固执。有问题的孩子一定有个问题的父母,因为她是完全学你儿长大的。

不在于父母怎样管孩子,而在于父母怎么样觉醒,否则自己虽然当上父母,可是自己的内心还是孩子,不成熟的自己怎么能当好父母呢,所以根源是让自己成熟起来,我们才会引领孩子。而不是靠严厉压抑孩子,压抑多大反抗就会多大,疏导交流才是唯一的方式。尊重自己,尊重孩子,这样的家庭才会和谐开心快乐。





三清心理感悟


看到这个标题,鄙人屁股上积年的旧疤还在隐隐作痛。

没错,我就是被严厉教育长大的孩子。小时候,不管是考试挂了红灯、在学校和人打架(不用怀疑,女孩也打架),还是新穿的衣服上弄了一点泥,爸妈都会来一次惊天动地的男女混合双打,和一次耳提面命的思想教育......

起初我还会嚎两嗓子以示反抗。时间久了,我练就了一副共产党员面对刑具视死如归的模样,以我自巍然不动的架势,接受来自爸妈的狂风暴雨。

直到我长大成人,我才将这种心路历程总结下来,用血泪跟各位家长分(qing)享(su)下,严厉教育孩子有如下几个阶段:

1、屈服阶段

此时孩子屈服,可能并不是因为觉得家长对,而是求生欲使然,毕竟谁也不想挨打不是。

2、怀疑阶段


当孩子犯了一点小错还是被严厉教育,孩子内心就会气愤、沮丧,反抗的种子就此埋下。

3、反抗阶段

当气愤、沮丧到达孩子能承受的极致,孩子便开始了反抗。而孩子的反抗,可能就是朝家长期待的反方向做。

其实这种心路历程也不难理解,被严厉教育多了,产生免疫力了而已。所谓的严厉教育,其实就是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默娜舒尔所说的权威法教育。

这个头衔好长的莫娜舒尔曾说过,权威法教育孩子只能在短期内有效,时间长了,孩子即便改变,也只是表面改变。

而且此法会产生危害,比如阻碍孩子培养共情的能力,还有可能会让孩子在其他的地方去找控制感,甚至会变得富于攻击性。我想想当年被我打过的小伙伴哀怨的小眼神。嗯......这锅得给爸妈。

那么当你想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怎么办呢?莫娜舒尔在《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一书中就提到了一个灰常好的教育方法:解决问题法。

总结起来就如下几步:

1、谈谈情

孩子的思维方式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别,家长可能很难单从行为去判断孩子的喜忧与动机。所以家长首先要做的是从高兴、伤心、生气、害怕、骄傲和沮丧这几个情感字入手。让孩子们说说他们高兴、害怕的事,你会有个全新的视角。

2、换位思考

当你做了第一步,了解孩子的想法后,不妨和孩子说说,什么样的事情,会让你有和孩子一样的情绪。这样你来我往的谈话模式,孩子会更喜欢。而且,还会让孩子认识到不同的人对待事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让其有“共情”的能力。

3、引导孩子做决定

基于以上两点,相信家长们不用命令,孩子也会做出正确的决定啦。



冯尘


教育孩子一定要严格,特别是刚上学的孩子!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认知这个世界,分辨黑白对错,树立三观都是需要家长老师去引导的!你的好恶你的理解判断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思维形成!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理性,严格的老师和家长去引导教育孩子!

我和我家包子(小1学生)不得不说的事情:

1:练字不看着就能拖拉1个小时,吼几句,打2下屁股立马老实;

2:不看着写数学题,20题能错15道,教训过后再写,只错1题;

3:过马路横冲直撞,惩罚过后知道这是错误的,以后就不再犯,而且还常常提醒我;

诸如此类的事情非常多,你得告诉孩子对错,你得让他接受挫折教育,你得让他辨明是非!

但严格不是无序的暴力,你必须给他讲清楚错在哪里,为什么打你罚你(只能打手和屁股,其他部位别碰,注意孩子安全),以后应该记住什么教训。

事后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我打完包子之后他不会怀有抱怨情绪,可以马上和好!

教育孩子严格要求,以规矩立方圆,多沟通多交流多引导!这是我个人的浅见!





湖北冉姐


我是一名教师。来谈谈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

如今的家庭教育,越来越走向于专业化的教育。我为题主中的妈妈点赞。对于教育,它本身就有一个“教”和“育”的要求。这个“育”现在已经做到极致了,可以说没什么挑剔的。但是这个“教”,真需要家长拿出来严格的态度。

孩子在小学阶段,需要家长配合的几种“严格”。

一、“童蒙养正”,需要父母给“正”的态度。

我个人的建议是,家长最好能召开一个“家长会”,建立“家庭规矩”。即,凡是参与到孩子的教育的人,包括父母、隔代人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坐到一起,由主张者,提出教育孩子的观念来。

先让大家统一一下认识,该纠正的必须要纠正,该鼓励的也要鼓励。绝不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能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就一起硬起心肠来。否则,在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其他人就避开。一旦需要对孩子“严格”教育时,孩子看到没人帮他,自然就会遵守这个家庭的规矩来。

建立家庭规矩,是“童蒙养正”的第一阶段。

二、“童蒙求我,非我求童蒙”,家长才是孩子成长的依靠。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老师,岂能不懂点教育呢!最重要的教育,其实是家长的素养。在孩子成长阶段,特别是在小学时,最重要的素养,就是陪孩子。这个陪是专心的陪,不掺任何溜号的陪。

比如,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应该有一个人陪同。看着孩子去写每一个字。必须要完成学习任务,才能去做另外一件事。这个过程其实不长,如果能坚持两三个月,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阶段。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就不会贪玩,磨蹭,墨迹。会保质保量、有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任务。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家长的陪同,这就是孩子在“求”家长的阶段。每一步都离不开家长的指导。家长务必要弄懂这个关系。绝不能以“孩子快乐不快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做为养育孩子的指导方针。家长要多多利用孩子的“求”家长的阶段,为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与教育观。

三、“蒙之专注,全在于父母”。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总碰到刚上小学的家长在念叨,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如何的墨迹,通常是一边写作业,一边做其他的事。家长吓一下,马上收心好好写,时间不长,又故态重演。一个小学生作业,通常写到了九十点钟,甚至十一二点钟。其实,孩子的问题根源,还是在父母身上,家长不知道罢了。

正确的做法是,在写作业之前,有必要跟孩子强调一下。必须要完成作业才能做其他的事。这一过程,不能因任何事情中断。比如:上厕所、喝水、吃东西、看电视、玩手机、看故事书等等。一切其他的事,都要在写完作业才可以做。

这一过程,需要有一个人能够全程陪同。看着孩子去写一笔一字。如果有字迹潦草、错字错题的时候,能立即更正过来。孩子看到家长的态度,自然就会书写端正。免得被罚!

这一“童蒙”教育,也许会有很多的家长不认同,认为孩子小,不懂事,没必要搞的大人身心俱疲;但是认同的家长,只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养成孩子端正的学习好习惯,这个好习惯,会陪随孩子终身的。时间越久,威力越大。

要说明的是,以上几种严格,最晚在孩子上初二之前的任何阶段开始,都来得及。如果到初二还在对孩子的学习放羊管理。那么一旦孩子的学习已经两极分化,那么就再无回天之力,悔之晚矣!

我是世纪晨陽,点击关注我,看文章和问答有关教育的话题,欢迎大家关注与评论,我将及时与您交流。


世纪晨陽


这是我前几天回答一个关于书写问题的回答:


题主是不是有种找到知音的感觉了?

哦哦哦哦,我弄错了,题主可能没有,但是我相信题主孩子的妈妈一定会有这种感觉的!

我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态度”,在书写上也是如此。我总是跟孩子说“学不好有时候是能力、天赋的问题,但是不认真学那就是态度的问题”、“写的不好看没问题,但是一定要认真写,只要认真即使你不刻意去练字,那么你的书写质量也会逐渐提高”!

题主自己来看看孩子前后的两幅作业对比,你觉得你更欣赏哪幅呢?




然后你再想想孩子会怎么想?如果你是一个称职的“队友”,你这时候应该趁机跟孩子说“(⊙o⊙)哇!写的好棒!我就说你一定行的吧,你看你认真写的时候质量多高!虽然认真写会让你觉得写的慢一些,但是只要你坚持住了,那么就会越来越快,而且是又好又快!同时认真书写的过程中也会有助于你的记忆和理解,这可比你快速划拉完划算太多了………”

我相信在你们两口子的“套路”下,孩子一定会相信认真写是划算的,是对的!

那么最后受益的又是谁呢?

肯定是孩子嘛!

而且一旦孩子养成这种习惯,那么他在对待任何一个科目的学习的时候,都会保持这种良好的习惯,对他来说,这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书写”的背后除了美,还有很多价值的不是吗?

所以我完全支持孩子妈妈的做法!有如此关注孩子学习的妈妈,我觉得题主你应该特别高兴才对,努力做好一名称职的“队友”吧!千万别,总是让孩子妈妈抱怨你是“猪队友”。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个人认为,严厉不如有原则。

看过一句话非常认同,家庭最好的风水是父亲的大格局,母亲的好情绪。以前看清宫剧有个镜头尤其印象深刻,格格任性不肯做一件事,嬷嬷跪在旁边锲而不舍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请格格做什么,直到格格做正确了为止。当时就感慨要是我们自己的孩子这么任性说了三遍不听早就大耳光子伺候了。或者有的母亲会不耐烦说随便你吧你高兴不再吵闹就行。大耳光子伺候的孩子以后难免畏畏缩缩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向疾言厉色妥协低头。随之任之的孩子也许会变成说一不二想要的不择手段也要得到不管是否伤害到别人。一直被严厉教育的孩子性情是否会压抑,顶真,爱计较,心理是否会足够强大?这些也没有跟踪调查的大数据,只能看每位父母自己的想法了。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始终如一,而且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的爱是不变的,不管他有哪些缺点,不管他做了什么事,不管他犯了什么错误,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他!

当然无条件的爱并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母爱无边,妈妈不厌其烦地保证“我永远爱你让孩子的内心慢慢积累了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母爱有度,每一个“我爱你”之后的转折“可是”,都是在提醒孩子对你这样做会引起什么后果,你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你要为自己的错误和过失承担后果,你要尽可能想办法恢复或弥补,这就是“有原则”

我是在家里的黑板上写着温和,善良,谦恭,礼让,节俭。每当孩子有争执做错事我首先让他们读几遍再来谈问题。

半睡半醒所答,也不知道是否答非所问了😢


日月明光2012


我个人认为,该严厉时必须要严厉,该宽松时也得宽松,松紧都得有个度,就如同皮筋一样,不能崩的太紧了,一旦断了就永远的废了,也不能太松了,太松起不到自己的作用。


首先、在孩子教育方面,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以及社会教育,必须要严厉,父母也要做好榜样。身边有很多朋友家的孩子都过于顽皮,已经上了四年级了,每天都不及时完成作业,非要父母骂上喊上才能勉强完成作业,在家更是“老大”级别人物,归根结底是谁的错呢,我觉得是父母的错,在孩子小的时候,只顾上班工作玩手机,孩子的世界从来不参与其中,当孩子想让妈妈陪着作画是,妈妈拿着手机边和朋友聊天边看孩子,当孩子想让爸爸陪着玩球时,爸爸的游戏放不下,久而久之,孩子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父母的榜样做的太好了,教育问题就这样从小存在了问题。

其次、做人做事方面,我们常说想要做事就得先做人,同样是身边的例子,大多数是爷爷奶奶带的,出门一起玩的时候谁家孩子如果不小心碰到自己的宝贝孙子了,那就不得了了,立马责怪别人家的孩子,说的话不堪入耳,也不反思下自家孩子的横行霸道,反而觉得自己孩子是各种可爱。

最后、也是最有必要强调的一点,一旦发现孩子的好习惯就好好培养,一旦出现坏习惯积极制止,引导孩子有个好性格,让他独立自主,勇敢无畏。



果果的妈咪


谢谢!该不该严厉教育孩子!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带,要有真对性的。…如果孩子学上了不良的坏风气,如聚集斗欧,吸毒,等等,就该严厉教育了,不然孩子回走向不归之路,当然了也不可能是绝对的,但犯罪率是极高的,不严厉教育孩子,会后悔莫极的。…严厉教育要跟椐不同程度,进行真对性的教育,切不可肓目的一刀切式的严厉教育。不然孩子会更判逆,也就达不到严厉教育之目地。要多与孩子沟通,远离不良的坏环境,不与社会上的不良人只接触。多讲些勤劳,助人为乐,英雄的故事。或有目标的带孩子去观看一些有益的公共讲做等等。总之对孩子要多了解,发现不良的坏习惯,一定要严厉教育,切不可忍让,灬希望孩子通过严厉教育,改掉不良习气,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