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唐代宗派人暗杀李辅国为啥要砍走一条胳膊?谜底在三百年后才揭开

一朝天子一朝臣,说的是新皇帝上任之后总是要换上一班人马,而把那些倚老卖老的几朝元老赶回家卖红薯。于是有聪明的“先帝”事先为老臣铺好路:找个茬儿撵回家甚至关起来,让新君释放和提拔,这样新君对旧臣“有恩”,于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

唐代宗派人暗杀李辅国为啥要砍走一条胳膊?谜底在三百年后才揭开

但如果这个老臣已经老到“先帝”也动他不得,那就只好麻烦继承人“清理门户”了,比如唐高宗李治清理长孙无忌、明嘉靖清理杨廷和、清圣祖玄烨清理鳌拜,虽然都有点鸟尽弓藏的意思,但是老臣们却也并不是完全无辜。但是这样清理门户的事情由唐代宗李豫(李俶)做出来,却赢得了一片叫好之声——当然,李豫一直也没承认这件事是他干的,虽然大家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到主使者是他。

唐代宗派人暗杀李辅国为啥要砍走一条胳膊?谜底在三百年后才揭开

李豫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他就是“醉打金枝”里那个郭暧的老丈人,也是“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名言的首创者。电视剧里李豫是个仁慈得有些糊涂的太平天子,但是在真是的历史中,那也是枪林箭雨中杀出来好汉子。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李豫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当时他的名位是广平王李俶),后来的汾阳王郭子仪、陌刀大将虢国公李嗣业、“战功中兴第一”的李光弼都是他的部下。

唐代宗派人暗杀李辅国为啥要砍走一条胳膊?谜底在三百年后才揭开

因为仗打得太好,李豫在汉人和胡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一见李豫就哭着拜倒(包括回纥太子也抱着李豫的脚哭):“广平王真不愧汉夷各族的主人!”唐肃宗李亨也高兴地说:“我这个儿子比我强!”

唐代宗派人暗杀李辅国为啥要砍走一条胳膊?谜底在三百年后才揭开

唐肃宗李亨给唐代宗李豫留下了郭子仪这样的旷世良将,但也留下了两个大麻烦,这两个大麻烦一个叫李辅国、一个叫程元振。李辅国因拥戴之功进为尚父、司空兼中书令,程元振为骠骑大将军、邠国公,这两个人仗着“拥立之功”,根本不把李豫放在眼里,李辅国更是狂言:“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这个“大家”是宦官对皇帝的专门称号,李辅国这是以诸葛亮自居,却把当年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李豫当成了刘阿斗。

唐代宗派人暗杀李辅国为啥要砍走一条胳膊?谜底在三百年后才揭开

朱元璋曾经评价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这三个太监:“小人掌权全是皇帝惯的,皇帝下决心整他们一点都不难,唐代宗收拾着仨小子,就像收拾小鸡崽子和死老鼠(孤雏腐鼠)一样容易。”但是在李豫眼里,李辅国还真不是小鸡崽子死老鼠,毕竟当年唐肃宗的张皇后要干掉自己另立新君,李辅国是帮了自己的忙的,就这么杀了,似乎情理上也有点说不过去。

唐代宗派人暗杀李辅国为啥要砍走一条胳膊?谜底在三百年后才揭开

于是利用程元振李辅国这对前搭档现对手的矛盾,一点点剥夺了李辅国的兵权,封了他一个空头博陆王,并且很关切地表示:“你年纪大了,每个月初一十五上两天班就行了(朝朔望)”。从权倾朝野变成闲散王爷,李辅国可没汾阳王郭子仪那么看得开,这老太监还想到原先的办公地点(中书省)写个文章——名为谢表,实际是想赖着不走。结果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宦官领略到了门口保安(阍吏)的威势:“你已经不是宰相了(司空、中书令位同宰相),这个门不能让你进!”

唐代宗派人暗杀李辅国为啥要砍走一条胳膊?谜底在三百年后才揭开

把个不长胡子的老头李辅国气得浑身颤抖:“我老了,伺候不了年轻人了,我还是到地下去侍奉先帝吧!”这话传到唐代宗李豫的耳朵里,李豫冷笑:“那就让他去伺候先帝吧!”

唐代宗派人暗杀李辅国为啥要砍走一条胳膊?谜底在三百年后才揭开

关于李辅国的死法,《旧唐书》遮遮掩掩:“十月十八日夜,盗入辅国第,杀辅国,携首臂而去。”但是这个盗贼为什么要杀李辅国,为什么在杀掉李辅国后,除了首级还拿走了一只胳膊,这个案子为什么一直没有破,都没有明确记载。《旧唐书》是儿皇帝石敬瑭的宰相赵莹主修的,可能还有些顾忌。而欧阳修在公元1060年修《新唐书》的时候,离李辅国被杀已经过去三百年了,自然也就没那么多忌讳了,直接给破了案:“唐代宗李豫刚刚即位,不想公开杀掉李辅国,就在夜间派了一个侠客把他刺杀了。杀了李辅国之后,把他的首级扔进了厕所,又把那条胳膊送到泰陵唐明皇李隆基墓前当了祭品。”而且连“凶手”也找到了:“梓州刺史杜济以武人为牙门将,自言刺辅国者。”

唐代宗派人暗杀李辅国为啥要砍走一条胳膊?谜底在三百年后才揭开

这就是说,直到三百年后,唐代宗李豫杀李辅国,还特别砍下一条胳膊的谜底才真正揭开:这是在为唐玄宗李隆基报仇,因为当年好孙子李豫,就看着李辅国欺负爷爷李隆基生气(自辅国徙太上皇,天下疾之,帝在东宫积不平),并暗暗发誓一定要干掉这个死太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