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技工工資已經不輸大學生,為何還是沒人願意做?

靖江反應釜


都想當領導,管管別人,而不想自己做具體的活。或著說,有了工資多少,還要體面也就是社會地位高低。我看到有人說搬磚的比技工工資高,那你會去搬磚嗎?但我認為大國更需要工匠精神,技術藍領也是國家人才。



固有的文化傳統根深蒂固。

士農工商,傳統觀念中,學而優則仕排第一類。三教九流都排不上號。而技術工人與傳統的工匠類似,雖然創造了財富,但觀念中仍然列其為較差行當。文化的力量強大到幾千年難以改變。


面子與裡子,職業技術類人才低人一等。

無論是城市人還是農村一般確實不願意讓孩子學技術。為什麼?因為面子上過不去。在農村,只有考不上大學的,家裡才會安排找個師傅學技術,或者去職業高中讀書,以後再考職業大專。也可能因為傳統文化因素多少有點影響,在人們的觀念中已經形成了學技術的不如讀大學的刻板印象,短期內難以改變。

在我國的大學體系中,雖然政策規定是國家承認學歷、正規的,但職業高中、大學確實受國家資金與政策資助力度與一般高中,本科重點院校不可同日而語。這也造成了人們印象中職業技術類稍微差點。


大國需要工匠精神。幸福是考奮鬥出來的。

其實,國家一直在引導並大力發展職業技術類大學。因為本科或重點院校培養的是理論性、基礎性人才,國家消化不了這麼多本科生或者說市場不需要這麼多的白領人才。市場更需要的是技術藍領。

一部央視《大國工匠》紀錄片,讓我們知道技術工人也是國家財富和寶貝,技術也可以很美麗。中央電視臺職業挑戰欄目出來的大國技師甚至被高校搶去當教授。這也說明,整個社會沒有必要覺得技術藍領低人一等。整個社會需要扭轉這個不好印象,國家更需要從輿論宣傳技術藍領,從政策資金支持職業高中大專院校發展。

歡迎關注“小海看社會”,一位普通大學老師,關注社會民生問題,只為百姓說實話。希望與大家交流討論。

小海教育視點


現在技工的工資不但不屬於大學生,甚至已經高於許多大學生的。大學生剛剛大學畢業,不知道做什麼工作,工廠工人不願意幹,公務員有靠不上,高不成低不就,所以一般大學生的工資還不如一個技術工人。大學生為什麼會不願意去學一門技術呢?

第一:人前的面子。大學生剛沒有畢業多久,所以偶爾還是會聚會聊聊步入社會的感覺,自己的發展怎麼樣。如果自己在一個工廠做技術員,每天都做著同樣的事情,當同學大談自己職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的時候,那他們不是會覺得自己就好像一條沒有夢想的“鹹魚”呢?日子久了,這一部分大學生就會對工作失去興趣,以創業的藉口帶著家裡。

第二:專業的不對口。現在最熱門的行業就是電子網絡,所以很多大學生都會選擇這個行業,其他的要麼就選擇美容美髮,金融管理之類的,選擇學習一門技術,首先是老師不會怎麼花精力交,在學校沒有實踐的就會,二來就是很沒有面子。如果別人說自己是電子網絡編輯人員,那他們自己還能和這些人待在一起麼。所以讀大學選擇一門技術的人不多。


第三:待遇的差距。就說網絡編程員和技術工人吧,一個成熟的網絡編程員月收入最少是在一萬以上,而技術工人工資區間大概是4000-6000左右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大學生選擇行業,自然會選擇將來收入多的行業了。

第四:工作的強度。做一個網絡編程員,上班時間是早上九點,晚上五點,過的是小白領的生活。而一個技術員,在工廠那就是上班12個小時,還吃的是那種難以下嚥的工作餐,要麼就是時間比較自由的體力活,怎麼都比不上小白領的生活啊。

第五:將來的就業就會。社會不斷的發展,將來技術人員的飯碗很可能被智能機器人取代,而網絡編程員做的是腦力活,就算是人工智能高級到可以編程的地步,但也不可能取代他腦中的創意。如果將來出現了失業潮,腦力工作者比技術員工作要好找一點。


珍星


你好,感謝能回答你的問題。技工工資已經不屬於大學生,為何還是沒人願意做呢?

決定性的原因在於人們心中有一個技工就是一個“技工就是又髒又累被歧視”的心結。尤其在當今的90後體現的更為明顯。甚至認為我是大學生我畢業就是坐辦公室,你是技工就比我低一等的心裡在怪。

社會人才觀念出現偏差,對技能認可度不高,尊重度不夠。“髒”“累”“臭”是勞工的代名詞,而大學生是人才有體面的工作出現在人們的認識中。再加上在中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年輕女子們更加不願意找那些又苦又累的工人作為自己的另一半。這樣就會使家庭子女教育出現微弱的偏差,會出現“只有考上大學才會有出息”的口號。即使技工工資比大學生工資還要高,還是沒有人願意去做。

其實在現如今的社會,技工真的不如大學生嗎?答案是否定的!在我國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對於高級技工的數量需求不斷增加。技工的機遇就多了很多。一個國家的強大製造強國的華麗轉身,打破外國技能技術的壟斷,企業的轉型,技術的創新,技術的實力技工才是中堅的力量。打造“製造強國”才是當務之急。

希望人們改變陳舊的觀念,尊重他們,維護他們職業的尊嚴,使得這個社會充滿愛的力量。


女王殿下



當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家是否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常跟我們說的話“要好好讀書,不要像爸爸媽媽這樣幹又苦又累的活,要出人頭地”,特別是農村地方!每每開學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會囑咐我們!等於說大家從小就被灌輸著一種思大家將來不要做又苦又累的工作,要出人頭地!

現在我們說說技工是什麼,技工-的含義是指有專長或職業技能的技術人員,在各大含生產製造的企業中,技工最為普及,憑藉著本身的技能,負責著某一工作領域或生產製造流水線的正常運行(涉及到各個工種,這裡不一一描述)。從文字上可能看不出有什麼,大家看看圖片



看了這些圖片之後腦海中是不是會出現讀書時囑咐我們的畫面,是的這些就是技工師傅,負責生產一線的生產工作,在生產一線做過的都知道環境差、累、髒、危險性高!試問一下大家願意嗎?

我想大家心目中的工作或者說父母心目中的想的工作應該是這樣的吧!



這些才是大家理想中的工作吧!才符合高大上的標準!

現在知道為何沒人願意做了吧!因為大家從小接受的思想教育慢慢的影響了我們價值觀,所以骨子裡就看不上一線幹活的人,如果有得選擇估計沒多少人願意接受的。我們缺乏對工人的尊重和認可,不管什麼技工其實就幹活的工人!估計很多領導正眼都不會看一下那些工人吧!如果連起碼的尊重都沒有,談什麼“匠人、匠心”精神呢!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


球球說說看


一個成熟的技工,工資遠超過一般的大學生,這是不爭事實。但社會的關注點仍在大學生身上,所以暫時還沒人願意去做。不過這種現象正在改變,許多人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但要形成一個熱潮,需要點時間。

歷史上的技工熱是出現過的。上個世紀的70年代,隨著工業生產熱潮的興起。工人這個職業曾一度受到社會的熱捧和追逐,年輕人都以當工人為榮。大街上穿深蘭勞動布工裝被認為是最時髦的服裝。那時青年人中流行著找對象的口訣就是:“一工,二幹,三學生……”,可見,這個職業也熱過。而且,工人並不等同於技工。那時的技工是指初中畢業後,又考入技工學校,經過三年學習後畢業的學生。進入企業後,這部分人是工人身份,卻是技術上的主力。後來很多人考上了技術員,助工,工程師的職稱。有的人雖一直在工人崗位上,工資卻很高,和同期工作的大學生沒有差別。

前些年經商盛行,人們的擇業觀念又轉向貿易,金融,銀行,證券等部門。大學教育中學工成了低點,理工院校的分數線變的比其它專業低了許多。但目前學工的大學生早已走出了低谷,在工資上已有向前之勢。而與此相關聯的技工也同樣有上升趨勢。有些技工很緊缺,廠家重金求聘也不可得。這一方面是近年來技工的培養不夠所致,另一方面,也是信息不暢造成的結果。

目前我們看到的比較多的是建築行業技工的狀況。多數能夠獨立領活的技工工資都在每天4一5百元。有的甚至還高,這和工程量有關。我曾見到有的水暖工一天就掙7一8百元。但這都需要一定的技朮儲備,不是剛走上崗就能得到的。技工的工資還有上升空間,因為現在看仍是供不應求。工資這麼高為什麼沒人幹呢?一方面,它不是說幹就能幹的,它需要一個掌握技術的過程。沒三,五年學習是不行的,現在的人急功近利。一入行就想賺大錢,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不管幹什麼技工,都需要有個好身體。能吃苦受累是首選。這也是有些人不願乾的。但生活就是這樣,乾的人少了,它的報酬就會高。乾的人多了,它的報酬就會下降。這也是規律,即供求關係決定價格高低的經濟現象。所以,技工的下一個高潮很快就會到來。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


天太2


如今很多技工的工資確實很高,但是和公務員、醫生、律師等工作相比,確實顯得缺乏吸引力。雖然都說工作不分高低貴賤,但是心中卻會默默地把人分等分級。不信但看杯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



技工工資已經不輸大學生,為何還是沒人願意做?

1.社會地位

社會地位這個東西,很難一句話說的明白,但是又確確實實就在那。打個比方,有人給你或者給你家兒女介紹個對象,介紹對方是個公務員、是個醫生你是什麼感覺;說對方是個技工,又是什麼感覺。我沒有絲毫看不起技工的意思,技工中也有很多大牛,但是我們的長輩家人可能就是另外一種想法。

另外,如果你的工作是醫生或者律師,在某些事情上會有便利,會有更多的利用價值,會有人請求你的幫助,能結交更多的社會關係,也是一種資源。相比之下,一般的技工在這方面就處於劣勢。這也是提現社會地位的一個方面。

2.安全感

一般的技工不是一個能長久做下去的職業,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體力的下降,隨著技術的更新,隨著知識的陳舊,終究會有更年輕更專業的後來人取代自己,所以總會顯得沒有安全感。除非技術水平真正獨一無二,那就另說。相比之下,很多其它工作隨著年齡的增長,轉型更加容易,甚至會越老越吃香。比如說典型的中醫。

3.發展前景

雖然經常有人鼓吹讀書無用論,經常有傳言說我認識的某某從來就沒上過學,還不是當老總,手底下打工的全是大學生云云說法,但不可否認,從整體的水平來看,高學歷人群整體上還是取得的成就要多於沒上過學的。某某隻是一個特例,憑藉著自身努力和時代機遇發展起來的一個特例。君不見,除了這個特例,其餘的更有成就的人,都是較高學歷的人群。

100個技工中可能有10個取得了小成功,1個取得了大成功;而100個大學生中,可能有2個取得了大成功,但是有70個都取得了小成功。儘管技工的工資很高,但是相比之下,取得更長遠的發展要相對困難,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從事。


王知言


前些年的年輕人只要有門手藝,走到哪裡都能吃香,那個時候諸如木匠、瓦匠、電焊工、汽修工都是十分吃香的職業,一般不讀書的年輕人都會學一門手藝,然後當個技工開始生活,但是如今技工越來越難找,雖然工資也高。

人口老齡化加快,出現了“用工荒”

技工一般都是一些青年人在做,但是隨著國家的發展,需要這樣的實際操作的崗位也越來愈多,但是人口老齡化加快,市場上對這類技工人員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目前大多數技工都是從一些偏遠山區走出來的年輕人,因為沒有學歷,只能夠從這種最基本的技工做起。

大學生的增多,擇業觀發生根本改變

我們都技工的理解都是實際操作類型的底層勞動者,十年前那個時候這批人大都是初中高中沒畢業就出去幹活了的一批人,而現在很少有初中高中輟學的人了,大學生人數激增,當代大學生對於工作的選擇都有了根本的變化,他們不願意做底層的勞動工,一方面是自己的面子問題,另一方面是發展前景的問題。試想讀了四年大學,有誰願意做一輩子的技工呢?除非萬不得已。

工作強度較大,可供選擇的崗位較多

十年前大多數年輕人都是在電子廠打工或者做個裁縫、學個修理摩托車的手藝。但是如今,工作崗位的增多,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只要是個正常人都會選擇比較輕鬆的工作吧,即使工資不高,也不會餓死自己吧,所以只有少部分拼命的人想去做最基本的技工。


零點談情說事




這個應該從唐朝開始的科舉制度有很大關係,因為之前仕途都是世襲制或者是舉賢制,科舉制度的創立徹底打破了血緣世襲和任人唯親的壟斷,是社會中下層有才能的人步入上層社會的唯一出路,千百年來深入人心。之後才會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中舉之後的春風得意,也會有范進中舉的心酸。



直至建國後高考制度的恢復,不管是農村還是城裡都以家裡孩子考上大學為榮,認為是祖墳上冒青煙的大好事,形成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定勢思維,這樣到現在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考大學是第一齣路,學手藝是第二齣路的現象了


莊如豪


職前菌認為有兩點原因:

社會地位不高

國內對於做技術工作的人,還是會有一種那就是“幹活的人”的偏見,自己當然是不想成為那樣的人,同時,帶有服務性質的技術工作,常常經受風吹日曬,非常辛苦,還有一些有危險性的技術工作,也是因為常常需要衝在一線,接觸或者做危險的事物,也是大家不願意做的很大的原因。

發展空間有限

學了一門手藝,就要守著這門手藝一輩子,那簡直是一眼就能穿的人生,對於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侷限太大了,也是人們願意選擇的原因。

更多有趣、好玩、求職乾貨

老司機職前菌等你來喲~也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應屆生求職網


這是個很畸形的現象,我國高級技工缺口已達千萬,現如今其薪資已完全不輸大學生,但當下的技工崗位卻無人問津,原因很操蛋,下面且看我細細分析一下。歡迎關注公眾號:機械設計工程師之家

一、國人的人才觀存在問題,普遍不好看技工人員。

當下,在高呼“知識改變命運”的今天,大家普遍認為,學歷就等同於知識,認為只要是個大學生都是人才,而大學畢業後乾的工作就是既光鮮又高大上,雖然很多崗位只有三四千元的月薪,但卻遭到眾多大學生們的哄搶,這就是當下現狀。即便是這樣,人們仍然樂衷於讓子女接受大學教育,也瞧不起學歷相對低一點的技工人員,說明人們的人才觀確實存在問題。



而技工人員雖然缺口非常大,而且薪資不輸大學生,部分高級技工崗位更是月薪過萬,如鉗工、電工、木工、水電工、廚師等等技術工種,不僅薪資高,而且需求量大,但是,現在很多人卻不願意做,尤其是當下的年輕人。出現這種現象,主要就是大眾對技工普遍不看好,認為技工工作不體面,工作環境髒亂差,認為“滿身油汙、一身臭汗、工資低下”就是技工人員的寫照,無法符合“光鮮、高大上”的定位,所以,很多人都不看好技工人員,也就不願意做一名技工了。

二、技工人員社會地位低、社會認可度不高。

而很多技工類崗位一般都是大專、中專等學歷,卻因為學歷相對低一點,加上工作環境差一點,卻飽受著外人的冷眼相看,認為技工崗位就是些“低端”崗位,總覺得做技工低人三分,最後認為沒有前途,所以遭到很多人用腳投票。



三、技工崗位發展通道狹窄,前景不理想。

其發展通道過於單一,前景不理想。具體表現為,無論月薪多少,在現行體制下,技工的出路幾乎永遠被定格在車間一線,繁重的勞作和無休止的加班往往會伴隨其全部職業生涯。也難怪,一個月薪三四千元的“白領”崗位能吸引大學生哄搶,而工資上萬元的技工崗位卻無人問津。



以上幾點就是導致大多數人不願意做技工的核心原因。

其實,我們上至國家、下至企業,都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我們既要有科學家、工程師這類人員,更要有技工這類一線執行人員,缺一不可,否則產品將無法制造、公司將無法運轉。在實現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型的過程中,技工人員扮演的角色就更加重要,從某種程度上說,技工人員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產品的質量高低,技工就是企業的中堅力量,其重要性不容任何人質疑。

要從根本上破解“技工荒”,陳舊的人才觀需要改變,而且,必須提高技工人員的社會地位、提升技工人員的收入、改善技工人員的工作環境、優化技工人員的發展通道,唯有這樣,才能緩解“技工荒”現象,我國的製造強國之路也才會越來越近!

我的微信公眾號是「機械設計工程師之家」,歡迎關注我與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