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2018年5月9日劉海粟美術館

“太璞如琢——崔如琢藝術上海大展暨所藏《石濤羅漢百開冊頁》展”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戳鏈接看展

於2018年4月15日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開幕,這也是崔如琢作品繼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俄羅斯馬涅士國家展覽中心後其作品的再一次呈現。此次展覽除展出《萬里平鋪雪滿天》、《葳蕤雪意江南》等崔如琢近年來作品百餘件,並特別展出其收藏的《石濤羅漢百開冊頁》。

此次展覽分4個展廳展出,其中1-3號展廳展出崔如琢作品,6號廳展出崔如琢藏品《石濤羅漢百開冊頁》。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展覽現場

與劉海粟合作《清秋》譜藝壇佳話

崔如琢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旅居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美國等地,讀萬卷書、走萬里路,通過走訪各大博物館、美術館增長見聞,完善藝術創作。

恰在20世紀80年代,劉海粟、崔如琢在香港相遇,兩人合作大幅作品《清秋》,成就一段藝壇佳話。30多年後,崔如琢的作品在劉海粟美術館的展出也由這張作品開始講述。

崔如琢回憶30多年前的場景:“當時我從美國經香港去臺灣,我和海老在香港相逢。我拿著我在美國新出版的一本大畫冊去見了海老。他看著畫作就發表自己的見解,我當時聽了以後很受感動。劉海粟說,‘你不要去臺北了,你陪我去十上黃山。’因為當時我要籌備臺北歷史博物館的展覽去不了,他說那咱倆合作一張畫吧!”劉海粟見崔如琢丈二匹作品頗為欣賞,於是在畫上題詩一首。而沒有陪劉海粟“十上黃山”也成為崔如琢的遺憾。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清秋》,140x359cm,1983年

詩文:白荷華髮秋正好,涼露催花花不小,莫笑人生易頭白,白頭看花人亦少。丁卯(1987)中秋。如琢仁弟畫荷真力彌滿、古意橫溢、它日未易量也。漫書小詩於隙紙。劉海粟題。百歲開一。

師承齊白石、李苦禪一脈,崔如琢的大寫意頗見功力。此幅《清秋》是崔如琢1983年在美國時所畫,帶著北方的直爽與豪邁。彼時劉海粟“百歲開一”(90歲),詩文寄託了他對晚輩的支持與期待。《清秋》的題詩之外,劉海粟還曾為崔如琢題字“靜清齋”,懸掛於崔如琢畫室,成為一段藝壇佳話。展覽期間,劉海粟“靜清齋”題字也來到劉海粟美術館。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展覽展出的劉海粟題字《靜清齋》

此後,這幅《清秋》被臺灣藏家收藏。2016年出現在拍賣市場,崔如琢將其購回。此次《清秋》與《靜清齋》題字重新合璧展出,也可算一段佳話。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崔如琢,《葳蕤雪意江南》, 2013年 ,295×1152cm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展覽現場

但在崔如琢看來,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和吳冠中的作品中強調的不是中華民族的繪畫因素,而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等畫家的作品沒有被西方影響,他們的繪畫有民族精神,但又不保守。

在策展人謝春彥看來,崔如琢的作品給他的啟發正在於一種文化的信心。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展覽現場及作品細節

除了多幅大作品外,此次展覽中展出了崔如琢近年來的“指畫”,雖現今公眾比較瞭解的是潘天壽的“指畫”,但據唐代張彥遠所著《歷代名畫記》記載,指畫創始於盛唐時期,到了近現代,高其佩、潘天壽是繼承和發展中國指畫的傑出代表。而崔如琢把多用於小品創作的“指畫”衍生到大作品的創作中,其指畫山水以水墨為主,以色輔墨,生機勃發。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崔如琢,《荷塘清夏》, 47×37cm ,2010年(指墨畫)

百開羅漢冊頁,觀照石濤研究新角度

在崔如琢的眾多藏品當中,《石濤羅漢百開冊頁》算是最特殊的一件。目前這百開冊頁在劉海粟美術館4樓的一個單獨展廳陳列。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展覽現場

長期以來,石濤作為“清初四僧”之一,以山水畫聞名,在我國重要博物館及機構的公共收藏也以其山水居多,罕見人物畫作品。然而,吳湖帆曾說:“石濤畫以人物最佳,遠勝山水。” ,《石濤羅漢百開冊頁》為公眾打開了對石濤繪畫的新認識。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石濤羅漢百開冊頁》(第五十三開)

1999年春,崔如琢在日本偶然看到了《石濤羅漢百開冊頁》,他與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藏的石濤人物畫反覆對照後決定收藏,對筆墨的感受力和通過收藏得來的知識,是他果斷收藏這套作品的原因。崔如琢也將這次收藏歸結為自己中國畫領域的“修煉”。

在崔如琢看來:“畫好中國畫,最重要的是一個畫家的修養。修養就是要研究歷史,最好能收藏。收不收藏那差的太遠了。”通過大量收藏,崔如琢對石濤作品的印章、書法瞭然於胸,才不惜賣房買下這套百開冊頁。2010年,這套冊頁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石濤羅漢百開冊頁》(第二十六開)

《石濤羅漢百開冊頁》被認為是石濤青年時期繪製的工筆人物作品,為完整一百開冊頁,共畫山水背景中的羅漢人物310位,各冊頁中羅漢左右分別陪侍眾多人物及似龍、虎、鹿、獅等神獸形象。根據石濤在畫中自題,最早一開創作於“丁未” (1667 年,石濤26歲),整套冊頁作品分別作於1667年、1669年、1670年,1672年,即從石濤的26歲至31歲,歷時6年之久,實為石濤傾力之作。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石濤羅漢百開冊頁》(第一百開)

“據我所知,石濤最早的人物畫是康熙時期所作的《百美圖》,這是對仇英作品的臨摹,更是一次再創作。吳湖帆正是看了此畫,才有上面提到的‘石濤畫人物最佳’之說。這幅畫被石濤的老師梅青借走,供於香案之上,每日膜拜,後不知所蹤。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藏《十六應真圖》,長達六米,人物純用線描,而配以山水背景。另外還聽說波士頓博物館藏有一幅石濤人物畫,下次有機會一定去參觀。” 崔如琢說。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藏石濤《十六羅漢圖》(《十六應真圖》,局部)  

繪畫風格上,石濤早年人物深受李公麟影響,這套冊頁與臺北故宮所藏傳李公麟白描五百羅漢圖相較,有傳承關係。而在作品的規格上,清代僧人明儉題簽中說,“石濤大士早年在敬亭山所繪五百羅漢圖”,所謂五百羅漢圖,即百頁羅漢。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收藏家仇淼之直接以“大士此圖冊百頁”名之。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石濤羅漢百開冊頁》(第二十三開) 

石濤在世時,作偽就很多,他離世之後,作偽越來越嚴重,到乾隆時期達到高潮。最嚴重的還是到清末,清末到民初。石濤的研究學者之一,朱良志曾在接受“澎湃新聞·藝術評論”專訪時說:“我初步研究以後發現,石濤流傳的作品有1200件左右,但是應該說他的真跡不到一半。主要是散見在各大博物館和私人藏家手上,還有拍賣行的。拍賣中也有一些真跡,還有一些早期仿作的東西,雖然不是真跡,但是流傳有序,有些具有不錯的水平,主要是想託名名家,獲得更大的利益。後來我有一個機會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去,在美國的許多博物館中,也發現了數件石濤款的收藏。”但朱良志也曾表示,“因為石濤是一個早慧的藝術家,二十多歲就畫《五百羅漢圖》,就有那麼高的水準。那套冊頁,是否為石濤所作,今天存在爭議,但我在初步的研究之後,感覺應該是石濤的。”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石濤羅漢百開冊頁》(第六十開)

儘管《石濤羅漢百開冊頁》的真偽尚存爭議,但此套冊頁無論是觀賞層面還是學術層面,都為了解石濤早期藝術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也為明清人物畫的發展增添了一個新的觀照角度。

展覽將展至2018年5月20日。

附《石濤羅漢百開冊頁》(部分)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太璞如琢,書畫收藏者的福利!劉海粟美術館看“清初四僧”石濤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