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妖怪的傳說在日本如此盛行?

刺蝟七七


日本是一個地理環境並不優越的國度,火山、海嘯、地震等等自然災害頻出,而在人類還弱小的時候,這些自然現象是無法被控制的存在,但是人類需要一個解釋來消滅心中的恐懼和無力。

於是神怪這個概念應運而生,那些對人類有益的、積極的力量,我們稱之為神;那些對人類充滿危害、惡意的力量,則被稱之為妖怪。這是最早神話、妖怪的來源。

這裡另提一點,神、怪這種概念對於人類來說已經是一種很高級的思維方式,是人類進步的體現。

到了唐朝,大量的遣唐使被派往中國學習先進文化,這些遣唐使們也將中國的作品,諸如六朝志怪小說、隋唐傳奇等抄錄回國,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日本妖怪文化的創作,《今昔物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到了江戶時代,商業繁榮起來,市民文化興起,此時妖怪文化就已漸成體系,大量的怪談湧現。

再加上佛教的傳入,佛經裡的一些故事被廣泛傳播,與日本本地的傳說結合在一起,源源不斷的神怪文化被創造,“本地垂跡”並非特殊現象。

日本妖怪文化的風行自然也離不開一些傑出的妖怪文化愛好者的發揚與研究,土佐光信、葛飾北齋、井上圓了、小泉八雲、水木茂、柳田國男、京極夏彥、夢枕貘.....等作家都為妖怪文化的傳播與保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另有一點,日本動漫常取材於各種妖怪文化,依靠著其動漫行業強大的傳播、輸出能力,妖怪文化也為廣大年輕人所熟知,雖然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能夠客觀看待外部世界,但是妖怪文化自有其魅力所在。


鳳妖


前一陣《龍貓》又在中國重新上映。這是一部溫情滿滿的片子,講述的是兩個小姑娘和一位長得像大貓一樣的山神一起玩耍的故事,讓不少80後90後帶著自己的孩子重溫了年幼時的感動。

作為宮崎駿大師的經典作品,《龍貓》從故事到畫面,從配樂到配音都經久不衰。而龍貓本尊,源自日本的妖怪神話傳統,並非憑空想象的產物。而這樣與人為善,深藏功與名的妖怪精靈,在日本傳統文化中並不少見。

龍貓與小女孩一起等車

然而也許很多人已經忘了,日本的妖怪世界,很大程度上源於中國文化的貢獻。

你身邊的日本妖怪

1988年,《龍貓》在日本上映,而與其同時期上映打擂臺的,是另一部名作《螢火蟲之墓》,雙雙受到了日本觀眾的歡迎。

兩部片子的故事都不復雜,只是《龍貓》的浪漫主義色彩更濃郁一些,《螢火蟲之墓》的現實主義色彩更多一些。但兩者反映的都是日本高速工業化之前,在淳樸的昭和年代發生的事情。對於1988年坐在經濟泡沫頂端的日本人來說,那是一個遙遠而貧窮的年代,卻反而因其貧困,而激發城市人對淳樸過往的追思,出其不意地擊中了每一個觀眾內心的柔軟之處。

螢火蟲之墓劇照

有意思的是,兩部電影選擇的非人類主角龍貓和螢火蟲,都是日本神話體系中,常見的妖怪形象。導演似乎是想通過這樣提醒觀眾重新思考已經步入高速城市化軌道的日本,究竟還能不能找回當年的那一份淳樸。

其實這也不是宮崎駿和高畑勳兩位大導演的獨創,妖怪敘事在日本文化裡源遠流長,被認為是日本傳統文化裡非常精彩的一部分,成為了文學、動漫、影視作品裡的常客。

螢火蟲也是妖怪

最集中反映這種妖怪文化的,是動漫作品《夏目友人帳》。主角和他的祖母都是有靈異體質的人類,能夠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妖魔鬼怪。而通過擊敗這些妖怪,祖母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友人帳”體系,而孫子的理想,則是與這些妖怪和諧共處,把名字還給它們。

這些妖怪裡有貓妖、鯰魚妖、馬妖、燕子妖、猿猴妖,可謂萬物皆可成妖。這也和日本傳統宗教神道教這種相對原始的宗教裡萬物有靈的觀念有關係。

《夏目友人帳》裡的妖怪

還有一些更知名的妖怪出現的頻次更高。比如很有歷史和群眾基礎的河童、人魚、天狗,都是很具有日本特色的妖怪,和日本獨特的天文地理觀念很有關係。這些妖也亦正亦邪,有時害人性命有時助人為樂,讓人摸不透脾氣。

威力比較強大的妖怪有九尾狐。比如《火影忍者》裡主角鳴人體內就封印了一隻九尾妖狐,能夠獲得它的神力,同時也有失控的風險。這種九尾妖狐就是日本傳說裡經常出現的妖怪,最著名的傳說則是曾誘惑鳥羽天皇的魅女子,最後被陰陽師安倍晴明所剷除。

沒錯,這種職業是日本平安時期(相當於中國唐宋之交)出現的特殊職業,專門在當時的日本社會負責斬妖除魔,趨吉避凶。這也成為了大量日本動漫、影視劇的靈感來源。

日本妖怪的中國祖宗

陰陽師們之所以能在平安時代找到工作,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的妖怪文化太深入人心了。當時的日本百姓覺得身邊無處不有妖魔邪祟,單凡有點災兇就覺得是妖怪作祟。職能和中國的驅魔道士相似的陰陽師才大受歡迎。

雙星之陰陽師 漫畫版

而平安時代妖怪文化之所以在日本廣受信仰,是因為這個時代出現了一大批和妖怪有關的藝術作品。

其實妖怪文化從上古日本就已經出現了。居住在山與海之間,生活有諸多不確定因素的日本先民,試圖通過崇拜四處皆有的神明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但那時候的妖怪文化還不成體系,從人物形象到故事都相當混亂。從中國渡海而去的一批志怪小說徹底改寫了這一局面。

有山有海的地理因素

也是崇拜神明原因之一

看上去就很“志怪”

中國的魏晉直至隋唐年間戰亂頻仍,軍閥往往掌握崇高的話語權,文人參與不了什麼政事,就只能寄情於文學創作,志怪小說這種不得罪人的文學形式就成了他們的創作主陣地。出名的比如《搜神記》、《搜神後記》、《酉陽雜俎》、《古鏡記》,構成了當時中國文學界的奇觀。

而在這些作品傳入日本之後,正好和當地的島國神秘主義氣息結合,催生了日本豐富的妖怪文化。

《河童飼養方法》中的河童

這段歷史的高峰,是日本室町時代(相當於中國的宋朝)出現《百鬼夜行繪卷》。

當時的宮廷裡豢養了一大批妖怪畫家,專門負責收集民間的妖怪傳說,作畫給天皇賞玩。其中一位名為土佐光信的畫師,就給天皇畫了這麼一冊畫卷,把中日的妖魔鬼怪相互結合,給日本的妖怪文化定了調。後世的妖怪文化演繹,都沒有超出這冊畫卷。

土佐光信的《百鬼夜行圖》

事實上,人們經常能在日本文藝作品裡看到不少妖怪和神獸形象,都來自中國。

比如飛頭蠻又名軲轆首,白天的時候與常人無異,晚上腦袋就會飛起來害人性命,天亮前需要回到身體上。如果把身體藏起來,飛頭蠻找不到軀體,就會當場去世。這是日本神話裡常見的惡妖。其實它就源自《搜神記》,其原型是三國時期的一名婢女,最終軀體被其他人用棉被蓋住,頭無法歸位而死亡。

《搜神記》插圖

日文裡的“產女”是由難產而死的產婦化為的妖怪,專門偷別人家的孩子當飯吃。她的原型則是晉代《玄中記》裡的姑獲鳥,“能取人之子以為己子”。其實也是一種很悲哀的生物。

戰鬥力爆表的九尾狐也並非全是原創。《山海經》說青丘山上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狐狸,但長著九條尾巴,聲音如嬰兒啼哭,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不被妖氣侵害。

《山海經》裡的九尾狐

還有一種和九尾妖狐一起出現在《火影忍者》和其他作品裡的日本神獸鐮鼬,據說是傳說中的風妖,行如疾風,能撕裂肢體。它們有時會被寫作“窮奇”,這也是借用了中國《山海經》裡一種神獸的名字,喜歡看中國神話的人不會陌生。

日本的文人喜歡妖怪文化,其實和日本長期武人當政有關係。在朝堂上沒有發揮空間的文人,和中國元代的文人一樣寄情浪漫的創作,尋找一點存在感,最後也通過與宗教結合的方式把他們對妖怪的認識傳遞到了民間。

當政了十幾年的源賴朝

中國傳統文化最浪漫的一筆

總結來說,日本的妖怪文化至今不絕,極為發達,而源頭很大程度上源自中國。無論是其中的神獸還是化為人形的妖怪,都充滿了中國式的想象力,是傳統文化裡不可不提的浪漫一筆。

畢竟島國離中國那麼近

比如《山海經》裡就有不少有意思的神獸。

比較強大的神獸比如九嬰,能噴水吐火,叫聲如嬰兒啼哭,能為害人間,最後被被羿射殺。這種神獸的形象,就有點像強大的九尾狐,而九這個數字,又可能和后羿射掉的九個太陽有關係,非常具有神話研究價值。

畫出來的九嬰

再比如金烏,是一隻三足烏,傳說中能夠駕馭日車每天帶著太陽上下班,相當於希臘神話裡的太陽神阿波羅。只不過它是以神獸形態出現的。

還有獬豸,長得類似麒麟,額頭上長一角,是中國版的獨角獸。它同樣需要吃人,不過這種神獸不亂吃,而是會通過自己的智慧判斷面前的人是否是奸佞貪腐的小人。如果是,它才會用角將其頂翻,一飽口福。從而這種神獸在中國擁有了公正無私的形象,經常出現在執法官的府門口,一直到今天的法院門口還能看見它。

獬豸

犼也算是和獬豸對應的猛獸,傳說是龍王的兒子,喜歡守望。所以它的形象經常出現在皇宮的華表上,面南的兩隻守望帝王出巡儘早歸來,面北的兩隻監視帝王是否荒淫無道,都是明君的好幫手。

還有威力比較小,但是喜歡害人的妖怪,比如產鬼,專門趁著產婦虛弱的時候作怪,讓產婦難產而死,和姑獲鳥並列兩大婦產科死敵。

《山海經》插圖

很適合拍成電影

它們的營養也被隋唐時期的大批志怪小說如《酉陽雜俎》等吸取,加入了中國妖怪豪華午餐。後來演化出了一些沒有那麼大威力,也沒有害人之心的可愛妖怪。

像是耳中人,會跑到人的耳朵裡竊竊私語,讓人產生各種無害的幻覺。它們倒也不是哪裡都去。主要是進入道教修煉者的耳內,讓他們誤以為自己修成了內丹,甚至有破除迷信的作用。

後人作的“耳中人”

確實,撇除迷信成分,僅從民俗學和文學想象力的角度觀察這些妖怪,其實是激發國人對傳統文化興趣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關於日本,我們專業,赴日工作留學,加weixin:monsterxinzi


看日本


我沒去過日本,說不準。但我知道,日本是也是黃種人,他們的祖先也是我們的炎黃之後,有材料說,日本天皇都是吳姓始祖泰伯仲雍之後,日本在漢唐時代是非常崇尚我們華夏的,現在他們的文字還有許多與們的相同,我們過去迷信,創造了許多神仙鬼妖怪,日本人學我們是有過之而憂恐不及的。


樹德漢碩


對於妖怪的“喜愛”和“關注”可能是日本文化裡獨特的現象之一。雖然你會說日本很多的妖怪原型都出自中國的典籍,但真要說把它發展成了一種獨特的學說和研究體系,日本人應該是說獨樹一幟的。

為什麼日本人對妖怪這麼“感興趣”呢?研究一個地域的文化首先還是離不開它的自然地理環境。因為妖怪這種事物在產生之初就是基於人類對於自然界的一種敬畏的心理。人們把那些無法用常理解釋的、看不見摸不著的各種力量都歸結為“妖怪”或者“鬼怪”在作祟。

而眾所周知,日本的地理環境比較特殊,地形複雜,孤立於海島,自稱為“島國”之人。所以生活的環境周圍都是依山傍水,而在古時又有大量的樹林和山嶺,其間密佈著野獸和飛鳥。當然了,日本還是地震、火山爆發、海嘯等自然災害的頻發區。

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就讓日本人一直對於自然有一種天生的敬畏感,認為這是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在無形中操控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而在古代,人們對於自然災害並沒有形成什麼科學性的合理解釋,只會樸素地認為這是“妖怪”在擺佈著人類,從而產生了很多有趣的遐想。

日本每個時代的妖怪都有著時代的烙印。比如與山山水水這些元素相關的一些“妖怪”:雪女,據說是被情人拋棄於雪山的女子所化,因此經常誘惑上山的行人,凡對其動情的人便會凍死;河童,就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妖怪,其原型是一種較為兇猛的淡水鱷魚;橋女則是一種為了情而投水自盡的女鬼……

而到了平安時代,咱們熟悉的陰陽師出沒的時代中,那是一個高層外表文治、和平,而內部卻充滿了貴族權力鬥爭的時期。底層人民的生活一如既往地苦楚,再加上當時日本京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天災人禍:大地震、火災、洪災等情形不斷湧現,所以人心惶惶,鬼神之說不斷,統治者特別迷信此類言說,甚至連出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通過占卜來習得,這也使“陰陽師”這種國家公務員性質的占卜師有了用武之地,百姓自然也迷信非常。所以,平安時代應該說是鬼怪文化的鼎盛時期,鬼怪從此一種單純的傳說變成了實在的信仰。

而到了江戶時代,城市化發展迅速,商業手工業變得繁榮起來,妖怪文化開始多了一份一種民俗風情一般的“趣味”。妖怪們的類型也開始變得更加豐富,比如那些住在各種道具裡的妖怪,什麼傘妖、琵琶妖、紙妖、棉布妖……這些都被收錄在著名的《百鬼夜行繪卷》裡,而這部繪卷也成了日本妖怪畫卷的鼻祖。


了不迪


妖怪的產生起初於遠古人們對自然、動物的敬畏之心,人們把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統統稱為妖怪。日本是個對水非常崇敬的國家,所以很多傳說和水有關,比如豆子婆婆,就是用篩子在水中撈人來吃的妖精;橋女則是為情投水自盡的女鬼;而活躍於江河之中的河童,其原型很可能是一種兇猛的淡水鱷魚。

同樣,日本又是一個多山的國家,所以傳說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也不少。 比如雪女,據說是被情人拋棄於雪山的女子所化,因此經常誘惑上山的行人,凡對其動情的人便會凍死。另外還有山童、山佬等妖怪。因此,在最初的民間傳說中,妖怪往往造型恐怖,讓人望而生畏。

據說因為鬼怪太多,日本古代設立了專門的陰陽師。這個職務的尊貴在平安時代達到高峰,因為這個時候日本國內社會動盪、人心不安,統治階層沒有解決的辦法,於是把種種問題歸結於神鬼,轉移人們的視線。因此,人們在生活中不免小心翼翼,唯恐觸犯某種禁忌招致鬼神報復。當時的陰陽師權力極大,天皇和徵夷大將軍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他們的干涉,今天日本文化中的各種禁忌,大體就是那個時候遺留下來的。

到了江戶時代,商業手工業繁榮,人們不用光靠老天爺賞飯吃了。於是妖怪們也搖身一變,成了住在各種物品道具裡的精靈。最有名的是《百鬼夜行繪卷》,描畫了琵琶、傘、木魚、鍋等各種舊物品因為要被人們丟棄,一怒之下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妖怪半夜出來遊的場景。此畫被譽為日本妖怪畫的鼻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