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東風悅達起亞在SUV和新能源車熱潮中被邊緣化了嗎?

【導讀】雖然最近幾年自主品牌靠著SUV搶佔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當合資品牌持續出高性價比車型時,並不斷滲透到自主品牌主打的低價SUV區域時,想必自主品牌的優勢也會被形成圍剿之勢。

東風悅達起亞在SUV和新能源車熱潮中被邊緣化了嗎?

韓系車去年一度遭受“冷遇“後,有關韓系車被邊緣化、被國產自主品牌取而代之的說法甚囂塵上,持這一觀點的人方方面面都有,包括一些汽車業界的知名專家和學者。理由是韓系車在新一輪被自主品牌車企狂追猛趕的潛在風險中只能做看客,而韓系車銷量整體下滑、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擴大的表述,則成了韓系車被邊緣化的最新佐證。

在林言看來,此種看法無視事情的最新發展,是淺薄的。事實上,自主品牌銷量的增加不但不能看作韓系車被邊緣化的佐證,恰恰相反,它表明韓系車在短暫的停滯後且在2017年下半年及今年首季銷量快速回升是一個重要玩家,而絕不像業內及自主品牌車企所宣揚的那樣“理直氣壯”。

在斷言韓系車被自主品牌超越、被邊緣化的時候,我們應該看清以下事實,僅以韓系車的重要代表之一——東風悅達起亞為例。

韓系車還是“正當年”

東風悅達起亞在SUV和新能源車熱潮中被邊緣化了嗎?

東風悅達起亞總經理蘇南永坦言,東風悅達起亞在2017年遭遇了嚴峻的經營挑戰,但企業不畏困難,砥礪前行,通過內部管理調整、新車型投放、顧客感謝活動推進等一系列改善舉措的高效實施,夯實了長遠發展的基礎,構建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自2017年下半年起,東風悅達起亞市場銷量持續穩步回升,11月、12月連續突破5萬輛,為企業重回發展正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今年東風悅達起亞制定了50萬輛的銷量目標。2018年前四個月完成銷量11.53萬輛,同比增長23.6%;4月中旬新一代智跑上市,更新換代的車型將進一步拉動銷量。同時,東風悅達起亞將擴大產品線,到2020年將推出包括新能源車在內的18款新車,併力爭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該企業總銷量中佔比達到40%。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電動化、智能化的快速發展,東風悅達起亞發佈了2025NTF未來發展戰略,未來將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加速佈局。

在新能源方面,東風悅達起亞將重點研發插電式混合動力及純電動汽車。目前,東風悅達起亞已推出K5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汽車華騏300E,2018年計劃再推出2款新能源車型。截至2020年,企業將投放1款D2級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1款小型SUV電動車、1款C2級電動轎車、1款C2級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等4款新能源汽車。此外,東風悅達起亞還將加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投入,推進車身輕量化、氫動力汽車、48V混合動力車等高端電動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同時,東風悅達起亞與中國互聯網巨頭百度合作,在2017年推出了國內首款合資品牌互聯網轎車——新e代福瑞迪。接下來,智能互聯科技將在更多車型上進行應用。起亞汽車先進的DRIVE WiSE自動駕駛技術也將在東風悅達起亞的汽車產品上加以強化。通過推進車聯網、雲服務、大數據、無人駕駛等先進智能汽車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追溯歷史,2002年,東風集團、江蘇悅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韓國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三方達成合作,東風悅達起亞在中國開基立業。8年中,千里馬、賽拉圖、福瑞迪、獅跑等車型相繼面世,產品類型日漸豐富。2010年,東風悅達起亞實現首個百萬產量;2010年起智跑、K2、K5、K3等實力車型陸續上市,2012年累計產量突破200萬輛;2014年鹽城三工廠投產,企業總產能達到89萬輛,第三個百萬產量目標達成。隨後,K4、KX3、KX5等新車有序投放市場,企業產品力、服務力、品牌力全面革新升級,2016年東風悅達起亞實現年銷量65萬輛,總產量突破400萬輛。

截至目前,東風悅達起亞在售車型達13款,覆蓋轎車和SUV兩大陣營。轎車陣營以旗艦車型K5打頭陣,其領銜的K系列車型累計市場銷量超過218萬輛。K2和K3累計銷量均超過90萬輛。而在SUV陣營中,獅跑和智跑市場銷量合計近100萬輛。KX系列車型也創造了超過26萬輛的銷量成績。

2018年4月9日,在東風悅達起亞鹽城第三工廠的總裝車間裡,隨著一輛嶄新的K5轎車緩緩駛離生產線,東風悅達起亞正式宣佈第500萬輛汽車成功下線,整車產銷達到500萬輛,企業發展迎來新的里程碑。

在不足6年的時間裡,實現了3個百萬產量的遞增,東風悅達起亞以令人驚歎的發展速度,成長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主流汽車品牌。2016年,中國汽車市場走過昂首猛進的“黃金十年”,走入了低速增長的“新常態”。產業升勢不復,市場瞬息萬變,消費升級趨勢顯著,品牌競爭日益加劇,東風悅達起亞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挑戰和經營考驗。東風悅達起亞頂住重重壓力,在錯綜複雜的市場環境中打出了一套成效顯著的“組合拳”,用26個月實現了從400萬輛到500萬輛的產量飛躍,在企業發展史上勾畫了傲骨崢嶸、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0到500萬輛,不僅是產量的積累,也是品質的飛躍。在通往500萬輛的征途上,東風悅達起亞推出了數十款車型,構建了強大完善的商品陣營,優秀的汽車品質也贏得了行業與市場的廣泛認可,為中國消費者創造了精彩的汽車生活,也為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夯實了根基。

耀眼的產銷數據,是企業堅持匠心造車、品質經營所收穫的豐碩成果。東風悅達起亞持續引入起亞汽車的領先技術,為中國消費者打造先進、安全、耐用的汽車產品。作為世界五大汽車製造廠商之一,起亞汽車卓越的產品品質享譽全球,不僅數十次拿下紅點設計獎、iF設計獎等國際大獎,在汽車行業權威測評中也屢獲佳績,2016年和2017年更蟬聯美國J.D. Power新車質量研究(IQS)榜單冠軍。

SUV新品接踵而至

東風悅達起亞在SUV和新能源車熱潮中被邊緣化了嗎?

4月25日,第十五屆北京國際車展,東風悅達起亞展臺亮相了小型SUV奕跑和起亞K5插電混動兩款重磅車型。相比起亞K5插電混動,大家特別關注這款入門級小型SUV 奕跑。

起亞奕跑計劃下半年正式國內上市。上市後,該車型將使起亞SUV產品矩陣更加非富的同時,也讓起亞正式完成從小型到中大型SUV的產品佈局。產品方面,除了奕跑自身產品力,參考起亞以往的定價策略,在售價上奕跑有著很高的關注度。該車型未上市先走紅,無疑為悅達起亞重回銷量顛峰又添新籌碼。

在通往500萬輛的征途上,東風悅達起亞推出了數十款車型。據悉,成立初期,公司以千里馬、賽拉圖、福瑞迪等家用轎車,打開中國汽車市場;2007年,公司以獅跑開國內都市SUV先河,2010年智跑正式上市,東風悅達起亞進軍快速增長的SUV市場;2011年起,相繼推出K5、K2、K3、K4等K系列車型,覆蓋小型、中型和中高級轎車細分市場。

自2015年起,敏銳捕捉到中國SUV市場的崛起之勢,東風悅達起亞相繼投放了小型都市SUV KX3傲跑、緊湊型SUV革新之作KX5,硬派豪華大尺寸7座SUV KX7尊跑、小型跨界車KX CROSS。

據瞭解,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的奕跑主要針對的是20-30歲期待擁有人生第一輛汽車的職場年輕人,其造型靈感來源於靈活的姿態、瞬間的力量、爆發的能量和冒險的精神。

車輛正面,引擎蓋上的平行特徵線延伸而下,與肩線共同形成精雕細琢的立體外形;極具雕塑感的引擎蓋與強壯的擋泥板融為一體,營造出富有肌肉感的視覺效果;而科技感十足的進氣格柵、眼神凌厲的前大燈以及充滿運動感的下護板,則讓奕跑的前臉個性十足。

車輛側面,輕盈流暢的線條中蘊含著迷人的機械之美;如同跑車般獨特的C柱造型將車頂雙色進行區分,設計新穎活潑;緊湊壓低的座艙、堅實的車身、結實的輪轂,以及鈑金件與側護板交界處隆起的線條,讓力量感和躍動感呼之欲出。

奕跑尾部,富有張力的型面與橫向利落的切線,光滑的後尾門與粗狂的保險槓、護板,共同形成了鮮明的視覺對比;後尾燈與前大燈設計上相互呼應,連同後輪包向兩側延展,使車輛的尾部更顯寬闊大氣。

雖然定位為入門級都市小型SUV,但奕跑在性能配置方面卻十足有“料”。寬裕的空間和充沛的動力性能,可滿足上班出行、休閒聚會、假日旅遊等不同生活場景的用車需求,低油耗更經濟環保。內飾設計彰顯堅韌與硬朗,佈局簡潔而富有層次,搭載一鍵啟動、8英寸液晶顯示屏、電動天窗、自動空調、後視鏡加熱、皮質座椅等豐富人性化配置,打造便利、舒適的專屬移動空間;ESC車身穩定系統、TPMS高級胎壓監測系統、倒車影像、倒車雷達、前排雙氣囊+側氣囊等安全配置的應用,進一步提升了行車的安全性,周全護航每一段路途。

對東風悅達起亞來說,500萬隻是個階段性成果,接下來他們將全力衝刺年產銷百萬的目標。而帶領他們去衝刺這一目標的,就是4月17日上市的這款戰略級作品——新一代智跑。眾所周知,獅跑、智跑是東風悅達起亞的經典系列,此時推出換代的經典車型,絕對是個明智的選擇。全新一代智跑最大的亮點自然是其性價比,它與一眾熱銷自主品牌SUV價格區間有很大重合,“合資”的屬性讓其擁有很強的優勢;其次,智能化的配置,更是吸引當下年輕消費主力的殺手鐧。

新一代智跑延續了東風悅達起亞一直拿手的設計,也延續了他們一直領先的的性價比。功能方向盤、帶有7英寸行車電腦的儀表盤、8英寸懸浮式多媒體顯示屏等均是時下流行的配置,並且其多媒體系統還支持百度語音交互、CarPlay和CarLife功能。此外,全新智跑安全配置較為豐富,部分車型配備了前碰撞預警、車道偏離預警和保持、駕駛員疲勞提醒等配置。全景天窗、電子手剎、自動駐車、自動空調等一系列實用的配置在這款車上也能找到。

毫無疑問,緊湊級SUV細分領域是目前中國競爭最為激烈的區間,產品量多而龐雜,但趨同的產品設計已讓大家審美疲勞,而複雜多樣的配置版本及選裝配置則讓人無所適從,新一代智跑以看似簡單粗暴但頗具心機的方式解決了以上難題。而且,其他競品中高配車型才有的各種配置,新一代智跑都將以“標配”呈現,不僅開創了當今緊湊SUV的“標配新基準”,更可讓消費者享受到真實惠。

新能源車快步前行

東風悅達起亞在SUV和新能源車熱潮中被邊緣化了嗎?

除了發力SUV市場,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也是當下中國汽車市場發展所面臨的一片藍海。據全國乘聯會發布的數據,2018年3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5.6萬輛,同比增長1倍,環比增長90%,呈現超預期的爆發式增長。

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加速到來,眾多汽車品牌紛紛發力,意圖搶佔先機。東風悅達起亞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將重點研發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並加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投入,推進車身輕量化、氫動力汽車、48V混合動力車等高端電動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繼K5混動版之後,日前,代表著全新混動汽車品質標準的K5插電混動版也亮相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據悉,作為一款插電混動車型,K5插電混動版在外觀上延續了“Design KIA”設計理念,前臉格柵在行駛過程中可自動開啟,有效幫助車輛降低風阻,節約能耗;車身兩側的左、右翼子板,以及車輛尾部均配有“plug-in”標識,凸顯其與眾不同的插電混動身份。K5插電混動版內飾設計兼顧了實用性和科技感,超大儀表盤,以及可顯示車輛充電狀態的專用AVNT,讓未來感躍然眼前。

K5插電混動版採用尖端混動系統,在EV模式下,依靠12.9kWh的高效鋰電池支持,純電狀態下續航里程可達到75公里。在電量不足時,車輛則通過強勁的混合動力繼續行駛。得益於此,K5插電混動版的百公里油耗僅1.3L,真正實現了低油耗與強動力的平衡與統一。

2018年是東風悅達起亞2025 NTF未來發展戰略的奠基之年,也是企業順利達成500萬輛產銷、開啟全新發展征程的起步之年。在“顧客感謝年”經營方針指導下,企業將以“關愛有家 顧客至上”為核心開展豐富的顧客感謝活動。通過推出更多高品質的汽車產品,深化開展“Family-Like Care”顧客服務,在多元化營銷領域持續創新,不斷加大公益事業投入力度,東風悅達起亞將全力超越消費者的期待,為達成2018年50萬輛銷量目標而奮力前行,為實現2020年產銷100萬輛的發展目標而全力以赴。

結語:

東風悅達起亞在SUV和新能源車熱潮中被邊緣化了嗎?

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國內大部分消費者首次購車時,80%的人首先考慮的都會是合資,另外20%還是因為手裡經濟條件有限。特別是在同等價位範疇內,選擇合資車的佔比就更高了。

眾所周知,自主品牌的優勢在於價格低,也基本上靠這個優勢走量;但技術品牌價值完全跟不上合資,這也是事實。雖然最近幾年自主品牌靠著SUV搶佔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當合資品牌持續出高性價比車型時,並不斷滲透到自主品牌主打的低價SUV區域時,想必自主品牌的優勢也會被形成圍剿之勢。

如此看來,說韓系車被邊緣化的言論至少目前來看可以休矣。林言以為,儘管自主品牌仍在奮力追趕,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與合資車的差距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要麼是在造型方面、要麼是在機械素質方面、要麼是在做工方面、要麼是在操控感覺方面、要麼是在可靠性方面,總能找出比較明顯的不足。所以,自主品牌當下要做的就是提升品牌價值,把質量和工藝搞上去。一味想從產品上找出路不是長久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