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对黄土高原,我始终是心存偏见的。

固执的以为那是一块荒无人烟的高坡,寸草不生,只有皮肤黝黑的女子高唱着《信天游》在寂寥的荒原上走过。抬眼低头之间,孤寂的黄土堆塞满眼底,风起时,漫天的黄沙弥漫成内心的荒凉。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然而,当我的脚步真正与这块土地相连的时候,我迅速的否定了我原有的认知。

一路走过延绵不断的黄土之原,用热切的眼光去触摸他的粗狂,在风沙肆虐中,他像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托起了一个民族厚重的文化沧桑。

这种苍茫的美感,暴露在阳光下赤裸裸的生命力,不矫揉、不造作、蓬勃而有张力。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初识高原

对黄土高原的认知,多来源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与黄土高原的第一次照面是在与路遥故里陕西清涧县隔河相望的山西石楼县。

这是善农蜂业关于善农计划的实施地。

石楼是静谧与祥和的,走进石楼,蓝天瞬间拉近了与人之间的距离,与婉约的江南不同,这里的蓝天更加深远辽阔,与黄土相映成趣,如同高原上人们的性格,粗狂与细腻并存,显得泾渭分明。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从石楼县城一路往西,黄土高原的地貌越来越坦诚的展示于眼底,被风雨侵蚀过的山脊在这个季节显得棱角分明,嶙峋的身躯上,雨水的唰痕,霜雪的冻痕,长风的鞭痕,阳光的烙痕相互交织,像一本发黄的书卷,记录着远古神秘的信息,时间留下的印记,与无声处的惊心动魄。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苍莽雄浑的高原,沟壑纵横的山体闪耀着旺盛的生命力,扎根的树,即将鲜花盛开的陡坡凹地,几孔窑洞,缕缕炊烟......带着古今的风尘,直抵内心,所有关于生命的迹象融进了茫茫黄土的厚重历史,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高原人文画卷。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谁说只有江南的风景才能入画?

在清朗的蓝天黄土之间穿行,面对这样一幅广袤厚重的景象,内心顿感肃静,在恢弘的大自然中,我们竟是如此的渺小......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此时正值初春,高原上防护风沙所种植的洋槐树、枣树,已经睁开惺忪的睡眼,吐露新芽了,据同行的老乡说,四月中旬,这片高原将绿意葱茏,而在5月,当成片的洋槐花开满整个高原的时候,我想,那将是一幅多么丰腴动人的景象!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两个小时之后,我们来到了晋陕交界处的“黄河奇湾”,这是这片高原上最壮丽的生命画卷。

奔腾的黄河穿晋陕峡谷而至,在石楼县陡然回转而后顺流而下,形成一个巨大的O形湾。

端坐在河湾中间的山丘像是一位素颜朝天的美人,河湾为她撑开美丽的裙摆,质朴坦荡,不加修饰的展现在你的眼前,温婉而恬静。咆哮的黄河水瞬间变得温顺了,他该是遇到了倾慕已久的心上人,而后娇羞的安静了下来。

原来,狂野的高原也有着他温柔的另一面。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山、滩、河、岸在这里和谐共生,像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生命歌谣,唱出了这片高原上绵绵不绝、生生不息的倔强生命力。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这样的景色,就像是飘荡在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歌词一样,寥寥几句,大笔写景,细笔描情,将高原上的粗犷与细腻描绘得简单而生动。

窑洞印象

对于窑洞的印象,多来源于书籍或者电视,这种以“洞”为主体的“房子”,有门窗,窗棂上挂着金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老人悠闲坐在院内,院子里有小鸡在啄食......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石楼地区的高原上,并不像陕北地区,有大规模的窑洞群,分布在高原上窑洞,大都比较零散。

走进传说中的窑洞,扑面而来的源于大自然的泥土气息,让人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若不是亲眼所见,总有几分怀疑。走进之后,也便释怀了。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亲眼所见的窑洞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节理间发育有坚硬的钙质结合层,这样的土质,挖出的洞穴,不易垮塌,冬暖夏凉,挖洞而居,是这里的人们为了适应环境而做出的最睿智的选择。

4000多年前,先民们便在陕北的纵横沟壑中依山筑城,沿山坡挖洞而后以血缘关系分群连居。时至今日,这种“天人合一”的穴居生活方式和穴居文化依然得以延续。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窑洞所展现出来的坚韧与温暖,一如这里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宽厚、淳朴的性格,他们可能有悲也有痛,但却充满着生命的力量与希望。

当地政府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大都协助百姓建起了新式窑洞,把窑洞的顶端和墙壁都用水泥和砖砌起来,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美观度也有了相当的改观。

窑洞的里面,虽无豪华装修也无名牌家具,但却能让人深刻感受到与土地亲近的踏实与安稳。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窑洞前的蜂箱

追蜂记

在黄土高原养蜂,乍一听来,似乎并不能令人信服。事实证明,对于常年生活在江南的我来说,这是一种极端狭隘的思想。

在那片我们以为荒无人烟莽莽高原,苍黄的历史,正在被有觉悟的人们改写。黄土高原上,松、柏、槐、枣等植物,遍地生长,倔强的行使着他们的历史使命。

与此一起改变的,还有这里的人们,这里的经济产业结构。这片还没有被工业文明侵袭的原始高地,为当地的百姓带来一项足以改变他们生活的“空中养殖业”----蜜蜂养殖,用当地老乡的话说,那是一件“甜蜜的事业”。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遍布山坡的洋槐树并无其他经济价值,因为抗旱能力极强,漂洋过海久居于此,而黄河滩边的红枣树,因采摘不便,以至于在来年的春天,依然高挂枝头,更因为这样的千沟万壑,农药喷洒及其不便,这些因素,让这里的林木避免了药物的洗礼,从而为蜜蜂的繁殖提供了一方净土。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未成熟的晋枣

随着天气渐暖,勤劳的蜜蜂已经开始哼着小曲飞舞,在沿途的行走中,我们没有看到“养蜂演员”的表演,也并没有“假一罚十”的噱头,院子里,整齐排列的蜂箱中,只有养蜂人与蜜蜂共舞,留下的是在这千沟万壑中,共同劳作的辛劳与汗水。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蜂农薛大哥的养蜂日记

亘古的高坡上,除了高亢的《信天游》,如今,还有一曲动人的《甜蜜序曲》,共同谱写了一首高原生命之歌。


在与当地蜂农探讨中,他们的纯粹着实让我们敬仰(后续文章详叙),当我们这些所谓的社会精英带着面具大肆的讨论情怀,更多人用利弊考量生活之时,而他们,只是简单的把纯粹做到极致,无论是在烈日炙烤的荒野还是在花香四溢的深林。

这些养蜂人,是黄土高原上与自然抗争而后和平相处的一个微不见经传的小群体,与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高地上的人们一样,他们,才是这片高原上最动人的生命力。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离开这片土地时,心中并无恋恋不舍,但对再一次踏上这片黄土充满了无尽的期待。

我们久居南方,也许在这样的荒原上,会有水土不服。但我们始终得承认,这样一个黄皮肤民族的生命,却是从这个北方的高原上诞生,然后向东、向西、向南、向蔚蓝色的海洋.....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洋槐树

这里曾经是葱郁一片,但时光的更替又赋予他高贵的黄色。

我们用单薄的文字为他着色,生怕这浅显的认知虚张了他富丽的繁华,所幸,我们依然还有时间跟热情,去探知这里的一切,关于这里的苍茫、关于这里的即将盛开的鲜花、关于这里永远不朽的生命!

难忘的黄土高原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