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王老師翡翠:真假翡翠難分辨,快看看,你的翡翠是人造的嗎?

由於翡翠資源的珍貴和稀缺,就使翡翠作假有了滋生的空間。從毛料到成品的製作手法可謂層出不窮、花樣翻新,使人防不勝防。

很多商家為了牟取暴力,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充斥在翡翠市場,上當受騙的人不在少數,比如下面這款手鐲和平安扣,看著像真的吧,再看看證書上“翡翠(處理)”,原來是B貨,造的可真夠逼真的。

王老師翡翠:真假翡翠難分辨,快看看,你的翡翠是人造的嗎?

人造翡翠咋造的呢?

用低檔的翡翠石料做,這在原產地到處都是,這些石頭都被砌成房屋用,運到國內就變成寶了,這樣的在業內一般被稱為“磚頭料”,一噸的價格可低至幾十塊錢。人造的翡翠就是將這些石頭經過化學物品處理成亮眼的翡翠飾品,外觀看和天然A貨無異。下面,王老師就教你怎麼看B貨翡翠。

王老師翡翠:真假翡翠難分辨,快看看,你的翡翠是人造的嗎?

哇,很漂亮的一對手鐲 。

王老師翡翠:真假翡翠難分辨,快看看,你的翡翠是人造的嗎?

手鐲1,遠看還真看不出有什麼端倪。

王老師翡翠:真假翡翠難分辨,快看看,你的翡翠是人造的嗎?

近看,肉眼能直接看到表面有些坑坑窪窪的,這就是酸蝕紋。酸蝕紋形似人造革皮具時間久了的樣子,或是烏龜背殼上的紋理,因此也稱為“龜裂紋”。

王老師翡翠:真假翡翠難分辨,快看看,你的翡翠是人造的嗎?

看不清楚,放大看,網狀酸蝕紋(坑)是B貨C貨的典型表面特徵。

王老師翡翠:真假翡翠難分辨,快看看,你的翡翠是人造的嗎?

再放大看,就更明顯了,結構完全鬆散。

王老師翡翠:真假翡翠難分辨,快看看,你的翡翠是人造的嗎?

手鐲2也是如此,深色飄藍花很容易讓人覺得是天然。

王老師翡翠:真假翡翠難分辨,快看看,你的翡翠是人造的嗎?

放大看很明顯,已經看到表面的網狀酸蝕紋了。

王老師翡翠:真假翡翠難分辨,快看看,你的翡翠是人造的嗎?

結構很散,經過酸處理以後,再注膠,因此看不到翡翠礦物結構,而且看上去很模糊很粘連。

酸蝕紋,看見了沒有?酸蝕紋就是B貨的典型特徵,充膠翡翠B貨表面結構常見有充填結構和鱗片狀結構,無膠B貨表面有水渠網狀結構和孔洞結構。

現在的手機不都有手電筒功能嘛,打開,拿翡翠在上面透光照。B貨會在透光下現出極細網絡裂紋,這種疏鬆材質的酸腐蝕裂紋是掩飾不了的。

人造翡翠的加工工藝一般包括以下步驟:

1、漂白除去雜質。將翡翠用濃酸漂白液浸泡幾個小時至數月,除去雜質,做退黃處理,使底色純淨,達到不見褐黃色或灰黑色等雜色的目的。

王老師翡翠:真假翡翠難分辨,快看看,你的翡翠是人造的嗎?

2、注膠。用高壓真空注入無色環氧樹指,以加固經酸洗漂白後而破壞了的翡翠結構。在晶粒間或縫隙內注入膠質聚合物,以起到填隙、增亮、潤色、加固作用。但是,也有回填鉛玻璃、油、蠟等物質的。用這種方法處理的翡翠稱為B貨。B貨雖增加了翡翠的表現美觀,但破壞了天然翡翠的原有結構,其效果是保持不久的。這種處理方法成為翡翠貿易中最大的欺騙行為。

3、上色即在上述漂白和注膠過程中加入染色劑,一併處理而成的翡翠。也有稱之為漂白注膠染色玉的,簡稱為“漂染玉”。

B+C貨即用傳統方法,採用熗色法將翡翠加熱至一定溫度後放入重鉻酸銨溶液下,使白色翡翠被染成綠色的人工處理品。俗稱“熗色玉”,它與天然翡翠的色調有著顯著區別,一般以綠色或紫色最常見,稱為“染色玉”。

下面的這些手鐲就是屬於造假都不用心那一類。結構疏鬆,感覺一摸上去就垮了!

王老師翡翠:真假翡翠難分辨,快看看,你的翡翠是人造的嗎?

選購翡翠時首先要三思而行、斟酌行事,不要天真的認為自己可以撿漏。特別是顏色鮮豔,地子透亮的品種很稀貴,如果看到了,價格又非常便宜,十之八九是B和C。

本文系原創,轉載請標出處,我是翡翠鑑定師王老師,關於翡翠方面的問題,也歡迎大家留言評論,我也會抽時間回覆大家的問題,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