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 安徽一个小县城的流浪乞丐,影响了中国几百年

安徽凤阳县,有个叫朱重八的,在家里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老八生长在安徽凤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为朱世珍,母为陈氏。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  


安徽一个小县城的流浪乞丐,影响了中国几百年

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国家税收的,在淮河流域一带到处躲藏,想找一个地方做佃户,以便在这里能过仅能糊口的生活。他在兄妹中是大难不死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余孩子都因无力抚养而送人或嫁出。由于家里贫困无法读书,老八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有次为了吃肉,把牛推山下摔死了。 元朝末年官府腐败,欺压百姓,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蒙古人无需劳动就可以有汉人和其他民族一样的财产,杀一个南人只需罚交一头毛驴价钱。北人之所以地位还稍微高一点,仅仅因为他们被杀得剩下不多了。汉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武器,连一把菜刀也必须几家合用。赋税沉重,再加上灾荒不断,广大百姓在死亡边缘挣扎。  
安徽一个小县城的流浪乞丐,影响了中国几百年

1343年,发生旱灾。不料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老八家也染上了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陈氏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还是邻居给了他们一块坟地。他们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分开,各自逃生。  
安徽一个小县城的流浪乞丐,影响了中国几百年

老八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和尚,在寺里剃度为僧,做了小和尚。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有时仍会受到老和尚的斥责。不久,寺里的粮食不够和尚们吃了,寺里也得不到施舍,主持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这样,年仅17岁的朱元璋才做五十天安稳和尚,也只好扮成和尚的样子,离开寺院化缘流浪。  


安徽一个小县城的流浪乞丐,影响了中国几百年

老八边走边乞讨,他从凤阳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于1348年又回到了皇觉寺。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老八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老八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


安徽一个小县城的流浪乞丐,影响了中国几百年

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老八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铤而走险。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老八收到儿时一起放牛汤和的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老八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从此便有了大明王朝的辉煌成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安徽一个小县城的流浪乞丐,影响了中国几百年

毛泽东评价朱元璋:“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商传评价朱元璋:朱元璋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从社会最底层的放牛娃、四处讨饭的小和尚,全靠自己的奋斗成了一个统一王朝的开国皇帝。这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另外,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也没有停止步伐,他在位三十多年,成功地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明帝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