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還未開採的比特幣中,一半已經“有主了”?

還未開採的比特幣中,一半已經“有主了”?

來自CoinShare的CEO Ryan Radloff的報告顯示,未挖掘比特幣中有一半已經被“預定”了。Radloff表示,有一定數量的人已經表示有興趣購買比特幣,但還沒有購買。如果這些人購買了剩餘的未開採的比特幣供應,那麼剩餘供應的一半已經被他們“預定”了。同時,根據Radloff的研究結果,他鼓勵加密貨幣產業重新進行“定位”——就像微軟和亞馬遜這樣的科技公司在網絡泡沫破滅、股價暴跌後,重新對自身進行定位一樣。未開採比特幣的一半已“有主”?

自2009年以來,大約有1700萬比特幣被開採出來。比特幣區塊鏈將繼續發行比特幣直到2140年——假設出塊時間依舊是10分鐘的話。

總共可能供應2100萬比特幣。根據Radloff的研究,我們可以預測誰將擁有400萬比特幣中的200萬。為了論證他的觀點,Radloff引用數據顯示,人們對加密貨幣越來越感興趣,特別是那些還沒有購買比特幣的人。

他舉例說,荷蘭國際集團(ING International)的一項調查顯示,66%的歐洲人、57%的美國人和70%的澳大利亞人聽說過加密貨幣。同樣的研究顯示,目前只有9%的歐洲人、8%的美國人和7%的美國人擁有某種加密貨幣,儘管分別有25%、21%和15%的人預計將來會擁有加密貨幣。

還未開採的比特幣中,一半已經“有主了”?

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另一項涉及2000名加拿大人的研究顯示,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加拿大人聽說過比特幣,但只有不到3%的加拿大人擁有比特幣。

利用這些調查數據和其他信息,Radloff表示:

“荷蘭國際集團(ING)的調查吸引了我的目光,因為我第一次發現,預估未開採比特幣所有權的結果可以幫助我建立一個數據驅動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我至少可以瞭解市場總體的一個組成部分。”

為了創建這個數據驅動的基礎,Radloff研究了擁有加密貨幣的人和希望持有加密貨幣的人之間的百分比差異:

“如果你把擁有加密貨幣的消費者和希望持有加密貨幣的消費者之間的百分比差異與各自地區的人口數量相乘,你就能知道未來可能會有多少人需要加密貨幣。”

最終結果表明,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有9900萬人打算購買加密貨幣,但目前沒有持有。“比特幣目前的價格(6500美元),如果9900萬消費者想持有100歐元比特幣,相當於一個 190萬的比特幣市場需求。這些需求數據表明,剩餘還未挖出的比特幣供應中,有近一半是被“預定”有主的。值得注意的是,Radloff的分析是基於每個消費者購買100歐元的比特幣,只是較為一個保守的估計。

比特幣需要改變自身定位

Radloff的研究表明,未來比特幣的需求量會很大。與此同時,比特幣的技術也在不斷進步。那麼,為什麼目前的價格水平沒有上升呢?為什麼比特幣陷入熊市?Radloff引用了來自網絡泡沫的有趣數據。他提出了兩點重要觀點:

  1. 亞馬遜的股價花了9年時間才恢復到2000年的最高價格(106美元)。如今,亞馬遜的股價為1870美元。
  2. 微軟股價用了17年時間才從低谷期(58美元)中恢復到頂峰時期的價格。如今,微軟的股價為107美元。這兩家公司都很有參考價值。然而,投資者花了很長時間才對這些公司真正產生興趣。Ryan Radloff表示,這種延遲是因為人們難以確定這兩家公司的具體定位。“當股價下跌時,人們就很難願意去研究其“潛力”了……過去(現在同樣)大多數人都是為了其(未來)所呈現的潛力而投資。”和本世紀初的亞馬遜和微軟一樣,比特幣需要改變自己的定位。2017年,比特幣有了巨大的增長。然後,增長故事崩潰了——就像互聯網泡沫破滅一樣。Radloff說,現在就像2014年一樣,比特幣需要一個新的自身“定位”。

Radloff在描述比特幣的定位是如何隨著時間而改變時,提到了Nic Carter在今年夏天發表的《比特幣的願景》文章。文章中舉例,在2014年,比特幣不再被視為一種電子現金概念的證明或一種只能用於暗網的貨幣。相反,比特幣的描述變成了“網絡支付手續費低廉”或“無視監管的電子黃金”和“儲備加密貨幣”。

比特幣的定位該走向何方?

我們已經改變了比特幣的說法。事實上,比特幣的定位已經被多次改變。我們已經把它從一個電子現金概念,改變至一個暗網貨幣,再到數字黃金。

比特幣的定位下一步將走向何方?如果比特幣想要繼續產生需求和投資興趣,下一步該怎麼辦?Ryan Radloff說,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表現。具體表現包括:

  1. 富達投資(Fidelity)與Coinbase合作,使用戶能夠投資比特幣。
  2. 比特幣ETP實現零售民主化
  3. 可完全交割的比特幣期貨合約(如ICE/Bakkt)
  4. 未來,我們將能夠通過傳統方式購買比特幣,將比特幣與其他資產一起持有

結論

Radloff用一些有趣的觀點來總結他的數據分析,包括:

  1. 加密貨幣在世界範圍內的知名度持續上升,數億人獲知加密貨幣。
  2. 在西方經濟體中,有9900萬人正尋求投資於加密貨幣;如果每一個消費者購買100歐元比特幣在當前的價格,那麼等於需求為190萬比特幣,超過一半的剩餘可開採的比特幣和超過10%的已開採比特幣。
  3. 大型金融機構已經向全球數百萬客戶提供了機構級的比特幣投資服務。
  4. 在之前的所有比特幣牛市週期中,比特幣牛市都是由之前“構建週期”中增加的接入點推動,使新用戶更容易、更方便地進入市場;“我相信我們正在看到這種循環的重現,”Radloff解釋說,“而且在更大的範圍內。”值得注意的是,Radloff的估值是基於9900萬感興趣的加密貨幣持有者購買100歐元的比特幣。這是一個較為保守的估計——意味著比特幣未來的實際需求會更高。

作者:Bitcoin Exchange Guide News Tea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