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烙画界的网络名人——杨平

很多艺人成长成艺术家的历程都会出现两种极端,极度自负又极度自卑。当绘画技能和技巧都训练有素时,这个时期很自信,甚至很自负。自负是一个贬义词,但对于一个艺人来说,有短暂时期这样的心态是好事,从艺的路上太艰辛,太孤独,太寂寞。如果仅仅有份自信不行,自信很快会被艺途的艰辛消磨殆尽,得有一份自负,自我感觉自己是个天生异禀将继吴昌硕或齐白石后的未来巨匠,只有这种自负才能鼓励和怂恿他们继续前行。因为艺人有这份自负,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文人相轻的陋习了,虽然艺人可以说没有市场竞争。艺术品不像生活用品有性价比和购买便利等因素的比对而被消费者优先选择。艺术是奢侈品,同时是独一无二的孤品,艺术品引起消费者购买的是作品本身是否迎合了消费者的审美取向和认同作品的艺术价值。消费者买与不买都不存在市场竞争的左右。故文人相轻和商业里的所谓同行如敌角就不能同论了。这里的相轻是,某些人的自负不断膨胀成极端的自负,自视过高,自以为自己天赋异禀唯一有资格成为巨匠,故不自觉地设假想敌,时时刻刻只提防着别人,自己却荒废了艺术和艺德的修炼。并先入为主地主观否定别人的成就。只一味的极端自负企图做巨匠,或者退求其次要成为行业老大,虚荣心得不到满足就越发嫉妒, 最终沦落为不折不扣的流氓。庆幸的是自负的艺人沦为流氓的毕竟少数,这少数人里要成为真正的艺术家是不可能了,充其量也就是伪艺术家,靠着唱丑角找存在感。真正的艺术家还是来自大多数的轻度自负的艺人,这种自负其实并不能持久,越早跳出这种自负的越有可能从艺人过渡成真正的艺术家。当艺人靠近了艺海有了艺术家的苗头时,自负很快荡然无存,随即而来却是一种谦卑,这种谦卑来自于他们已经真懂了一点艺术,他们知道了艺术深邃如海,无穷无尽。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不需要自信也不可能再产生自负作为鼓励,鼓励他们无畏现实生活的压力坚毅前行。这个时候的准艺术家已经无法自拔,犹豫中了蛊地沉迷于艺术的海洋,哪怕是走下去万劫不复也不自觉地走下去。至于尽头在哪里,没有谁知道,他们也已经不关心,他们只沉醉于这个艺海探索中每时每刻都可能出现让他们心性荡漾奇妙感受,或许灵光一闪的艺术感悟让他们欢喜若狂。一些意志坚定的艺术家这个时候什么名利之类的都不足以让他们稍作顾盼,他们只乐在艺海遨游,他们知道只有穿越,永远不会抵达。故他们更深刻理解了生命的微弱和短暂,哪怕他们片刻不息也无法丈量艺海的宽广。他们看到艺海里浮沉过的前辈他们走到更远,更广,而更加膜拜甚至而汗颜自卑,他们真实地谦卑。甚至是自卑,他们那刻真心对自己的才情不自信,怕自己的悟性不足以领悟艺术的真谛。他们一边在艺海沉醉,一边迷茫,他们没有了方向感,不知道该游向何处。有些艺人头脑比较清晰坚决沿着心中至尊那位前辈的脚印摸索前行,这种艺人往往都会成功过度成艺术家。这种从自负过渡成自卑的历程很多艺人历经过,杨平也不例外,他也有过自负,也正是这份自负让他坚信他日必能有所成就的信念,支撑他长达二十年在专业烙画里浮沉,熬过了艺人生存状态的艰辛。

烙画界的网络名人——杨平

杨平笔者无需作太多介绍,因为杨平早是烙画界的名人,他的简介和作品早被人熟知。笔者认识杨平是08年在一家杂志社做见习记者,杂志社每季度都举办一些活动,邀请一些民间艺人参加,就在受命寻找民间艺人的过程中通过网络认识了杨平。笔者一下子对杨平产生了崇拜,第一感觉就是杨平太有名了,只有输入烙画整个网页几乎是杨平的简介和作品,他的烙画作品早在十多年前就被收录在《中国烙画技法》里,和发表在《美术报》。杨平的传统烙画线条流畅自然,细腻精美。作品早在十多年前就远销到美国,台湾等地。他勤劳好学,纵然成名早,他没有固步自封,为了学习现代烙画就着春节空闲远赴石家庄跟郝友友老师学习现代烙画。他的艺术渉及面广,除了烙画还学习书法,国画。在烙画界里他被誉为烙画界的慈善家,任何同行想向他请教他毫无保留。他的性格温和,他没有好恶感,对谁都是一副热心肠。虽然他拜入郝友友老师门下时间不长,由于他的勤快好学,他的现代烙画也有了很高的造诣。2017年凭借一幅现代烙画《大迁徙》荣获百花奖银奖。

烙画界的网络名人——杨平

烙画界的网络名人——杨平

烙画界的网络名人——杨平

烙画界的网络名人——杨平

烙画界的网络名人——杨平

烙画界的网络名人——杨平

烙画界的网络名人——杨平

烙画界的网络名人——杨平

烙画界的网络名人——杨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