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李密对杨玄感提出了三条妙计,为何杨玄感却选择了下策?

隋朝礼部尚书杨玄感,骁勇善战,精于骑射,喜欢读书和结交宾客,海内的知名人土大多和他来往密切。杨玄感和蒲山公李密关系很好,李密是李弼的曾孙,少年时代就有才能,有谋略,志向远大,轻财爱士,曾担任左亲侍。隋炀帝有一回见到,对宇文述说:“过去在左翊卫的那个黑肤少年,相貌非凡,不要让他当近卫。”宇文述就暗示李密,让他称病退职。

李密对杨玄感提出了三条妙计,为何杨玄感却选择了下策?

于是李密不理外事,一心读书,曾经骑着黄牛读《汉书》,杨素遇见后非常惊奇,就把他叫到家里,和他交谈,不禁大喜。杨素对儿子杨玄感说:“李密这种见识、度量,你们是比不上的。”因此杨玄感就和李密成为至交。有时候杨玄感耍弄李密,李密说:“当人面应该说实话,不能阿谀奉承。要是在两阵之间决胜负,奋勇呐喊使敌人震慑,我不如您,要是驱策天下豪杰,让他们各得其用,您不如我。您怎么能因为地位较高就轻视天下的士大夫呢?”杨玄感笑着,拜服他的理论。杨素居功自傲,在朝堂宴会上偶尔不遵守臣子的礼仪,炀帝内心不满却不肯说,杨素也有所察觉。等到杨素去世,炀帝对亲近臣子说:“要是杨素不死,迟早全家都要被诛杀。”杨玄感知道了这事,再加上朝政越来越紊乱,炀帝的猜忌心也越来越重,内心不安,于是和兄弟们密谋作乱。当炀帝准备远征高句丽的时候,杨玄感就自我推荐说:“我家世代蒙受国家恩典,希望成为将领。”炀帝高兴地说:“将门必出将领,相门必出宰相,果然不是胡说啊。”于是对他的宠信越来越深,让他参与朝政。

李密对杨玄感提出了三条妙计,为何杨玄感却选择了下策?

炀帝征伐高句丽,命令杨玄感在黎阳监督物资输送,杨玄感就和虎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人商议,故意迟滞漕运,不按时发送,想让远征的隋军缺乏食物。炀帝派使者前去催促,杨玄感声称水路强盗多,不能分开来发送。杨玄感的兄弟、虎贲郎将杨玄纵和鹰扬郎将杨万石一起跟着炀帝前往辽东,杨玄感暗中派人召唤他们,两人全都逃了回来。杨万石来到高阳,被监事许华所擒,斩杀于涿郡。杨玄感制造谣言,声称大将来护儿谋反,公元613年六月初三,他进入黎阳城,关闭城门,收捕男性民夫,用帆布制成盔甲,设置官署,都按照隋文帝开皇年间的旧制。随即写信给附近各郡,以讨伐来护儿为名,命令各郡都派发兵马到黎阳仓来集合。随即杨玄感挑选少壮的运粮民夫,得到五千多人,以及丹阳、宣城的船夫三千多人,宰杀三牲誓师,并且晓谕众人说:“主上无道,根本不考虑百姓死活,使得天下骚动扰乱,赴辽东而死的数以万计。今天我和你们一起起兵,以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如何?”众人全都踊跃地高呼万岁。

李密对杨玄感提出了三条妙计,为何杨玄感却选择了下策?

在此之前,杨玄感暗中派遣僮仆前往长安,召唤李密和兄弟杨玄挺前往黎阳。等到举兵的时候,李密正好来到,杨玄感非常高兴,让他担任自己的主要谋士,对李密说:“你常常以拯救百姓作为己任,如今正是时候,有什么妙计?”李密说:“天子出征,远在辽东,距离幽州都还隔着千里,南面有大海,北方有胡人,中间就一条道路,非常危险。您领兵出其不意,长驱进入蓟城,占据临渝的险要,扼其咽喉。回途既然被截断,高句丽人听说了也肯定从后追杀,不用一个月,粮草耗尽,大军要么投降,要么崩溃,可以不战便擒获暴君,这是上策。”杨玄感说:“还有次一点的计策吗?”李密说:“关中之地四面屏障,乃是天府之国,虽然有卫文升把守,却不用担心。如今领兵擂着鼓向西进发,经过城池也不要攻打,直取长安,招募豪杰,安抚士民,占据险要固守。天子即便回来,也没有了基础,可以慢慢地图谋他。”杨玄感说:“再说说更差一点的。李密说:“选拔精锐,昼夜兼程,袭取东都,用以号令四方。但恐怕不久前逃走的唐祎已经通报了消息,敌人先做好了固守的准备。要是领兵攻打,一百天还攻不下来,天下兵马四面聚集,后果就不是我能料到的了。”杨玄感说:“未必。如今百官的家属都在东都,要是先攻下东都,足以动摇他们的忠心。而且经过城池却不攻打,怎么显示我的威势?您所说的下策,其实倒是上策。”于是领兵杀向洛阳,派遣杨玄挺率领一千名骁勇将士做先锋,先攻河内。但是唐祎据城固守,杨玄挺一无所获。唐祎还派人去禀报镇守东都的越王杨侗和樊子盖等人,整顿兵马,预先防范,武修县的百姓也纷纷据守临清关。杨玄感无法通过,只好从涿郡向南渡过黄河,跟从他的人多得就跟赶赴集市一般。杨玄感派其弟杨积善领兵三千从偃师向南,沿着洛水向西进发,杨玄挺从白司马坂(今河南洛阳北)翻越邙山,向南进发,他自己率领三千多人跟随其后,相距十多里路,自称是大军。东都派遣河南令达奚善意、将作监裴弘策等人率兵抵御,结果被杨玄感的部队先后击破,十四日,杨玄感直抵太阳门。他每次誓师时都说:“我身为上柱国,家财巨万,如今不顾灭族之祸而起兵,只想解民于倒悬而已。”众人都很喜悦,百姓也争相献上牛、酒,子弟前来军门请求效力的,每天有一千多人。

李密对杨玄感提出了三条妙计,为何杨玄感却选择了下策?

在得到杨玄感造反的书信以后,正在辽东前线的炀帝大为恐惧,召唤纳言苏威进入帐中,问他:“这孩子聪明,难道不会酿成大患吗?”苏威说:“只有明白是非,通晓成败,才能算是聪明,杨玄感粗心大意,不必担心。只是恐怕会成为大祸的起源。”炀帝还是心慌,匆忙退兵。杨玄感包围东都很长时间,各地隋军陆续前来增援,杨玄感屡屡得胜,兵力膨胀到十万人。内史舍人韦福嗣跟随军队抵御杨玄感,被俘虏后就投降了。杨玄感自从得到韦福嗣,就视之为心腹,不再只信任李密。韦福嗣每次为杨玄感谋划,全都模棱两可,李密揣测他的心意,对杨玄感说:“韦福嗣原本不是同盟,实际心怀观望,您初起大事就有奸人在旁,倘若听他的话,必定被他所误,请将其斩首。”杨玄感说:“不至于这样。”李密退下以后,对亲信说:“主公喜欢谋反却不打算取胜,我等如今都是别人的俘虏了!”右武候大将军李子雄投奔杨玄感,劝杨玄感赶快称帝,杨玄感询问李密,李密说:“当初陈胜想要称王,张耳谏阻却被赶去外地;曹操想求取九锡,荀彧阻止而被诛杀。如今我想要实话实说,恐怕落得那二人一般的下场,想要附合您的想法,却又不是我的本意。为什么呢?自从起兵以来,虽然频频取胜,但各地郡县并没有跟从的,东都的守备力量还很强,天下救兵陆续到来,您应当挺身而战,早定关中,却竟然想要称帝,为什么要向别人展现自己的狭隘呢?”杨玄感笑着打消了念头。

李密对杨玄感提出了三条妙计,为何杨玄感却选择了下策?

各路隋军陆续前来救援东都,杨玄感被迫撤围西进。弘农太守、蔡王杨智积对他的属官说:“杨玄感大军即将杀到,想要西去图谋关中,要是让他得逞,那就难以平定了。我应当设计迟滯他的行动,让他不能前进,那么用不了十天,就能擒获他了。”等到杨玄感来到城下,杨智积就登上城头痛骂他,杨玄感大怒,停下来攻打城池。李密劝说道:“您如今蒙骗部众,说东都已经攻克,这才向西进发,兵贵神速,何况追兵就要到了,怎么可以停留呢?要是前进无法占据潼关,后退也无处可守,大军散去,您又怎么保全自己?”但是杨玄感不听,执意攻城,但连续攻了三天都无法攻克,只好继续西进。宇文述、卫文升、来护儿、屈突通等各路隋军陆续追来,在董杜原大败杨玄感,杨玄感只好和十多名骑兵一起逃奔上洛。追兵杀到,杨玄感大声呵斥,追兵全都退后。来到葭芦戍的时候,杨玄感只和弟弟杨积善一起徒步逃亡,他自知无法幸免,就对杨积善说:“我不能受人羞辱和杀戮,你可以杀我。”杨积善就拔刀砍死了杨玄感,然后自戕,但是没能死成,被追兵俘获,把他和杨玄感的首级全都送往东都。李密逃走,先去依附郝孝德,郝孝德不以礼相待,又去投奔王薄,王薄也不看重他。最后李密逃到瓦岗,投靠了翟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