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農產品|國儲庫存出清疑雲縈繞 玉米產業無懼市場化

近期,在玉米(1929, 15.00, 0.78%)圈中流傳著這樣一種論調:明年或者後年國儲玉米庫存將會消耗殆盡,轉化為社會庫存,玉米價格將更趨市場化,波動幅度也趨於擴大。

·

農產品|國儲庫存出清疑雲縈繞 玉米產業無懼市場化

事實是否如此?價格更趨市場化之後對上下游企業將有何影響?9月3日至5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走訪了山東、上海等地的玉米澱粉(2379, 17.00, 0.72%)加工企業,詳細瞭解了企業當前的生產經營及利用期貨、場外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的情況。

國儲庫存出清是與非

“玉米國儲庫存2.3億噸預計明年9月底會全部清空,全部轉化為社會庫存,供需存在4000萬噸缺口,玉米價格預期將上漲。”一位在油脂油料和玉米行業工作近20多年的期現貨專業人士表示。

8月份我國農業農村部預測2018/19年度玉米單產較上月上調55公斤/公頃,為6050公斤/公頃,同比下降0.7%;總產量比上月上調192萬噸,為2.11億噸,同比下降2.1%。產量下降主要由於局部地區強降雨、強對流天氣對玉米生長有一定不利影響。總體預測2018/19年度玉米產量不足需求,期末結餘變化量減少1775萬噸,缺口比上年度擴大1323萬噸。

中國證券報記者來到位於濰坊的山東盛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盛泰生物”)。盛泰生物是一個年輕、開放、靈活,經營理念也很先進的企業。公司總經理助理兼交易總經理趙松身材高大,在玉米行業浸淫多年,是行業內的資深專業人士。見到趙松後,記者第一時間將這個問題拋了出去。

趙松沉思片刻,判斷道:“山東區域企業在今年四五月份之前,一直用東北的原先國儲的拍賣糧,之後春播玉米開始上量。9月底夏播玉米開始上市。到明年年前甚至麥收之前,山東企業主要用這部分玉米把庫存填滿。明年消化這部分庫存以後,國儲拍賣糧將成為主流原料。聽市場調研人士說,東北局部區域的玉米確實因為乾旱有所減產,但是具體量還不清楚。據業內人士統計,至少減產30%。如果真實減產30%,可能確實會造成價格的大幅波動。”

之後中國證券報記者來到位於上海淮海中路的嘉吉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又向公司玉米澱粉交易經理湯逸興提出了同樣的問題。

湯逸興道:“整個玉米市場將隨著國家臨儲庫存的減少更加市場化,玉米價格波動會擴大,這點毋庸置疑。上游玉米原料成本的變化必將影響下游產品價格的波動。但我們並不是非常擔心,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調整下游產品價格保證經營利潤,一方面隨著期貨市場的日益完善、風險管理工具的不斷豐富,對於嘉吉來說,不會面臨生存難題,我們對中國市場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對沖原料波動的法寶

隨著玉米臨儲政策調整、市場風險管理需求增加以及玉米期貨合約的日益成熟,國際上應用較為廣泛的基差定價模式開始出現於國內玉米貿易之中,這成為上下游企業應對價格波動的法寶之一。

“公司對風險整體把控比較嚴,我們不需要賺很多的利潤,只希望通過基差貿易賺取穩定的利潤,希望跟飼料廠做遠期的銷售,鎖定市場份額。”嘉吉中國糧油玉米交易經理鄭少鑫說,基差貿易模式是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玉米市場逐漸市場化,價格波動越來越大,越來越劇烈,期現聯動加強,未來企業如果不利用期貨等工具去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很可能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遭到淘汰。在市場洗牌的過程中,產業企業都會逐漸地接受基差貿易這種模式。

北大荒糧食集團是國內率先嚐試並推廣玉米基差貿易的企業之一。2017年9月,他們成為玉米基差貿易的先行者。

2017年9月開始,北大荒糧食集團開始每日掛牌基差報價,在與下游企業簽訂基差合同的同時,在期貨市場賣出期貨合約,在下游企業點價時期貨市場平倉,從而規避了市場價格的波動,鎖定利潤。例如,2017年11月,中糧飼料長江大區向北大荒糧食集團大連分公司採購一批玉米,雙方簽訂基差採購合同,以玉米C1805合約為定價基準,約定基差價格為-15元/噸,交貨期為2018年4月。在合同期內,中糧飼料可以隨時根據期貨市場價格點價結算,以點價時C1805合約價格減15元/噸作為最終採購價。基差合同簽訂後北大荒糧食集團大連分公司賣出C1805合約且在產區持續保管現貨玉米,等待交貨。

2018年3月,玉米C1805合約價格為1810元/噸,現貨價格漲至1900元/噸以上。中糧飼料長江大區點價,最終購買玉米單價確定為1795元,相較現貨市場採購節約成本105萬元。

北大荒糧食集團大連分公司基差貿易經理王獻東告訴記者,玉米基差貿易可以說是應運而生。一方面,玉米期貨合約的不斷成熟、完善為開展玉米基差貿易創造了條件。“目前玉米期貨與現貨價格相關性較高,除玉米臨儲拍賣時間段,玉米期貨價格與港口現貨價格相關性超過80%,期現貨之間的高度關聯為開展基差貿易提供了必要條件。大商所玉米期貨正在越來越好的服務實體經濟。”他說。

另一方面,代收代儲模式的興起為基差貿易提供了契機。代收代儲模式指下游需求企業委託大型糧食企業在產區收購、存儲,後期再陸續運至下游企業保證持續生產的遠期現貨貿易。王獻東表示,2017年以來,代購代儲模式在產區逐步推廣。基差貿易與代收代儲模式都是遠期現貨貿易,但是基差貿易賦予了基差買方定價權,買方可以把合同價格轉變成期貨價格,再利用期貨、期權等工具對貨物進行保值、增值。

“目前一些大型跨國企業都在嘗試玉米及玉米澱粉的基差交易,畢竟他們在豆粕(3191, 70.00,2.24%)、豆油等品種上有經驗基礎,更容易接受和開展基差交易。另外,一些貿易企業也在嘗試玉米及玉米澱粉的基差貿易。”湯逸興表示。

場外期權錦上添花

除了利用期貨工具外,盛泰生物積極尋求其他能夠鎖定企業加工利潤的工具。該公司在去年下半年參與了玉米澱粉加工利潤場外期權試點項目。

2016年7、8月份,玉米現貨市場中陳玉米拍賣溢價成交,南方進口玉米、高粱、大麥等替代產品到貨增加,飼料及深加工玉米原料供應主要依賴拍賣陳玉米,玉米原料價格居高不下。消費市場方面,7月初玉米澱粉銷售提價後企業實際簽單情況欠佳,下游採購需求恢復緩慢,玉米澱粉行業庫存降速趨緩,玉米澱粉銷售價格持續承壓。進入9月份,受環保政策影響,山東、河北玉米澱粉加工企業停機、限產增加,玉米澱粉下游的造紙、醫藥等行業因對環保政策擔憂,採購訂單減少,玉米澱粉加工企業擔心環保政策影響持續,行業開工率快速下降,玉米澱粉加工利潤持續萎縮。2017年8—9月玉米、玉米澱粉1月合約價差在250—300元/噸低位區間波動。

為了鎖定加工利潤,盛泰生物買了從9月底到12月底為期3個月以玉米澱粉加工利潤為標的的看跌期權。“在加工利潤下跌時,期權可以有效地彌補企業在現貨端的虧損。當加工利潤上漲時,企業依然可以享受上漲時的盈利。”趙松表示。

後期,由於玉米澱粉需求增加,玉米供應充分,漲幅相對玉米澱粉較少,玉米加工利潤迅速拉昇,並始終處於高位,雖然企業並未得到賠付,但加工利潤擴大,企業在現貨端獲得了較大的收益。“雖然期權到期時,我們並沒有獲得賠付,但是我們在高企的玉米澱粉現貨上還是獲得了不錯的收益,而場外期權則像是一劑‘安心丸’,保證了我們的加工利潤。”趙松表示。

此外,隨著玉米場內期權上市工作的推進,產業企業翹首以盼更深入的應用衍生工具。王獻東指出,大商所即將上市玉米場內期權,北大荒糧食集團將利用期權工具推出“基差+期權”的創新貿易模式,該模式將為基差買方提供多次點價的機會,幫助買方規避基差風險、利用期權增加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