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胡適晚年對孔子的態度是怎樣的?

東風一起千帆動


今天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我來試試能不能從頭講清楚。

一個前提

胡適,並不能真正的理解孔子、理解儒家、理解華夏思想文化、理解“道”。

新文化運動之後,胡適馮友蘭之流,喜歡把中國傳統的道,歸類成東方哲學。

中國文化,所有的各家思想,都指向同一個道,各家學說的差異,只是一道各用用法各異而已。

這個道是怎麼來的呢,因為錨定天地而來,天地只有一個,所以天下也只能有一個道。

這就是所謂天下無二道,聖人無二心。

為什麼在春秋戰國,會有那麼多的百家之說呢?

因為存在著一個學道立方的問題。

道只有一個,但是道有無窮多的方面,不得大道,只尋得大道之皮毛,以皮毛立一方之學,這就是道裂為百。

百家爭鳴是天下失道的體現,而不是一場文化盛宴。

立一方之學的人,則被稱之為方士。

始皇帝焚書坑儒,廢私學,復正統官學,坑的就是這些學道立方的方士。

在中國先秦諸子百家裡面,類似西方文化哲學這樣以語言為錨的符號思辨體系的,是以惠施、公孫龍為代表的名家。

西方的邏輯學家、哲學家,類似柏拉圖、黑格爾、海德格爾,甚至都比不上一個公孫龍。

新文化運動之後,西學東漸,全部照搬西方人的學術體系和思想體系,把我們以天地為錨的道,說成是以語言為錨的哲學的東方分支,這就十分好笑了。

天地大道,萬物之奧,並不在語言之中,而是在天地和自然本身之中,靠語言思辨,來求索大道,這無異於緣木求魚。

要講正統的道,真正能治國平天下的大學問,比如易道儒法醫兵各家,它們講的用的,才都是同一個道。

名家之學,在中國的文化體系中,只是不道的異端邪說。

將孔子比作蘇格拉底,將孔子看作是古中國自由精神的代表,是胡適以西方思維解讀東方思想的典型的錯解。

新文化運動和胡適

胡適,新文化運動的干將,最早提出了要“打倒孔家店”。

什麼是新文化運動呢?

華夏的歷史,人類的文明史,就是要一邊過著太平日子,一邊打藏獒,在我們的歷史上,大大小小擊退了成百上千次的藏獒襲擊,才大體上保存了地球上文明的種子。

這就要求,我們在精神上要保持文明的同時,又要在體魄上保持野蠻,要比蠻夷更野蠻。

這樣的要求,是很苛刻的,很嚴酷的。

幾千年下來,總難免會出現打盹走神的時候吧,於是有那麼好幾次,沒擋住成群的藏獒洪流,就被咬慘了。

人為什麼打不過藏獒呢?

滿清覆滅,民國建立,在那個一片漆黑的夜裡,一群試圖睜開眼睛,搞明白這個為什麼的人們,不禁陷入了沉思。

這番群體性沉思的結果,就是新文化運動。

陳獨秀說,人之所以打不過藏獒,是因為藏獒精通德先生和賽先生,如果我們學習了藏獒們的德先生和賽先生,那麼我們就可以打敗這群藏獒。

李大釗說,要打敗這條藏獒,需要革命,需要布爾什維克主義,只有經過革命運動組織起來的人民,才可以打敗這群藏獒。

魯迅說,人之所以打不過藏獒,是因為我們的祖宗把我們生成了人,而沒把我們生成藏獒,所以導致我們今天被藏獒欺負。都是祖宗的錯,誰讓我們的祖宗是人不是藏獒呢。這是我們的民族劣根性的根源。

胡適說,你們都不對,我認為不應該設想怎麼打敗藏獒。既然藏獒咬了我們,說明我們的一切都不如藏獒。我們首要的任務和目標,是怎麼才能變成藏獒。

錢玄同說,人打不過藏獒,關鍵原因在於人使用漢字,而藏獒不使用漢字。所以當務之急,應該廢除漢字才行。

周作人說,哎呀,你們都在說什麼呀,你看那條藏獒,多漂亮的藏獒啊。

走路上被藏獒咬了,在新文化運動明星大師們看來,居然成了人種劣根性問題,和文化劣根性問題。

他們反思的結果,就在於根除這些劣根性。

被咬了之後呢,很多人就開始疼的打滾,打滾著鬼嚎:我再也不想做文明人了,我想做藏獒。

這是多麼奇怪的做法啊。

正常的做法,難道不應該從路邊找根棍子,把藏獒暴打一頓嗎?

為什麼要產生藏獒咬了人,藏獒就比人高級的奇怪想法呢?

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矣。”

這句話說的多好啊。

一句話就蓋過了洋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全部反思。

用天下制天下,以人的精神和高貴,理直氣壯的用一切方法和工具,去打敗那些害人的賤狗,又何來的負罪感和自卑感呢?

但是洋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一直都被這種負罪感和自卑感壓的喘不過氣來,他們承認了野蠻者的高貴,文明者的卑賤。

這是一場反文明的文化運動。

直到主席橫空出世,他比孟子還有氣魄,也身體力行的實踐了,什麼叫萬物皆備於我。聖人出,俾睨天下,終於一掃百年陰霾。

新文化運動,是把人在精神上變成藏獒的運動。

胡適,就是這場運動裡面,變得最像藏獒的那個人。

有了這樣的前提,我們再來看看胡適對孔子的評價吧。

胡適眼中的孔子

一方面,胡適對教化的儒家意識形態作了嚴厲的批判,並堅決反對任何以儒文化為基石的現代形式的“中體西用”論;

另一方面,在一些重要場合特別是在國際論壇上,胡適又多次衷心地讚揚孔子和儒學,認真指出其歷史意義和現代價值,真誠希望儒學的自由精神能在人類的將來發揚光大。

這種看似矛盾的行為,是對既定的思想文化觀念變革的複雜性的反映。

胡適自幼飽讀儒家經典,其父擅長經學,又以宋代理學傳家,古老的家鄉更是儒風淳厚,以致胡家門庭純樸到“僧道無緣”的境地。

接受新知識後,胡適仍不忘舊學,於留美期間還點讀經、史、子、集各部。他曾表示,這方面的用功是為將來作中國思想史研究打下底子。

長期而又深沉的儒學影響和從事儒學研究的自覺意識,加上對杜威哲學中思想論和方法論原則的熟練掌握,使得胡適有足夠的思維能力對儒學進行哲學思考,從中概括出基本的發展線索,以此來評判儒學。

胡適關於儒學的重要作品主要有:《中國哲學史大綱》捲上(1919年)、《戴東原的哲學》(1925年)、《說儒》(1934年)等等。

在《說儒》中胡適指出,孔子是一位具有偉大人格的儒家學者,他打破了狹隘的畛域觀念和階級觀念,將儒文化推廣到整個周帝國,是“殷遺民的民族運動的最偉大的代表者”,是“儒學中興的領袖”;他熱心功業,具有救世情懷,為實現“仁”的理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表現出“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光輝品格,為中國古代人文精神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他認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使個人向社會盡自己的職責:一方面,個人以不斷的學習和思考來修身,保持人之所為人的價值和尊嚴;另一方面,把“仁”推而廣之,使之成為維護安定和推動社會進步的精神力量的源泉。

他認為,孔子“仁”論中最有價值的思想是“有教無類”,即施“仁”不分尊卑貴賤,一視同仁。

為此,無論是上層統治者還是下層百姓,都應當以謙虛的態度去學習和思考,以剛毅進取的精神去追求知識,追求真理,達到人格自由的境地。

甚至在晚年,胡適鄭重地把孔子比作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指出由孔子開創的中國古代的自由精神,終於形成了一種“蘇格拉底傳統”,即尊重知識、尊重智慧的傳統,這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寶貴遺產。

由此可見,胡適的孔子研究的思想特點,是依據現代社會的人文和理智標準,來評價孔子。

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六經注我”的淺人,比如陸九淵,比如王陽明。

胡適和他們相比,甚至和略早的嚴復,同時代的馮友蘭這些淺人相比,都還有很大的距離。

當代的儒黑?

這是一群連儒家是什麼都不懂的淺人,噴子。

這些人認為,儒家就是孔乙己,就是腐儒,腐儒就是儒家。

於是他對傳統的舊文化,持全盤否定態度。

問題在於,孔乙己真的可以代表儒家,代表傳統文化嗎?

顯然不能。

儒家不是裹小腳不是世俗禮儀,也不是愚忠愚孝,這都是後世的俗儒賤儒。

這些噴子的總的原則就一個:

證明你錯了,他對了。

你錯一點,就全錯,他對一點,就全對;

如果兩個人觀點不一致,那麼它一定是對的,你一定是錯的。

噴子的成因:沒文化。

真正的儒家

真正的儒家,在先秦,孔子,孟子,荀子,為先秦儒家的三座高山,也是中國歷史上儒學的三座高山。

後世的儒士,不論是漢儒,唐儒,宋儒,明清儒,都難以忘其項背。

真正的儒家是什麼呢?

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大儒。

它體現在孔子,孟子,荀子,張載,王夫之等人的身上。

那就是:

一個人,只要能修得一身浩然正氣和治國平天下之術,就可以成為大丈夫,可以成為君子,可以成為志士仁人,可以成為賢達,可以成為聖王。

這才是儒家真正的精華。


平凡2850


作為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和急先鋒,胡適於1929年提出了"全盤西化"這個極端的概念。他用了大量的數據和案例來證明在同一個歷史時期,中國的文人正在忙著考據說、訓詁學,而西方的文明正在忙著工業革命和科學研究。胡適對西方文化的嚮往和推崇,由此可見。季羨林先生就曾說過:"我認為在胡先生心目中,世界上最好的政治就是美國的政治,世界上最民主的國家就是美國。"

在對西方文明不遺餘力地追捧的同時,胡適也對傳統文化也進行著激烈的批判。五四運動時期他首次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而當時胡適全盤西化的論調一出,即引起巨大爭議,就連同樣激進的魯迅都極力反對。於是胡適就把他改成了"充分世界化",並在1935年撰寫的《充分世界化與全盤西化》一文中寫道:"西洋文化確有不少歷史因襲的成分,我們不但理智上不願採取,事實上也絕不會全盤採取。"

也就在這之前的1934年,胡適寫下了一篇長達五萬字的《說儒》,考察了“儒家”的歷史,而且提出了“孔子的大貢獻”這一命題,他把孔子與耶穌相比較,認為他們都是王國之民夢想的救世聖人,而比這更早的時候,胡適還提出了"整理國故"的主張,並投入精力進行國學研究並寫了不少研究論文和書品,包括洋洋灑灑的《中國哲學史大綱》。

由此可見,胡適應該是個矛盾體吧。從小熟讀著四書五經長大的他,接受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後的系統教育,即是中國最後一代傳統模式教育出的文人,成年後即便到美國留學了七年,並沒能讓他脫胎換骨完全去掉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對他的影響。

從他的文學理論,從他的文化主張,從他的演講,從他的文章,從他極力推進的"全盤西化",在很多人看來,這位新文化運動中"高舉義旗的急先鋒"一定已經把中國傳統文化徹底摒棄。

然而事實是,儒家思想卻在一直影響著胡適的日常生活和行為,胡適本人,實際還是深受"仁義禮智信"的儒家思想的影響的,包括他的為人、對待友人、對待婚姻的態度,都與他受到的傳統教育、接受的傳統思想有著乾絲萬縷的關係,就連他的那句著名的"容人比自由更重要",不就是儒家所提倡的"恕道"嗎?

解放後胡適去了美國,寓居數年後又轉投臺灣,然而一直遊走於中西方文化試圖兩面逢源的胡先生卻陷入了兩面不討好的尷尬境地,兩岸均不乏對其口誅筆伐者。1950年9月22日,香港《大公報》刊登了胡適次子胡思杜的文章——《對我的父親──胡適的批判》,《紐約時報》、《時代週刊》隨即轉載。胡思杜在文中稱父親是“反動政權的忠實走狗”,“反動階級的忠臣,人民的敵人”,父子翻臉成仇,胡適甚至不願接受這殘忍的現實,在9月24日的日記所附剪報旁,自我安慰地批註:“小兒此文是奉命發表的。”1957年9月,在唐山鐵道學院馬列部教歷史的胡思杜還是被劃為“右派”,在絕望中上吊自殺,年僅36歲 。

而遭此打擊的胡適在臺灣過得並不太平。大陸批胡,臺灣也批胡。“現代新儒家”徐復觀罵他,自由主義陣營激進的殷海光也批他。1956年10月,《自由中國》雜誌出專號祝賀蔣介石70大壽。雜誌的“名義發行人”胡適別出心裁地撰寫了“述艾森豪總統的兩個故事給蔣總統祝壽”的文章,鼓動蔣介石“試試古代哲人說的‘無智、無能、無為’的六字訣,努力做一個無智而能御眾智、無能無為而能御眾勢的元首呢?”這期“祝壽專號”,還發表雷震等人文章,批評蔣介石大權獨攬,反對蔣介石“違憲”連任第三屆“總統”,要求限制“總統”權力、實行“責任內閣制”,取消軍隊中的國民黨組織等。此文一出,轟動全臺。國民黨當局迅猛反擊,對胡適、雷震、殷海光和《自由中國》進行鋪天蓋地的大批判、大圍剿,蔣經國控制的“國防部總政治部”發出“特字99號《特種批示》”,指責《自由中國》是禍害臺灣的“毒素思想”,稱胡適“是我們思想上的敵人”。並刊發一本名為《胡適與國運》的小冊子,指責胡是國民政府敗退臺灣的思想罪人,還總結一個公式:理想的胡說的領袖=無智+無能+無為+外國大學生=胡適。1960年10月8日,臺灣當局軍事法庭以“知匪不報”、“涉嫌叛亂”等罪名,判處雷震有期徒刑10年,出版260期的《自由中國》雜誌也因此停刊。胡適找蔣介石求情,卻遭冷遇。他的學生唐德剛回憶:“胡先生這個懦弱的本性,在當年所謂雷震案中真畢露無遺。"

受此影響,晚年胡適更趨向於儒家的中庸思想。

胡適在臺灣的秘書胡頌平曾把胡適晚年的一言一行都記錄下來(1958至1962年),1984年出版了《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一書。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胡適晚年的思想和作為,其中多處涉及中國的傳統文化,特別是涉及儒學和孔子,他的觀點與“五四”時期已發生了極大變化,在很多方面接受了儒家的思想。胡頌平說起了孔子關於“耳順”的含義,胡適說:“從前經師對於耳順的解釋都不十分確切,我想,還是容忍的意思。古人說的逆耳之言,到了六十歲,聽起人家的話來已有容忍的涵養,再也沒有逆耳的了,還是這個意思比較接近。”胡頌平對胡適說:“我讀《論語》,我在先生的身上得到了印證。”胡適回答說:“這大概是我多讀《論語》的影響。”當吃到“獅子頭”這道菜時,胡適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兩句話是聖人最近人情的話"。

最值得一提的是,胡適還在與胡頌平談話時特別否認了曾經在五四運動中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我在《吳虞文錄》序文裡說吳虞在四川隻手打孔家店,並不是我去打倒孔家店。”他也曾對孔達生說:“我們的老祖宗孔夫子是近人情的。但是到了後來,人們走錯了路了,纏小腳、八股文、律詩、駢文,都是走錯了路”。

從以上這些內容看,胡適從主張全盤西化,晚年終究還是迴歸了傳統。

在時代潮流面前,選擇性地吸收外來優秀文化自然是必要的,對傳統文化中的糟粕,我們也沒有必要抱殘守缺。但對今天已經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我們來說,只有學習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和思想,自己擁有底氣和水平,才能去偽存真,才能談得上真正的借鑑和學習,也許只有具備了對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瞭解和認同,才能擁有打開外來文化的正確方式吧。

當我們丟掉自己,光顧著去熱情地追隨別人,終會淪為"邯鄲學步"故事中的"壽陵餘子",晚年的胡適先生大概也明白了這點吧。




易水春妍


謙虛是前進的動力,反思是進步的階梯。許多大家之所以成為大家,關鍵是能夠在思想的旅程上,不斷開拓新視野,不斷挖掘新天地,不斷提高自己,同時,也在不斷糾正自己。

像梁啟超先對老師康有為頂禮膜拜,到後來老師繼續堅持君主制度,而梁啟超在思想上已經邁出很遠了,所以毅然與老師分道揚鑣,這種決裂,不是品格上的忘恩負義,而是思想上的與時俱進,更是自省和開拓。而胡適思想上對孔子的態度,也有梁啟超式的自省和開拓。

1910年7月,胡適參加了庚子賠款官費生的選拔考試,考試通過後,獲得了留學美國的機會。隨後,胡適從上海登上游輪,穿過無邊無際的太平洋到達異國他鄉美國。胡適先進入的是位於美國紐約綺色佳城的康乃爾大學,選修的是農科專業。

胡適雖然學的是農科,但他一直沒有放棄對文學的追求和哲學的思考,2年後,他改入康乃爾大學文學院學習,期間發表了大量的文學作品,體現了他愛好和思想上的轉變。隨著思想的越來越開放,同時也越來越激進。

於是,隨著“五四”運動的爆發,反傳統、反封建、反孔夫子的口號也響徹在古老的中國大地,胡適、陳獨秀、魯迅等一大批先進知識分子,匯成一股狂飆突進的反傳統的潮流,對傳統進行著顛覆性的改造,其中最響亮的,就是“打倒孔家店”這個在當時足以驚世駭俗的口號。

很多人認為“打倒孔家店”這個口號,是胡適首先提出來的。確實,胡適的文章中曾出現過類似的話語,但“打倒孔家店”既不是他首先提出的,而胡適的文字也不是這麼說的。曾猛烈抨擊舊禮教和儒家學說的北京大學教員吳虞,是胡適非常敬佩的作家,他出版《吳虞文錄》時,曾囑胡適為其作序,胡適欣然應命,他在序言中高度讚揚吳虞是“中國思想界的一個清道夫”,是“四川省隻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打倒孔家店”因此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一個響亮口號,說胡適喊出了“打倒孔家店”,出處便在於此。

不過,這是一種生拉硬扯,胡適在序言中雖說了“打孔家店”四字,但這與“中國思想界的一個清道夫”一樣,是當時的同志和坊間送給吳虞的稱號,並非胡適所首創,所以說“打倒孔家店”是胡適提出來的,是一種誤傳。

其實,這不但是誤傳,胡適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要比這種決裂的態度理性得多,而且後來,胡適也多有反思和轉變。如,胡適曾在《關於〈新青年〉問題的幾封信》中明確說:“有許多人認為我是反孔非儒的。在許多方面,我對那經過長期發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嚴厲的。但是就全體來說,我在我的一切著述上,對孔子和早期的‘仲尼之徒’如孟子,都是相當尊崇的。”胡適對孔子和儒教的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帝國的臉譜


因為胡適在晚年才真正認識了孔學真理。我在青年時也是“批孔"的,三十年來探索真理,才探索到孔子繼承的原始科學社會的“絕學”: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她是應用數學、龍,是用數理邏輯說理的。

例如《周易》《道德經》《論語》《紅樓夢》都是用數理邏輯編排說理的。

比如:“道"的意思是交換、票決道路的民主原則。過去卻解釋為不清楚的法則。

人們痛恨、批判的儒學“孔學”是,千百年來封建社會統治者為其反動統治曲解的儒學“孔學”,至今還有人用此曲解的理論為封建主義辯解。因此,很有必要解釋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論語》等,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千古冤案徹底評反、正名。“名不正則言不順。”

詳見《破譯背後的龍學密碼》。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孔子是大聖人,但他不是一出道就成為大聖人的。實際上,孔子一生顛沛遊離,四處講學,過的不甚如意。當時孔子地處戰亂年代,諸侯爭霸,沒人理會他那一套。孟子荀子繼承了儒家思想,但是又大相徑庭,儒家思想可以說進一步擴散發展,愈加完善。後來秦始皇大一統,確立了法家治天下,對儒家不但沒有利用,反而來了一個焚書坑儒。如果照這樣下去,孔子估計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名聲了,甚至銷聲匿跡都有可能。可是沒過多久秦覆滅,漢王朝建立,到了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實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時候的儒家思想是融合了諸多新思想,更好的為大一統服務的新儒家,與孔子那時候的思想又有了很大不同。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和禮,而由禮衍生出宗法制度是十分利於中央集權統治的,所以儒家的正統地位就這麼確立下來,一直延續到清朝。

儒家正統地位的確立確實給大一統帝國確立了立國思想基礎,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人們的創造力,不過看一下唐宋時期燦爛的文化,其實看得出雖然儒家正統思想不動搖,但它也給其他方面的發展留了很多空間。後來儒家思想進一步發展,在兩宋時期出現了程朱理學,在元明清得到大發展,思想進一步集中,封建禮教進一步加強,特別到了清朝,作為外來民族統治,清朝對思想的控制反而變本加厲,大興文字獄,人們的思想完全趨於保守。



在漫長的歲月變遷中,孔子作為儒家創始人,地位逐漸拔高,直到達到了成聖成神的地步。這個孔子,早已經不是歷史上的孔子本人,而是被後世帝王統治者演化出來的一個巨大的精神象徵,估計孔子他老人家看到後世對他那麼多加工,他也不會高興的。

而胡適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跟魯迅不同,胡適一直是比較溫和的,他倡導的是改良主義。在那個特殊的時代,他也反孔,可是反對的不是孔子本人,而是被後世諸人加工而出來的一個神話的禁錮人思想的孔子形象,反對的不是個人,而是背後所代表的封建禮教。



而且任何行為都不能拿今天的眼光來看待,而是要放到當時的大環境裡,當時我們被人欺負了幾十年,很多國人仍舊沒有覺醒,依舊麻木不仁。這時候倡導新文化,不來點狠藥怎麼能行,即使提出對孔子的批判也是合情合理的。關於這一點,新文化的另一位旗手魯迅先生在香港青年會的一個演講裡,講的特別到位,那篇演講就是《無聲的中國》。

看看這些,關於國人的總結多麼到位,國人是最喜歡調和,何況那時候那麼多麻木不仁的人,只有提出最激烈最刺激的理論,人們才可能有所觸動,然後再妥協鬥爭。胡適提出一些激烈一點的言論也不足為奇。可是當那股浪潮過去以後,還需要猛烈的批判孔子嗎。

今天我們去看孔子,看《論語》本身,會發現孔子真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道理的本身都是十分合理的,放到今天一點也不過時,而且時不時展現一下真性情,絕對不是後面神話聖化以後一副假道學的嘴臉,這一點看看《論語》就一目瞭然。胡適作為一個大學問家、大哲學家,對這些不可能視而不見。

而且胡適畢生追求的是民主自由和理想主義,總是避免偏激,這些跟孔子的仁禮也有不謀而合的地方,所以晚年胡適對孔子的態度從批判變成了讚賞,這點不足為奇。胡適是怎麼說的呢,根據相關資料,我們可以來看一看。

胡適晚年自己也說的很明白,對於後期統治者神話的儒教是反對的,而對於孔子本人還是很尊崇的,這裡可以看出他的真實態度。

孔子是一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以說我們今天很多的思想觀念都深受其影響。胡適是一名出色的思想家,哲學家,他對待孔子的態度也說明了偉大的人物即使會被人一時誤解,其光輝最終還是會閃耀出來,光照千古。


一覽眾河小


在近代歷史上發生了很多的錯誤,本不應該以西方的科技文明,來摧毀自己本民族古老的中華文明。胡適是新民主運動的一分子,要反省的不僅僅是一個胡適,還有很多的人。

胡適有很多著作,也影響了很多後人。但是著作的中,存在有不小的錯誤。比如《禪海釣沉》的內容,其實他根本不懂禪宗,卻在寫禪宗的事情。就像現在很多的學者並不懂得禪宗,卻在到處宣講禪宗。牟宗三老先生對胡適的批評是很中肯的:“他不懂禪,卻要講禪宗,還要跟鈴木大拙辯論,鈴木大拙說他是個門外漢,其實胡適自己本身就是門外漢。”



當初的“打倒孔家店”,是在整個國家整個民族在西方的科技衝擊之下,人們對自己的文化完全失去了自信,為了引進西方的文化和科技,才做出了推翻自己的民族文化,才會出現如此大的錯誤的舉動。

本來中華文明一直處在世界的頂端,衹是到了近代,國運有所衰微,這不是誰能解救的。然而,近代的新文化運動,對中國的文化的影響是深遠的,危害也是巨大無比的,至今都無法修復它的危害所及。現在在人們的思想中出現了很多詭異的思潮,並且於中國傳統思想發展是有害的。新文化運動行為,動搖了不僅僅是本民族文化的根基,摧毀了原有的“生長”生態環境,也成為後來的“文化斷層”之說的主要原因。



新文化運動,這件事並不是胡適先生一個人所為的,當時的輿論導向是有嚴重的誤判,國運不濟,跟民族文化沒關係,並不是摒棄了本民族文化,而吸收西方的科技,國運就上去了。所以,當時人們的觀念非常頑固,也非常錯誤,然而最終大家都選擇了這個錯誤。





一個嚴重錯誤的問題,而導致了一系列錯誤的歷史事實發生。本來應該守護著自己的本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但是很多人捨棄了它,並沒有完全修復,也沒有很好的維護。回過歷史,那是一個無法癒合的傷……

圖/來源於網絡


心智無礙暢遊虛空


我不瞭解胡適,其實對儒家文化也不怎麼了解,可是批儒家的好像不只是胡適吧?記得新中國也批判過,儒家文化雖然不是很瞭解,但是印象裡儒家文化好像沒什麼值得堅持的吧?論資排輩好像是儒家最拿手的了,三綱五常,這需要堅持下去嗎?儒家文化還有什麼?好像還有口是心非吧,謙恭禮讓,這不是口是心非是什麼?我不喜歡讀書,其他的一時想不起來,好像零零碎碎的看過一些片段,反正沒一個值得堅持和發揚的,對了還有抱殘守缺,記不得怎麼說的了,總之是提倡守成,不能改變,這好像也不適合發揚光大吧?雖然不知道胡適什麼時候批儒家文化,但是絕對沒批錯。


等待22925124


親們:顯然憑我們自己那點墨水來評論孔子胡適魯迅是小巫見大巫,小廟的和尚不知道大廟的神道佛唸的是什麼經啊?孔子是仰止難及.胡適要打倒的孔家店與魯迅看仁義道德全是吃人兩字的意義一樣,是千萬夫所指朝野開的各色官冕堂皇的店面,那些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偽君子借仁借義的陰毒惡人,違背孔夫子教導的所謂善人呀!


張加林11


這個世界完全是自然規律在起作用。中國幾千年來反覆學習的東西無法用於發現自然規律,也無法意思到自然規律才是最重要的準則,這是對中國人思維的禁錮。中國人祖祖輩輩被這樣思想洗腦,在旁支末節上花費幾乎所有精力,最終的結果被掌握更高自然規律的人打敗。沒有自然規律思想的文化和人終將被自然規律淘汰。


會學太重要


由反對到理解,看來時間能改變人,這位大學者也終於知道了儒家思想的存在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