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1943年的11月20號,太平洋吉爾伯特群島之上,美軍發動了中太平洋戰區的第一次攻勢作戰——塔拉瓦戰役,旨在奪取日軍盤踞的塔拉瓦環礁。這個彈丸小島的戰略地位極度重要,尼米茲曾經說過:“拿下塔拉瓦,就如同我們將日本中太平洋防線的大門給一腳踹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塔拉瓦環礁在太平洋中的大致位置

之前的太平洋戰區,美軍在登島作戰中幾乎沒有遭到日軍的強力抵抗,基本上較為順利。不過,塔拉瓦環礁上的日本守軍補給充分、士氣高昂,準備毫不退縮地與美軍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島上的指揮官海軍少將柴崎惠次曾誇口說“他們要用100萬人,花100年時間”才能征服塔拉瓦。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在塔拉瓦斃命的日本海軍少將柴崎惠次

結果,在兩棲登陸作戰中,美軍即將首次面臨日軍猛烈的還擊。

塔拉瓦戰役之前,美軍展開一年多的情報收集和分析,準確判定吉爾伯特群島的日軍主力都集中在塔拉瓦環礁的貝蒂奧島。從空中鳥瞰,塔拉瓦環礁呈三角形狀,連綿不斷的暗礁在低潮時才出水,中央有一個礁湖。貝蒂奧島位於環礁西南部,全島長3700米,寬從450米到540米不等,面積約1.18平方公里。

要在這個日軍重兵把守的這個小島登陸絕非易事。美軍決定以陸戰2師為主力,在礁湖一側,也就是靠北的1400米長的海灘(代號紅色海灘)登陸。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貝蒂奧島示意圖,右上角的紅色表明該島在塔拉瓦環礁中的位置

突擊登陸作戰必須準確瞭解當地的水文情況。但是,美軍對貝蒂奧島的潮汐情況卻沒掌握與實際相符的資料。對一般登陸艇來說,礁盤水深至少需要達到1.2米才能航行。儘管美軍在計劃階段已經想盡辦法收集情報,然而登陸時礁盤水位是否足夠,事先實在難以判斷。

美軍指揮官仔細研究航空照片之後得出結論:如果要儘量避免登陸時出現重大人員傷亡,唯有在登陸之前就摧毀貝蒂奧島的大部分防禦工事。也就是說只有寄望於美軍航空兵的空中打擊,和特混艦隊艦炮的近距離火炮打擊。

11月18日,負責奪取塔拉瓦島海域制空權的第50特混艦隊的蒙哥馬利第3大隊開始對塔拉瓦島實施預先航空火力準備,在兩天的猛烈空襲中,擊毀日軍2門203毫米火炮和3輛坦克,也對日軍的防禦工事造成了一些破壞。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第53特混艦隊司令哈里.希爾海軍少將

11月19日15時,登陸編隊到達塔拉瓦島東南海域,第53特混艦隊即南部攻擊部隊司令哈里·希爾少將召集隨軍記者舉行記者招待會,希爾對艦炮和艦載機的火力十分信任,聲稱將要把塔拉瓦島從地圖上一舉抹掉,言下之意登陸部隊遭遇的抵抗將會很微弱,登陸將會像度假的遊客漫步海灘一樣輕鬆。一旁的陸戰2師師長朱利安·史密斯少將對希爾這種略顯輕佻的態度不以為然,隨即插嘴補充:“請記住,當海軍陸戰隊隊員與敵人短兵相接時,唯一的盔甲是身上的軍裝!”日落前,南部攻擊部隊所有軍艦在塔拉瓦環礁東南海域集合完畢,一起向登陸海域進發。

陸戰2師總兵力18088人,其中超過55%是擁有戰鬥經驗的老兵。該部配備有最新式的步兵武器,包括“加蘭德”M1式半自動步槍,“勃朗寧”自動步槍等,武器彈藥和通信器材一應俱全。而承擔首日登陸任務的是陸戰第2加強團,突擊登陸總指揮則交給團長大衛•M.肖普(David M Shoup)上校。他十分了解陸戰2師的情況,而且是塔拉瓦作戰戰術計劃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出任登陸突擊指揮官無疑再合適不過。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陸戰2師徽記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正在自己的艙位研究戰術方案的大衛·肖普上校

11月20日凌晨3點20分,陸戰2師的官兵們早早吃完早餐,準備出戰。4點過後,美軍運輸艦紛紛放下登陸艇,陸戰2師準備進行登陸。南部攻擊部隊的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的炮口全部對準貝蒂奧島,塔拉瓦之戰即將有條不紊地展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在塔拉瓦外海集結的登陸部隊

然而,日軍卻先發制人地打響了第一炮!

4點41分,貝蒂奧島的上空升起了一顆紅色信號彈,這意味著日軍已經發現了登陸部隊,整個貝蒂奧島的防禦體系全速運作起來。

5點05分,希爾少將的旗艦“馬里蘭”號戰列艦彈射艦載校射飛機,雖然“米德”號驅逐艦同時施放煙霧進行掩護,但彈射起飛的火光逃不過日軍的眼睛。兩分鐘之後,日軍的岸防炮即開始射擊。希爾立即下令還擊,科羅拉多號和馬里蘭號戰列艦率先用自己的406毫米主炮回擊日軍,隨後美軍的另3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和9艘驅逐艦主炮開始集中齊射,猛烈的炮火將小小的貝蒂奧島幾乎全部籠罩住。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塔拉瓦戰役,希爾少將的旗艦“馬里蘭”號戰列艦正在用406毫米主炮轟擊日軍

6點13分,從三艘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終於趕到灘頭上空、實施空中支援。此時島上已經濃煙滾滾,烈火熊熊,由於美軍進行艦炮射擊時使用的都是高彈,將島上炸得煙塵滾滾,塵土飛揚,遮天敝日,飛行員根本看不清地面目標,加上艦炮火力相當密集,在這種情況下飛機進行低空精確攻擊十分危險,因此艦載機的對地攻擊只進行了短短9分鐘就草草結束。艦炮火力準備繼續進行,在兩個多小時的艦炮火力準備中,美軍共發射了3000多發炮彈——平均兩秒鐘一發。

此時此刻,大批登陸艇承載著陸戰隊員向灘頭陣地衝刺,美國大兵們震驚地看著前方濃煙滾滾的島嶼,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猛烈的炮火。諾曼•哈奇(Norman.Hatch)上士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道:“(炮聲)讓我們覺得(上岸之後)根本不用再做任何事情了……看上去我們根本不需要再進行什麼戰鬥。”

《時代週刊》的隨軍記者羅伯特•謝羅德(Robert.Sherrod)回憶道:“(當時)我相信沒有什麼人能在這種毀滅性的炮火下生存下來……日本兵現在應該都死光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珍貴的彩色照片,“科羅拉多”號戰列艦正在用主炮轟擊日軍

對於美軍官兵來說,與其說是相信自己的海空威力,不如說是希望自己能夠安全度過塔拉瓦這一關。不過轉眼之間,哈奇和謝羅德的美夢破滅了,一枚炮彈落在他們的登陸艇前方50碼,巨大的水花沖天而起。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登陸艇上的美國大兵,為了緩解壓力在欣賞性感女郎圖片

實際上,美軍大大高估了炮火準備的效果,日軍大多數工事特別是火炮掩體都深埋在地下。美軍缺乏對岸上點狀目標射擊的經驗,速度太快,以致炮彈爆炸的煙霧遮掩了目標,看上去雖然處處烈焰濃煙,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如此大規模火力準備的唯一成效就是將日軍的通信線路全部炸斷,使指揮部與各部隊之間的聯繫全部中斷。但是,日軍設在地堡裡的指揮所、掩體、隱蔽的火炮陣地幾乎都未受到嚴重的破壞。守島日軍仍可使用小口徑火炮、機槍和步槍封鎖海灘,對企圖接近的美軍登陸部隊進行射擊。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美軍隨後才發現日軍工事深埋地下,很難摧毀

不過,此時的情報表明,礁盤周邊的水深只有0.6-0.9米,遠低於登陸艇需要的1.2米安全線。因而美軍登陸只能更多地依靠總數不足100輛的兩棲運兵車,這給登陸作戰造成一定的困難。

就在希爾的艦隊主力實施艦炮火力支援時,“追求”號和“必要”號兩艘掃雷艇在煙幕的掩護下向島岸接近,清掃進入礁湖的航道。“林格爾德”號和“達希爾”號驅逐艦為他們提供火力支援。兩艘掃雷艇剛進入礁湖,就遭到日軍岸防炮火阻擊,於是必要號留在礁湖內,標定突擊登陸部隊的出發線;追求號則返航引導兩艘驅逐艦前對登陸地段進行炮擊。兩艘驅逐艦有效壓制住了日軍的炮火,日軍的岸防炮暫時停止對掃雷艇開火。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從日軍工事一覽塔拉瓦海灘,很明顯進攻方完全暴露在火力射程之內

按照預定登陸計劃,前3波都由兩棲運兵車部隊突擊登陸。第一波由42輛LVT-1兩棲運兵車組成,隨後兩波由最新式的LVT-2兩棲運兵車組成,兵力分別為24輛和21輛。各登陸部隊營級指揮官都隨第4波登陸部隊登陸,包括14輛“謝爾曼”式中型坦克和4輛輕型坦克在內的重裝備將隨第5波登陸部隊登陸。登陸部隊的4個營於7時零7分完成換乘,在礁湖外的集結區整頓隊形。

此外,還有一個小分隊將先期登上貝蒂奧島。肖普上校從團直屬部隊抽調精幹力量,組成了一個突擊偵察排,由威廉•D•霍金斯(WilliamD.Hawkins)中尉指揮。A•G•萊斯利(A.G.Leslie)少尉指揮的一個工兵班隨霍金斯排一起行動。按照預定登陸計劃,霍金斯和萊斯利的小分隊將在大部隊行動之前出發,負責清除日軍在碼頭上設置的機槍火力點和狙擊手。

7點15分,追求號掃雷艇停泊在出發線附近,打開它的探照燈為陸戰隊導航。此時,日軍的岸防炮再度打響。林格爾德號驅逐艦衝進了礁湖,對日軍實施近距離火力壓制。雙方的炮火各不示弱,五分鐘之後,林格爾德號的後輪機艙被一枚127毫米炮彈打中,好在是顆啞彈。緊接著又一枚炮彈擦著前魚雷發射管飛過,正中醫務室和緊急通信室之間,幸運的是這又是一顆啞彈。大難不死的林格爾德號通過日軍開炮時的火光判斷出它們的大概位置,立即用艦炮還擊。林格爾德的炮彈正中日軍彈藥庫,一聲巨響過後,日軍的這個岸炮陣地徹底安靜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登陸艇和運兵車向塔拉瓦進發

在追求號掃雷艇探照燈光的引領之下,美軍兩棲運兵車由礁湖外的會合區出發,向礁湖內的出發線前進。然而由於頂風、浪大、退潮和履帶登陸車發生故障等原因,行動非常遲緩。在通信故障的條件下,坐鎮特混艦隊的希爾少將和前方登陸部隊的肖普上校不約而同地延後了登陸時間。

8點24分,美軍的第一波兩棲運兵車終於穿過了出發線,向5500米外的灘頭登陸點前進。其他波次登陸部隊將以3分鐘為間隔,依次向預定登陸點進發,各登陸灘點的寬度均為350米。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領先登陸的第一波LVT-1

就在兩棲運兵車從出發線啟動的一刻,美軍艦載戰鬥機對貝蒂奧島展開最後一輪空中火力準備。8點54分,希爾少將命令礁湖外的火力支援艦群停讓射擊,避免誤傷友軍。然而,此時的第一波登陸部隊距離灘頭依然超過3600米。

終於,霍金斯中尉的突擊偵察排和萊斯利少尉的工兵班一馬當先,乘坐兩艘登陸艇到達礁盤邊緣的碼頭末端。他們沿著碼頭迅速前進,霍金斯排為工兵班提供火力掩護,萊斯利的工兵用炸藥和火焰噴射器消滅了日軍在碼頭上的第一個機槍火力點。渾身著火的日軍一頭栽進了海水,萊斯利就在碼頭橋頭燃起了大火。這把火燃燒了好幾個小時,火焰躥起10多米高,成為主力部隊登陸時的一個導航標。肖普上校的這步棋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海軍炮火準備支援時間不足的誤差,然而以霍金斯一個加強排的力量顯然還不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登陸部隊已經接近塔拉瓦,途中可見一艘被擊沉的登陸艇

由於美軍的通信失誤,致使登陸部隊最後23分鐘的航程只能依靠礁湖內的兩艘驅逐艦提供火力掩護。這23分鐘的間隙足夠日軍從陣地的掩體和掩蔽部裡出來,在防禦工事集結。美軍的空中和艦炮打擊毀掉了日軍的大部分大口徑火炮,但是日軍的37毫米小口徑火炮和機槍依然還在。

正向海岸推進的美軍第1波突擊部隊遭到日軍小口徑火炮和機槍的猛烈反擊。好在日軍並不知道美軍先頭登陸部隊乘坐的是沒有封頂的LVT-1兩棲運兵車,想當然地使用了穿甲彈,而不是殺傷力更大的高爆彈,第1波美軍因而幸運地減小了傷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5號LVT-1兩棲運兵車正在貝蒂奧碼頭邊。圖片上方的硝煙和彈影清楚地顯示友鄰部隊正在陷入苦戰

美軍最大的麻煩還是礁盤的水實在太淺,由於水深只有0.6-0.9米,兩棲運兵車只能從一個固定的入口通過礁脈。日本守軍發現後,集中步槍、機槍和反登陸火炮展開猛烈射擊,登陸部隊頓時傷亡慘重、陷入混亂。

第一波登陸部隊的第2兩棲運輸營中,營長亨利•C•德勒維斯少校(HenryC.Drewes)組織戰士們用車載12.7毫米口徑機槍還擊。然而開火的機槍很容易成為日軍打擊的目標,不消一刻,就有成打的美軍機槍手中彈倒下。德勒維斯少校接替了一名陣亡機槍手的位置,向日軍開火,很快就被一枚敵彈打穿頭部,當場陣亡!雖然傷亡不小,美軍各部還是先後登上了目標海灘。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犧牲的第2兩棲運輸營營長亨利•C•德勒維斯少校

9點10分,2團3營率先在貝蒂奧西北的“紅1”灘頭靠岸。9點17分,8團2營在“紅3灘頭”靠岸。5分鐘以後,2團2營在“紅2”灘頭靠岸。

第一輛靠岸的是2團3營愛德華•J•穆爾(Edward J.Moore)一等兵駕駛的車號“49”,暱稱“我的德羅里斯”的LVT-1兩棲運兵車。穆爾拼盡全力想將運兵車靠海堤停穩,但車子在海灘上拋了錨,成為日軍機槍狙擊的目標,穆爾想要拿自己的步槍還擊,但日軍的子彈打得他連頭都不敢抬。同車的19歲士兵吉爾伯特•弗格森(Gilbert Ferguson)回憶道:“(被日軍火力釘住時)中士站起身來招呼說:‘所有人快下車’。話音未落,機槍子彈就從他頭上飛過……”下了車的戰士們馬上又被不遠處的兩挺機槍盯上了,不一會兒都非死即傷。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第一輛登上貝蒂奧海灘的49號LVT-1兩棲運兵車“我的德羅里斯”。戰後,這輛頗具歷史意義的兩棲運輸車被安放在美國加州德爾瑪軍營(Camp DelMar)的履帶戰車博物館內供人瞻仰

很少有運兵車能衝上海堤,只要一靠岸,運兵車就會遭到日軍迫擊炮和榴彈炮的猛轟。這時候,日軍終於發現美軍運兵車沒有頂棚,於是開始向車內投擲手榴彈,美軍傷亡很大。一位美軍下士約翰·斯皮萊恩(John Spillane)戰前曾是一名棒球運動員,他空手接下了兩枚日軍手榴彈,迅速將它們扔回了日軍戰壕,在接第三枚時,手榴彈就在他掌中爆炸,讓他負了重傷。

第2和第3波靠岸的LVT-2運兵車雖然在薩摩亞加裝了3/8英寸厚的裝甲,然而他們承受了比第1波更為猛烈的炮火。有些車輛在水面就直接被日軍的大口徑岸防炮打傷,無法動彈。機槍手紐曼·M·貝爾德(Newman M. Baird)一等兵後來回憶自己的這次痛苦經歷時說:“我們離海岸還有100碼,敵人的火力真是可怕。那該死的子彈猛烈的敲打著(運兵車)外殼。一輛車中彈停車,然後起火爆炸,渾身都著了火的兄弟們拼命從車上跳下來。”貝爾德的LVT-2很快也被日軍的炮彈擊中,領航員和大多數戰友都犧牲了,

“我抓起我的卡賓槍和彈匣,從兩具屍體中間伸了出去,想用我的手打開邊門,希望能夠先跳到水裡,但是我不想把頭露出來,敵人的子彈正像雨點般飛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塔拉瓦登陸戰,灘頭在望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登上塔拉瓦環礁後,美軍士兵在兩棲登陸車後方尋求掩護

美軍前3波出動的87輛LVT中,有15輛因為機械故障或日軍的火力打擊,直接就在礁湖裡報銷,8輛在灘頭被日軍擊毀。最後,一共有1500名陸戰隊員成功登陸紅色海灘。然而由於日軍依託海堤和周圍的陣地進行猛烈反擊,美軍傷亡慘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一片狼藉的塔拉瓦環礁

肖普上校本希望利用兩棲運兵車往返運輸登陸艇上的第4和第5波登陸隊上岸,然而前3波登陸部隊已經損失了1/4的運兵車,給後續運輸帶來了極大困難。肖普上校眺望著不遠處的貝蒂奧島,這一戰的艱難遠超出想象,在血與火的黎明之後,美軍還將迎接更多的苦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塔拉瓦戰役,美軍史無前例的登陸惡戰

▲第一天苦鬥過後,肖普上校勉強在灘頭建立起簡易的指揮部,更艱苦的戰鬥還在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