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先說說保定的地方戲

保定的戲曲史可追溯到金代的院本。《輟耕錄》載:“院本的演出活動,盛行京師(今北京),遍及郡邑”。定興城內金大定八年(1168年)建的東林寺戲樓,即演院本的場所。金末正大四年(1227年),張柔重建保州(保定城),曾建浮香、金臺二酒館,並建樂棚兩座(見元好問《順天府營建記》)。當時的酒館、茶館不僅是飲酒喝茶之地,還有說唱等文藝活動,樂棚則為專門進行文化戲曲等演出場所。金代保定地區的廟宇比比皆是,廟前均建戲樓或戲臺,為饗神歌舞,唱戲之所。由此可知,當時保定地區的戲曲活動已很頻繁。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元世祖忽必烈建都大都(今北京)之後,元曲雜劇異常興盛。保定為畿輔之地,隨著雜劇的興起,出現眾多元曲雜劇作家,如祁州

明代,北曲雜劇作家減少,除僅見於嘉靖年間的保定府通判馮惟敏所著《僧尼共犯》、《梁灝不伏老》等雜劇較著名外,其他不見於史冊。但從各縣明代建的戲樓看,雜劇演出活動比元朝更加頻繁。明詞曲作家朱有燉所著《桃園景》記載了保定府在城樂戶名旦桔園奴因臧桃兒“做的好雜劇”,而想娶作兒媳婦的故事,亦反映了保定雜劇演出的情況。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明中葉以後,南方的弋腔、崑腔北上,影響了北方的戲曲。清初,保定一帶的戲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由於外地劇種的流人,保定的戲曲成了大融合、大調整的局面,為後來保定出現多劇種、多聲腔的繁榮奠定了基礎。除弋腔(高腔)、崑腔外,各地民間的秦腔、羅羅腔、絃索腔、柳子調等亦興盛起來。乾隆、嘉慶年間只准昆、弋兩腔在北京演出,其他劇種一律禁止。秦腔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流入保定地區的。帝、後“國喪”期間,包括昆、弋在內的劇種亦禁止在京演出,各劇種部分演員流人保定地區。由於外地劇種在保定地區的影響,出現了多劇種的局面。至民國年間,包括秦腔改為河北梆子,崑腔改為北昆的劇種,加上本地戲曲,劇種已達15個。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各劇種受到嚴重衝擊,翌年1月,冀察冀邊區在保定地區阜平縣建立,提出了“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戲劇”口號。抗日根據地、游擊區出現了新的戲劇演出高潮。除晉察冀邊區、北嶽區、冀中區及專區和各縣縣直屬劇團(社)外,大量農村業餘劇團雨後春筍般誕生。如不足10萬人的阜平縣有村劇團40個,望都縣一區有劇團30個,定北縣51個。解放戰爭時有所減少。新中國建立後,多數業餘劇團有所恢復。1949年據保定15縣不完全統計,有農村業餘劇團525個。各縣相繼建立了專業劇團,除省、專在保定建戲校外,有的縣也建立了戲校,培養新生力量。“文革”中,大部縣解散劇團,建立宣傳隊,唱“樣板戲”。改革開放後,又興起戲劇熱。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農村劇團大部分停止活動,以請專業劇團演出為主,取代了自娛性業餘劇團的演出。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保定一帶是一個多劇種繁衍發展的地區,包括曾經活動過但後來又基本上絕跡的劇種共有20餘種之多。計有高腔、北昆、老調、絲絃、哈哈腔、河北梆子、定州大秧歌、橫岐調、上四調、新穎調、評劇、蹦蹦、碰板調、賢寓調、十不閒、詩賦弦、京劇、晉劇、河南墜子、豫劇、蔚縣秧歌、保定皮影等。按其分佈區域的大小可分為全區性的和區域性的兩大類,像河北梆子、老調、絲絃、哈哈腔、大秧歌、北昆、高腔、京劇、評劇、蹦蹦、保定皮影皆為全區性的,其餘則為區域性的。

這些區域性的劇種分佈是,橫岐調主要在涿州、淶水、定興、徐水等縣,上四調主要在新城、淶水等縣,新穎調在望都縣,碰板調在新城縣賢寓調在定興縣,十不閒和詩賦弦主要在涿州、淶水、定興等縣,晉劇主要在與山西省相鄰的西部山區,蔚縣秧歌主要在淶源縣,河南墜子主要在唐縣,豫劇只在新城縣存在過一個專業劇團。

按其形式特點亦可分為兩大類,即本地劇種和外來劇種。像河北梆子、老調、保定絲絃、哈哈腔、定縣秧歌、橫岐調、上四調、新穎調、碰板調、賢寓調、保定皮影屬於本地劇種,餘則為外來劇種。其實,外來劇種的高腔、崑腔在其長期的流傳過程中,由於受當地語音、習俗的影響,已經與其原貌有了差異,已成為帶有本地特色的劇種。

本地劇種河北梆子、上四調、碰板調等,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它的音樂、語言已脫離原有風貌,而形成了燕趙本地的與外來的最根本的區別,也主要在於一個劇種的音樂形式上,只要是它的音樂形式較原來有了較大的變化與發展,我們就把它劃在本地劇種的範疇了。

河北梆子是全河北省範圍的大劇種,我們把它列為本地劇種的原因,其一,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河北梆子科班在保定地區的定興,徐水一帶;其二,保定一帶歷代演唱河北梆子的藝人做出了突出貢獻。另外,保定地區還有一些尚未成熟起來的戲曲形式如“十不閒”,因其有過向成熟的戲曲形式過渡的過程,也把它列入到劇種中來。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再說說保定的戲臺

保定的演出場所種類繁多,金末元初已有樂棚的記載。清代以來,有官府戲樓、會館戲樓、廟宇戲樓等等,在清末民初達到極盛時期,民國後期,演出機構寥寥無幾。明清至民國時期,保定的戲樓主要有四個圈子。

第一個圈子:先來看看有哪些官府戲樓

曹錕戲院(1921年曹錕將關岳廟改建而成),曹錕任直隸督軍後,精修關岳廟,廟內建戲樓,後關帝廟改為戲院,群眾稱為曹錕戲院,後改為新華禮堂。

▼清末的曹錕戲院就是這個樣子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南關公園戲院(1921年建),該園建成後,曹錕邀請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餘叔巖、楊小樓、白牡丹、小翠花等戲曲名角,來園內劇場慶賀演出七天。

淮軍公所戲樓:光緒年間在淮軍公所南側建昭忠祠,並設祭場,祭場有戲臺,此戲樓主要為官場觀劇之用,後也做商業演出。

這個老戲樓目前還在,先看看過去的老圖紙。正房就是下面這樣子的滴。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戲樓內景

第二個圈子:保定還有很多廟宇戲樓

火神廟戲樓:隨寺廟而建,坐南朝北,戲樓面對火神廟門,專為祭祀火神而建。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建國前期的火神廟門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洞陽宮戲園:地址在東大街貴顯衚衕,據荀慧生回憶,“保定洞陽宮是一個很大的劇園,因為它是洞陽宮的廟產,所以這個戲園就是洞陽宮茶園。”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第三個圈子:在保定還有一類叫會館戲樓

浙紹會館戲樓:辛亥革命後改為營利戲樓,曾用名三慶戲樓、光明戲樓、大眾戲院。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三晉會館戲樓、保定電影院(1938年建):初建於乾隆年間,1938年此處改為保定影院,1946年,因蔣介石擬回母校參觀,為向其祝壽,改為介壽堂。曾國藩祠(湖廣會館):建於清中葉,戲樓建築規模形制與淮軍公所相近,為清末保定大型劇場之一,民國期間為評劇主要演出場所。

第四個圈子:社會活動及娛樂場所

蓮池劇場,蓮池於1907年改為公家花園,民初曹錕在蓮池內修建了蓮池劇場,是當時比較繁華的劇場,不少京、昆、梆名角在此演出。

青年會禮堂,1916年,基督教青年會在唐家衚衕建了一座樓房,以演戲、演電影傳播宗教思想。

大舞臺(1914年保仁水社集資興建),三十年代,崑曲名家郝振基、陶顯庭、侯玉山、韓世昌、白雲生、龐世奇等經常演出於此。保師附小禮堂也時常售票聚演。此外,馬號第一樓,鼓樓東側的小茶園等處。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此外還有吉慶園戲園:位於衛上坡,與光園為鄰。還有新民舞臺、益和戲園、第一樓、文明茶園等其他演出職業場所。

解放後保定的戲樓影劇院

隨著城市建設和文化藝術的蓬勃發展,陸續改建和新建眾多的文化娛樂場所,50年代後期,不少系統建起了自己行業的禮堂,主要有:

河北影劇院

紅星影劇院

大舞臺

南郊影劇院

保定電影院

八一電影院

人民公園電影院

保定曲藝場

地招禮堂

百花影院

房管電影院

鐵路俱樂部

各高校禮堂

人民劇場

公園劇場

第一文化宮

第二文化宮及人民公園

東風公園等露天電影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現在的保定,仍然有戲

當今保定還在不斷上演戲曲演出的劇院,已經不多了。但是,只要有堅持和堅守的根還在,根就比花朵更重要。

亞力劇場(1944年建,今直隸大劇院)

從亞力劇演變至今的直隸大劇院,1944年,為木結構建築,只能演出小戲劇,因戲院佔用亞力襪廠舊址而得名,1952年改為磚木結構,名紅星劇場,1972年改鋼筋混凝土結構,劇場有前廳、觀眾廳、舞臺、和觀眾休息室。曾先後接待過北京青年藝術劇院、中國京劇院、天津京劇院、西藏歌舞團、中央音樂學院等大型文藝演出團體,其中,有京劇表演藝術家袁世海、李萬春、於魁智及歌唱家李谷一、關牧村、才旦卓瑪等,以及相聲演員馬季、唐傑忠、姜昆、李文華等在此登臺獻藝。今直隸大劇院進入市場化操作模式,作為保定文化演出市場的堅守者值得尊重,其戲曲文化的舞臺和保定古城的文化底蘊是吻合的,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走進這個歷史悠久的劇院,感受舞臺藝術,其傳承的底蘊是保定任何重金打造的現代化劇院所不能比擬的,因為植根於保定古城空間文化載體的核心最保定。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直隸大劇院前身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改造中的紅星劇院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著名京劇藝術家梅葆玖先生為直隸大劇院題名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劉曉慶在紅星劇院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侯寶林在紅星劇院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保定,一座“有戲”的城市

來源 | 微信公眾號“太行人家”、“直隸尚書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