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暮榮談寫作」寫完兩部長篇小說的心得


「暮榮談寫作」寫完兩部長篇小說的心得


2019年暮榮完成兩部長篇小說。

兩部長篇小說簡介

第一部長篇小說,描寫的是發生在廣州和溫哥華兩地的都市愛情勵志故事,《太平洋吹來微微的風》。寫了11萬字。

第二部長篇小說,《溫哥華攻略》。

描寫單身女子王茜2000年從廣州移民到溫哥華,在溫哥華找工作,尋找真愛的勵志愛情小說,大約寫了25萬字。

《太平洋》源於自己的一篇萬字短篇小說,感覺意猶未盡,想說的話太多,索性於4月15日開始動筆寫長篇,6月11日寫完,大概兩個月時間,日更,每天寫的字數不定。

《溫哥華攻略》6月25日開始寫第一章,2841個字。

28歲的王茜隻身從廣州移民到溫哥華,懷揣一顆無畏的心和對未來的嚮往,囊中羞澀地來到溫哥華,在溫哥華她只認識一箇舊同事林力,通過林力的介紹租在林伯母家裡,展開一段勇敢的人生。

六月底開篇後寫得斷斷續續,到了八月底基本停更了。眼看著思路斷了很難再接起來,於是下狠心於十月一日開始日更,除了偶然的幾天,幾乎每一天都寫兩千字左右,包括十一月到拉斯維加斯旅遊幾天,以及一月二日到黃刀旅行都沒斷,2020年1月13日終於寫完。

寫文這件事非得一鼓作氣,不然就二而衰三而竭了。

有人說,寫長篇小說的人像是被判了無期徒刑般,每天只能不停地寫,不知什麼時候是個盡頭,而且這個寫作的過程是孤獨的,你活在自己創造的世界中。

這句話說到我心裡去了。

自從決定寫長篇小說,自律和恆心是支撐自己寫下去的兩大重要要素。且不說你寫得好不好,是否吸引人,作品是否有可讀性,光是要把故事說完,不中途棄坑都需要極大勇氣。這麼說,對於我這個多年吵嚷著要減肥的人,多年被肥胖困擾的人,假如拿出寫文的一半恆心去減肥,現在的我應該不是女神經而是女神了。

既然已經不是寫長篇小說的小白,

關於寫長篇小說,有什麼心得?


「暮榮談寫作」寫完兩部長篇小說的心得


第一,大綱的重要性。

2018年的時候,暮榮曾經計劃寫一個長篇小說,名字叫做《蓉兒》,寫的是一個進入感情誤區作為第三者獨自在溫哥華生活的女孩子的情感故事。

最開始寫的時候有一個特別粗糙的大綱,把幾件關鍵事件記錄一下,故事的大概情節寫了一下,便匆匆忙忙開始動筆了。寫了大概兩萬字便有點寫不動了。回頭看看大綱,感覺內容過於簡潔,很多細節並沒有考慮到,下筆很困難,也失去了繼續的動力。越不寫就越不想寫,後來索性棄坑了。

很可惜。

當我寫《太平洋》的時候,對大綱重視起來,特別認真地寫大綱,就像寫正文一樣,沒有粗製濫造,把邏輯關係,來龍去脈都交代得很清楚,大概寫了三千字左右。

第二個長篇《溫哥華攻略》也寫了大綱,主要人物的勾畫都在心裡明明白白的,故事的脈絡也異常清晰,連最後故事的發展結果都想得特別清楚。

有成熟的大綱做指導,兩篇長篇小說故事的發展也基本按照大綱的計劃來寫。

鑑於這個經驗,準備開始動筆的第三篇長篇小說《溫秋遺夢》的大綱我更是信手拈來。熟練到不僅寫了大綱,交代了每一個人的年齡,工作,生活背景,甚至把大綱進行了分解,這一步是以前沒有做過的。

何謂分解?

每一個主人公身上的故事計劃寫多少字?計劃寫幾個分場故事?每個故事打算寫幾節,每節大約寫多少字,這些細節我都做了預計。當然,最後的結果不一定與這些數字吻合,但有了這些數字,寫作任務變得更清晰,節奏的快慢更容易把握和調整。

以前的兩部長篇沒有如此的細化,因此留下了一個待解決和改進的問題,那就是結構和節奏的全局把控一般,因為隨意性較大,想到哪寫到哪,很多時候文字筆墨的分配就變得隨機,結構容易鬆鬆垮垮,節奏變得拖沓,讓讀者失去追劇的興趣。

有了非常細化的大綱之後,我希望這個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因為我已經有了全局觀和全盤打算。哪裡需要高潮,哪裡需要多著筆墨,在沒開始動筆前已經規劃好,而不是在寫的過程中被靈感牽著鼻子走,那樣容易迷失。

這裡就引出了下一個話題。


「暮榮談寫作」寫完兩部長篇小說的心得


第二,長篇小說的宏觀考量,結構和節奏。

作為一個小白,在寫長篇的時候需要顧及的方方面面實在太多了!

文筆需要流暢,文字需要動人,場景需要描述,細節需要突出,人物需要塑造,情節需要推進,邏輯需要清晰,切忌前後矛盾。以上這些倘若都記得顧及了,節奏可能掌握得不好了。一個沒有全局觀和宏觀考量的寫作者很容易顧此失彼,陷入拖沓和離題的窘境。

這個話題有點抽象但至關重要,對於希望提升的作者尤為關鍵。

初級寫作者對這個問題的掌握,通常來說都是欠缺的。寫過一段時間的作者,需要密切注意這個問題,並在動筆之前,動筆當中時不時進行思考,及時審視,發現和避免更文中出現內容安排不得當,頭重腳輕或者頭腳皆輕,甚至內容不連貫,節奏混亂的場面。

快節奏固然驚心動魄,蕩氣迴腸,缺點卻是缺乏細節的展現,光有敘述沒有描寫,光有故事沒有內核,光有情節沒有人物。

所以,如何可以多方面兼顧,這是對有一定寫作經驗的作者的晉級考驗。


「暮榮談寫作」寫完兩部長篇小說的心得


第三,堅持,堅持還是堅持。

海明威說過,初稿都是狗屎

無論你是小白還是大文豪,沒有一個人的初稿就是完美,第一次就合心意,但你不能因為不完美或不滿意就不開始,不繼續不堅持。

你想進步,至少要有一個可以看到的比較你才知道自己已經進步。永遠是光想不寫,那進步只是幻想。空想永遠沒有進步。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不怕被人說被人笑,不怕寫出糟粕,只要寫了,就成了。

不寫,你永遠只停留在原地。

村上春樹在書中提到一句關於跑馬拉松的名言,所有的跑步愛好者都視為箴言。“痛楚難以避免,而磨難可以選擇。“ 在這裡我的理解是,你明知道寫長篇小說是一件痛苦的差事,但內心深處你可以選擇不被它打敗,而選擇與磨難同行。

第三部長篇小說《溫秋遺夢》將是我的溫哥華三部曲的第二部,計劃寫15萬字。


「暮榮談寫作」寫完兩部長篇小說的心得


如何可以成為一名出色的小說家,把長篇小說寫得越來越好?

村上春樹曾經在採訪中提到,

小說家最重要的資質是才華,但是每個人才華的質量和數量都不一樣,根本不受主人控制。才華之外最重要的兩個資質就是集中力和耐力。這兩個資質是可以通過後天訓練獲得。這跟長跑運動員每天持之以恆地跑步來鍛鍊強化肌肉的道理是一樣的。

著名的偵探小說家雷蒙德-錢得勒曾說,即使沒有任何東西可寫,他每天都會在書桌前坐上幾個小時,獨自一個人集中精力。

村上春樹先生說得很有道理,寫長篇小說小說其實是一個體力活,寫雖然不必運動身體,可勞筋動骨的勞動在體內熱火朝天地展開。你的神經如同激光束一般集中於一點,運用想象力從無到有地把一個故事催生出來。職業小說家經年累月地寫小說,需要體力腦力心力,一面屏住呼吸一面繼續呼吸,在長篇小說的創作道路上保持合適自己的節奏,堅持寫下去,並期待每一部作品給自己帶來不同的驚喜。


「暮榮談寫作」寫完兩部長篇小說的心得

期待第三部作品《溫秋遺夢》的早日面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