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體檢到底該不該做胃鏡?胃鏡有什麼用?你想知道的胃鏡知識都在這


這是張醫生關於體檢的第四篇文章。很多朋友經常來徵求我的意見,體檢的時候,有沒有必要把胃鏡這個項目加上去?胃鏡做起來難不難受?危不危險?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講一講胃鏡,相信大家看完我這篇文章,心中的疑惑都能解開。

胃鏡你做過嗎? (單選)
0人
0%
做過
0人
0%
沒有
<button>投票/<button>

01 什麼是胃鏡?

在200多年前,德國醫生庫斯莫爾在觀看了街頭一場吞劍表演之後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酷炫的點子。對,你沒有想錯,就是那種把劍吃進肚子裡的江湖表演。

體檢到底該不該做胃鏡?胃鏡有什麼用?你想知道的胃鏡知識都在這

“既然表演者可以將劍直接從嘴裡吞進肚子裡,那麼如果我把一根管子插進人的嘴裡,是不是就可以看見胃部的情況?“ 庫斯莫爾醫生的想法看起來有些瘋狂,更瘋狂的是,他還真這樣做了。

體檢到底該不該做胃鏡?胃鏡有什麼用?你想知道的胃鏡知識都在這

庫斯莫爾醫生製作了一根硬管子,管子裡安置了很多小鏡子,藉助蠟燭的光線,庫斯莫爾通過這根管子觀察到了患者的口腔、食道、胃。

體檢到底該不該做胃鏡?胃鏡有什麼用?你想知道的胃鏡知識都在這

庫斯莫爾醫生和他發明的內鏡

庫斯莫爾的原始胃鏡還存在著很多缺陷,首先這個管子是一根硬硬的金屬管子,直接從患者的嘴裡插進去,患者會非常難受,而且還容易把腸子刺破,蠟燭的光線也不好。

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的胃鏡越來越先進。胃鏡採用光纖傳輸信號,醫生能夠通過電腦顯示屏清楚地看見胃的樣子,同時胃鏡管也變得柔軟可以自由活動,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體檢到底該不該做胃鏡?胃鏡有什麼用?你想知道的胃鏡知識都在這

胃鏡,就是醫生將一個帶有攝像頭的軟管從患者的口部伸入,經過咽喉、食道,到達患者的胃部,攝像頭能夠拍攝到沿途器官的情形,幫助醫生進行診斷。

體檢到底該不該做胃鏡?胃鏡有什麼用?你想知道的胃鏡知識都在這

那麼,胃鏡有什麼用呢?

02 做胃鏡有什麼用?

胃鏡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點:

(1)能夠看清楚食道、胃的病變,發現食管炎、食道癌、胃炎、胃潰瘍、胃癌等疾病

胃鏡從口腔進入,經過咽喉、食道,到達胃內,胃鏡前方的攝像頭能夠觀察到沿途組織的病變情況。

體檢到底該不該做胃鏡?胃鏡有什麼用?你想知道的胃鏡知識都在這

胃鏡下看到的食管、胃等組織結構

(2)胃鏡不但能觀察到病變,還能夠取可疑的病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

當醫生髮現患者的食道、胃部有可疑癌變的地方,那麼還可以利用胃鏡上的小鉗子,夾取一塊可疑病變的組織,再送到病理科,放到顯微鏡下進行檢查,從而明確這是什麼病。

(3)胃鏡還能夠進行一些治療操作。比如當患者胃潰瘍出血時,醫生可以利用胃鏡進行止血。

通常,患者出現胃痛、胃脹、反酸、嘔血、便血等情況時,一般醫生都會為患者做一個胃鏡,以明確患者的食道、胃部有無病變。

03 那麼體檢有必要做胃鏡嗎?

胃癌,在我國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惡性癌症。而且這種惡性腫瘤在東亞人種之中發病率很高。中國、朝鮮、韓國和日本都是胃癌的高發國,遠遠高於西方國家,這與東亞人種的基因、飲食特點、飲酒喜好等因素有關。

中國、日本、韓國三國雖然都是胃癌的高發國家,但是日本、韓國這兩個國家的胃癌患者死亡率卻遠遠低於我國。這是什麼原因呢?

體檢到底該不該做胃鏡?胃鏡有什麼用?你想知道的胃鏡知識都在這

日本胃癌死亡率迅速下降

日本胃癌死亡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在於日本的胃癌手術技術達到了全球第一的水平。

而韓國,胃癌死亡率遠遠低於我國的原因正是韓國在全國國民中推行了胃鏡檢查。通過對全民定期實施胃鏡檢查,從而能夠發現早期胃癌。早期胃癌經過手術治療之後,患者的生存率會大大提高,生存時間也會顯著延長。

胃癌的發病率在各個年齡段的發病率是不同的,在35歲之前,幾乎很少有人得胃癌,但是在35歲之後,胃癌的發病率開始抬頭,40歲之後,胃癌的發病率開始迅速增高。

體檢到底該不該做胃鏡?胃鏡有什麼用?你想知道的胃鏡知識都在這

胃癌在不同年齡段發病率

因此,結合我國胃癌高發的情況,在35歲之後,建議在體檢中加入胃鏡檢查,這樣的話,就有可能早期發現胃癌,從而及時治療。

通常情況下,35歲之後,如果平時沒有反酸、胃痛等症狀,建議每兩年或者每5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40歲之後可以每兩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

某些特殊人群,比如家族中有多人患胃癌(胃癌和遺傳基因有很大關聯)、經常喝酒、患有萎縮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胃潰瘍等患者應該每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

04 做胃鏡是什麼感受?

基本上所有人都聽說過做胃鏡很難受,因此害怕做胃鏡。我為了體驗一下胃鏡有多難受,自己專門去做了一個胃鏡。其實也很好,當然,胃鏡有三種——普通胃鏡、無痛胃鏡和膠囊胃鏡,三者體驗完全不同。

普通胃鏡

普通胃鏡就是醫生在被檢查者清醒狀態下,直接為患者進行胃鏡檢查。當然,做這個還是有點難受的,畢竟我們的咽喉在受到刺激之後會產生嘔的反應,當胃鏡通過被檢查者咽喉進入食道、胃之後,被檢查者會產生強烈的嘔逆,但是吐又吐不出來。這種感覺有點難受,但是還可以忍受,醫生在進行胃鏡前,也會給被檢查者喝一點藥水,這種藥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麻痺咽喉,減輕反應。

無痛胃鏡

無痛胃鏡要對被檢查者實施全麻,被檢查者會失去意識“睡著”,醫生在被檢查者失去意識睡著之後進行胃鏡檢查。整個過程被檢查者什麼感覺都沒有,因此被稱為無痛胃鏡。

體檢到底該不該做胃鏡?胃鏡有什麼用?你想知道的胃鏡知識都在這

膠囊胃鏡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發明了一種被稱為膠囊胃鏡的儀器,這種儀器大概就是一個藥丸那麼大,前端配置有高清攝像頭。被檢查者就像吃藥一樣,把這個膠囊胃鏡吃進去。這個膠囊胃鏡前端的攝像頭就可以將被檢查者的整個腸道拍攝下來,幫助醫生診斷疾病。

做這種胃鏡檢查基本上沒有感覺,缺點主要就是價格比較貴。

05 做胃鏡有什麼風險?

做胃鏡有沒有危險呢?當然有,但是風險不大,現在胃鏡技術很成熟了,但是不怕萬一,就怕一萬,畢竟那麼一根管子插到胃裡面

做胃鏡常見的風險有:

(1)損傷食道、胃粘膜,導致出血

這個是常見的一個風險,胃管在進入被檢查者食道、胃之後,被檢查者產生的嘔逆反應,有可能導致粘膜被胃鏡擦傷,導致出血。

但是,這種情況一般不嚴重,過一定時間後可以自行恢復。

(2)食道穿孔、胃穿孔

這種情況及其罕見,通常是由於操作失誤導致,或者患者本身有嚴重的食管、胃疾病。

(3)麻醉意外

無痛胃鏡會為被檢查者進行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存在一定的風險。當然,現在麻醉藥物已經很優質了,所以麻醉意外很少見,主要發生在一些年紀較大、或者對麻醉藥物過敏、心肺功能障礙者等

(4)低血糖

因為做胃鏡一般要空腹八個小時,所以有的被檢查者因為禁食導致低血糖。被檢查者會出現心慌、頭暈等症狀。

當然了,胃鏡檢查還是很安全的,根據日本消化道疾病專科協會的調查顯示,做胃鏡發生危險的概率不足萬分之一,發生嚴重併發症的概率不足十萬分之一。

所以,大家不要擔心,胃鏡並不可怕,而且好處多多,該做的時候一定要做,有可能會早起發現一些嚴重的疾病,保住一命。

建議:35歲以後,如果有條件,可以在體檢中加上胃鏡這項檢查,40歲之後,那最好還是把這個檢查加在體檢中,通常一般兩年檢查一次。

對於本身家族就有多名胃癌患者、長期飲酒者、患有萎縮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潰瘍等疾病的患者,應該定期進行胃鏡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