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疾病防控】肺結核防治基本知識

【疾病防控】肺結核防治基本知識

【疾病防控】肺結核防治基本知識

一、【瞭解肺結核】肺結核是一種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菌入侵人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可以發生在人體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肺部最為多見。

得了肺結核如果不能及早就診和正規治療有可能帶來嚴重後果。肺結核可以使患者失去勞動能力,嚴重者甚至死亡。

全國約有5.5億人感染過結核桿菌,現有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約450萬,每年新發病例約130萬,每年因患結核病死亡的人數達13萬人。

二、【肺結核的傳播方式】 肺結核的傳播方式主要是通過傳染期的肺結核患者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噴出的飛沫傳播給他人。

傳染期肺結核患者口鼻裡噴出的飛沫中帶有結核菌,健康人吸入這樣的飛沫就會被感染肺結核。

三、【肺結核的症狀】 咳嗽、咳痰兩週以上,或痰中帶血,應懷疑得了肺結核。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及防控

肺結核的主要症狀有咳嗽、咳痰、疲乏、食慾減退、體溫一般38度左右,午後逐漸升高,經常夜間睡眠時出汗。嚴重時有胸痛、咯血。

【疾病防控】肺结核防治基本知识

四、【如果懷疑得了肺結核】懷疑得了肺結核應及時到結核病防治機構檢查。

全國所有的市/縣/區級都設有結核病防治機構,設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結核病定點醫院。

【疾病防控】肺结核防治基本知识

五、【免費政策】 在結核病防治機構檢查和治療肺結核可享受國家的費用減免政策。

  • 結核病防治機構對有結核病可疑症狀者實行免費檢查(包括一張胸部X光片和痰塗片檢查)。

  • 對確診的肺結核病人提供免費抗結核藥品治療。

五、【肺結核的治療與效果】 只要堅持正規治療,絕大多數肺結核患者是可以治癒的。

肺結核要早期治療,並聯合使用幾種有效藥物,只要堅持規範服用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疾病防控】肺结核防治基本知识

如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中途停藥,或者時服時停,治療效果就會大大降低,甚至產生耐藥。

部分病人服藥後可能出現某些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不適、噁心、皮膚搔癢、關節疼痛、手足麻木等,嚴重者可能會出現嘔吐、視物不清、皮疹、聽力下降等症狀。

服藥後如果出現不良反應要及時和醫生聯繫,由醫生根據情況調配藥物,而千萬不能自行停藥或選擇性服藥。

六、【耐藥肺結核】 耐藥肺結核治療非常困難,對多種抗結核藥物耐受就更是會增加診斷的難度,延長治療週期,加大經濟負擔,而且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會產生更大的威脅。

耐藥肺結核指的是肺結核病人體內的結核菌對某種一線抗結核藥物(即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以及鏈黴素)產生耐受性,這些藥物不能產生醫治效果。

“耐多藥結核病”則是指至少對異煙肼和利福平同時耐藥。

【疾病防控】肺结核防治基本知识

“耐多藥結核病”診斷複雜,治療週期是普通肺結核的三倍,不良反應發生率高,治癒率低,治療花費是普通肺結核的100 倍。

耐藥肺結核患者因為治療時間長,也就增加了傳染給他人的危險。

被耐藥肺結核患者傳染的人一旦發病就是耐藥肺結核。

七、【肺結核患者的傳染性問題】 痰液檢查證明沒有了結核菌的肺結核病人基本上就不會有傳染性,在繼續治療期間可以參加正常的社會活動。

剛發現的普通肺結核病人接受正規治療2—3周後,一般就沒有了傳染性。

【疾病防控】肺结核防治基本知识

患肺結核的學生在治療取得效果並沒有了傳染性後,可以經當地結核病專業機構證明繼續上學,但需要繼續規範服藥。

八、【關心肺結核患者】 應該給肺結核患者更多的關愛和照顧。

肺結核患者不僅身體不適、體力減退,還要承受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和心理壓力,因此應該在生活上照顧肺結核病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關懷肺結核病人,不應該歧視他們。

要照顧肺結核患者減少體力勞動,注意適當休息,保證肺結核患者的營養。

九、【積極預防肺結核】 採取必要措施,積極預防肺結核,能夠大大減少感染肺結核的危險。

卡介苗接種是我國兒童計劃免疫的組成部分,接種卡介苗可以大大減少兒童少年發生慄粒型肺結核和結核性腦膜炎的機會,但是不能預防兒童其他類型的肺結核和成人的肺結核。

有連續咳嗽兩週以上症狀的可疑肺結核患者儘早到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做檢查是預防肺結核傳播的最重要措施。

肺結核病人應該注意不與他人密切接觸,不與人對面大聲說話,咳嗽、打噴嚏要用紙巾或手帕、衣袖等遮擋口鼻。

肺結核患者吐出的痰液要用紙張包裹後燒掉。

【疾病防控】肺结核防治基本知识

傳染期的肺結核病人要儘量避免出入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不可避免時要戴上口罩。

【疾病防控】肺结核防治基本知识

有條件的家庭要讓傳染期的肺結核病人單獨居住,不與家人過於密切的接觸,避免傳染家人。

肺結核病人的居室要經常開窗通風。

資料來源:省衛健委疾病防控健康教育核心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