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電商還能做嗎?阿里、京東紛紛佈局線下,你還敢死磕電商?

大家好,我是勇談。電子商務過去的10幾年可以說迎來了飛速發展期,因為互聯網電商的存在在不斷的改變著大家的生活,影響著大家的消費習慣。那麼對於做電商的朋友要不要轉行?未來電子商務的趨勢是什麼?勇談這裡很難給出準確的答案,只能藉此機會簡單把自己的幾點觀察跟大家分享一下。

電商企業已經開始向各個行業進軍,單純的電子商務已經很難支撐高速的業績增長

就以目前的電商巨頭淘寶和京東為例,其主體公司阿里巴巴和京東在進行傳統電商業務的同時,已經開始把一些主要精力放在了金融、外賣等其他業務方面。尤其是阿里巴巴在淘寶為基礎的情況下,螞蟻金服開始發力推出了餘額寶、餘利寶等貨幣理財產品,甚至阿里巴巴在外賣的生活服務上也開始發力,其實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維持自身的業績高速增長。那麼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都在進行各個行業的佈局,其實也是在給大家進行一個提示。幾點愚見:

電商還能做嗎?阿里、京東紛紛佈局線下,你還敢死磕電商?

電子商務

第一、電商的火熱期已經過去了,未來電商整個流程中唯一掙錢就是平臺。記得之前寫過一篇文章簡單講述了互聯網企業自身具備的壟斷屬性,簡單來說互聯網企業一旦做大就會走向“壟斷”的道路,這不是由企業自身決定的而是由市場決定的。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美團,美團依靠外賣發家,但是在壯大合併大眾點評後開始逐漸走入“剪羊毛”的角色,對於餐飲商戶抽取高達20%的佣金,讓各種商戶為美團打工是美團的現有的打算。美團作為互聯網企業的代表,難保類似的事情不會發生在其他互聯網企業身上。對於類似於京東、淘寶這樣的電子商務企業來說未來走向“剪羊毛”的道路只是早晚的事情。

第二、電商等互聯網企業本身已經應該是為實體企業服務的,如果定位出問題那麼業績增長也就到頭了。從互聯網飛速發展這幾年,互聯網與實體之間誰輕誰重之爭從來沒有停止過,不過經過互聯網電商這麼多年的發展,明顯感覺到實體經濟在從過去的毫無反抗之力到如今的勢均力敵,未來實體企業成為主導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這幾年包括京東、阿里的在內的電商開始紛紛佈局線下也成為一種趨勢,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問題“互聯網企業也在反思,也在逐漸明白經濟的主體應該是誰”。

電商還能做嗎?阿里、京東紛紛佈局線下,你還敢死磕電商?

電子商務

做電商有收益自然是可以繼續做下去的,沒有千萬不要熬,要做好時刻轉型的準備

純粹的電商未來很難掙到錢,而且投入會越來越大,畢竟做電商幾乎什麼風險都要自己承擔。無論是貨品、運輸、物流、售後等都是需要付出極大成本的,曾經看到過一些創業者的視頻為了做電商先後投入了上百萬,最後負債累累。其實任何生意都是一個狀態,講究“優勝劣汰”尤其是在電商平臺有幾十萬、上百萬店家的情況下,線上競爭已經絲毫不弱於線下。幾點觀察:第一、做電商本質也是一種生意,生意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哪怕是線上平臺也是如此。尤其是隨著前幾年實體經濟不景氣後,不少線下商家開始移步線上後,線上商家的競爭愈發激烈。包括京東電商在內,商家入駐數量也在幾何倍的增加,未來線上商家的競爭肯定也是愈發激烈的。增加投入是必然,收益減少或許也是常態。

電商還能做嗎?阿里、京東紛紛佈局線下,你還敢死磕電商?

電子商務

第二、作為普通創業者來說,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多從事點副業沒有什麼不好。跟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在菜鳥驛站開始風靡之前,大家應該都知道很多小區的便利店都充當了這個角色。哪怕是如今菜鳥驛站已經鋪開了,不少菜鳥驛站隨著競爭的加劇也開始做些“副業”。以我所在的小區為例,菜鳥驛站的老闆就開始涉獵了燒烤等行業,其實多數從業者心理都明白,如今社會很難有一樣生意能夠穩定持續下去的。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綜上,電商毫無疑問風口已經過去了,未來走下坡路是必然。畢竟國內幾大電商都在紛紛佈局其他行業,不出意外的話未來電商巨頭也會步美團的後塵,充當“剪羊毛”的角色是必然。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轉評、關注,歡迎大家積極訂購勇談的專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