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电子客票和原有的刷身份证进站有区别吗?赶紧学习一下

电子客票和原有的刷身份证进站有区别吗?赶紧学习一下

距离春节是越来越近了

年味也越来越浓了

近期不少市民有疑问:

电子客票时代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

Q

电子客票和原来就有的刷身份证进站有区别吗?

答:有区别!已经推行了好一阵的刷身份证进站可以直接刷身份证进站,但是如果想取纸质车票,可以让铁路部门出具纸质车票的

电子客票是电子数据形式体现的铁路运输合同,铁路部门

不再出具纸质车票纸质的只出具报销凭证和购票信息单这两样都不能作为乘车凭证

(温馨提示:报销凭证和购票信息单不能用来进站,也没法通过检票口,别高举这两样去进站检票。请刷你的身份证进站检票。闸机不能识别的证件请走人工通道。)

电子客票和原有的刷身份证进站有区别吗?赶紧学习一下

Q

什么条件下满足购买电子客票条件?

答:购买电子客票的条件是①动车组列车②上车站下车站均为实施电子客票的车站。

Q

电子客票进站检票需出示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旅客如果丢失了证件怎么办?

答:旅客在乘车前丢失证件的,用二代身份证购票的旅客,可到车站铁路公安制证窗口办理临时身份证明;用其他身份证件购票的旅客,应到该有效身份证件的发证机构办理身份证明,凭身份证明进出站乘车。使用临时身份证明的旅客,请走人工验证检票通道。

旅客在列车上、出站前丢失证件的,须先办理补票手续,经站车核验席位使用正常的,开具客运记录交旅客。旅客可在乘车日期之日起30日内,凭客运记录、该有效身份证件发证机构办理的身份证明及后补车票,到列车的经停站退票窗口办理后补车票与原票乘车区间一致部分的退票手续,票款按原支付方式退回旅客。

Q

购票信息单起什么作用?旅客是否必须打印购票信息单?

答:购票信息单仅为旅客购票乘车提供信息提示服务,不作为乘车凭证,也不是报销凭证。旅客通过12306网站购买电子客票,可自行打印或下载购票信息单;在车站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购票,铁路部门会提供购票信息单。是否打印购票信息单,旅客朋友可自主选择。

(温馨提示:如果是网上买的票,最简单快速查询车次信息、车厢座位的方法就是查询订单啦。如果是帮不熟悉手机操作,也不熟悉车站自助设备操作的亲朋买票,不妨购票后即通过12306网站自行打印购票信息单,让乘车亲朋随身携带。)

电子客票和原有的刷身份证进站有区别吗?赶紧学习一下

Q

实行电子客票后,儿童、学生、伤残军人等旅客如何购票乘车?

答:儿童旅客的购票方式没有变化。在检票乘车时,持儿童票的旅客须凭购票时使用的本人或同行成年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通过人工通道完成实名制验证、进出站检票手续。

符合购买学生票、残疾军人票条件的旅客,乘车前应到在车站指定售票窗口办理一次本人居民身份证件与学生优惠卡或残疾军人优惠证件的核验手续(学生票需每学年乘车前办理一次),通过核验手续的旅客购票后可凭居民身份证件自助办理实名制验证和进出站检票手续。铁路站车工作人员有权核对其减价优惠(待)凭证。持学生票、残疾军人票的旅客,乘车前未办理或未通过核验手续的将不予进站乘车。

Q

火车票代售点能买电子客票吗?

答:代售点也可以发售电子客票。

Q

为什么有些人有短信提示?我却没有收到?

答:并不是所有人购票后都能收到购票短信。在互联网上购票可以收到购票短信;通过窗口和自动售等渠道购票的,必须要准确提供自己的手机号码,才会收到购票短信。

Q

我要报销怎么办?

答:可于开车前或乘车日期之日起30日内,凭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到车站售票窗口(含自动售取票机、代售点窗口)打印;超过30日的,联系铁路12306客服中心办理。

(温馨提示:这货长的有点像车票,但不是车票哈,仅供报销使用,不能坐车用的。不需要报销的不用打印。火车迷作为收藏的当我没说)

电子客票和原有的刷身份证进站有区别吗?赶紧学习一下

认准“仅供报销使用”

Q

12306手机APP上面那个检票二维码怎么用?必须用这个吗?

答:在12306网站(含手机APP)注册用户且通过手机APP成功完成身份核验的旅客,购买电子客票后,可凭12306手机APP生成的动态二维码,通过自助闸机办理进出站检票手续(实名制验证环节仍需身份证件)。

(温馨提示:进站检票刷身份证就可以搞定,一证通关又快又方便。这个二维码可以看成是辅助,不是必需品。)

电子客票和原有的刷身份证进站有区别吗?赶紧学习一下
电子客票和原有的刷身份证进站有区别吗?赶紧学习一下

Q

电子客票如何退改签?

答:如需改签、退票,使用电子支付方式购票且未打印报销凭证的旅客,可通过12306网站或车站指定窗口办理改签、退票手续。

使用现金方式支付或已打印报销凭证的旅客,须到车站指定窗口办理。

电子客票和原有的刷身份证进站有区别吗?赶紧学习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