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囧媽: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我不是那個你想象中的兒子

“這趟俄羅斯之行,是我從讀大學離開家,二十多年以來跟媽媽相處最久的一次。

一直以來,我們總是在爭吵,可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對彼此的愛。只不過,這份愛是希望對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像我對你一樣。

這六天的旅行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可惜我明白的太晚了。”

——《囧媽》


囧媽: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我不是那個你想象中的兒子


你還記不記得上一次給你媽媽的擁抱是在什麼時候?

我們每個人在小時的時候,“媽媽抱抱”曾是最溫暖的撫慰,是安全感和勇氣的來源。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再需要“媽媽抱抱”,甚至拼了命地想要掙脫、逃離?

“我為什麼要抱抱她?我都四十多歲的人了,我媽一開門我突然抱住她,她會以為我爸又活過來了。”

徐崢的冷幽默中,我們品出些什麼味道來了嗎?

我長大了,成年了,怎麼能做這麼幼稚的舉動?

我一大老爺們,四十多歲了,抱抱媽媽,太肉麻了吧!也會嚇著她的。

囧媽: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我不是那個你想象中的兒子

❤︎ 愛你在心口難開

我們的父母那一輩,出生在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粗礪的生活把人磨得麻木。後來他們成為了父母,很自然地承襲上一輩的親子教育方式:大愛無言。

他們需要為了一家生計起早貪黑,他們沒有時間、沒有心情,更沒有習慣對孩子展現柔情。

一起看完電影,我問先生:“上一次給你媽媽的擁抱是在什麼時候?”

他說:“完全沒有印象,從小家裡就沒這氛圍,我要是突然去抱我媽,她肯定也是不習慣的。”

❤︎ 事無鉅細、嘮叨、控制型的媽媽,讓孩子瘋狂想要逃離

伊萬和母親的爭吵,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日常。

“我是你媽呀,我不管你誰管你?”

天下的媽媽無不為兒女好,無不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給孩子,生怕他受點傷害、走一點彎路,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一股腦兒全都倒給孩子。殊不知,過度的干涉控制,讓愛變成無形的枷鎖,變成壓力和傷害。

你逃我追,無形中把孩子推得更遠。

我的閨蜜有一個最無私的母親,同時她也強勢、控制,她篤定地認為只有在自己的照顧下,孩子才是最幸福、安全的。

“為了逃離她,我到上海工作。我都三十幾歲了,她還每天給我打電話,當我的天氣預報,甚至告訴我今天應該穿哪件大衣,搭配哪條褲子,圍哪條圍巾才最合適。我真的是受夠了,根本不敢回家。”

我想起她曾經對我吐露的心聲,竟和影片裡徐伊萬的控訴驚人相似。

囧媽: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我不是那個你想象中的兒子


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伊萬:

“你看看,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問題,

你心裡住著一個幻想出來的兒子,

他應該吃幾塊紅燒肉,

臉上的肉是橫著長還是豎著長,

什麼時候要孩子,

膀胱幾點鐘排水,

你全部都設定好了,

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

這麼多年過去了,難道你沒有發現嗎?我並不是那個你想象中的兒子。


囧媽: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我不是那個你想象中的兒子


這段話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成年的伊萬,一方面逃離著母親的掌控,另一方面卻在自己的親密關係中,活成了母親的樣子,也因此輸掉了自己的婚姻。

囧媽: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我不是那個你想象中的兒子


我老家有位阿姨,她一生為三個子女殫精竭慮,苦吃得,委屈受得,只想孩子一生順遂,卻事與願違。

大女兒從小性格溫順,謹小慎微,到了談戀愛的年紀,阿姨認定女兒的男朋友不值得託付,千方百計逼兩人分了手。又逼女兒相親嫁給了自己相中的女婿,可婚後的生活並不如意:她因為生了女兒而被婆家嫌棄,丈夫是個媽寶,從不敢幫她說話,縱使她努力討好,終是受盡委屈。

二女兒生性好強,性格倔強,離家千里,把工作當成愛人,成了一個堅定的不婚族。問其原因,“光我家裡的一地雞毛,就足以讓我對婚姻望而卻步了,何況,她越干涉我,越逼我結婚,我越是本能的反抗。”

小兒子性格乖張霸道,我行我素,戀愛、結婚、出軌、離婚……對家人常常惡語相向。

一個控制型的父母,容易養出討好型性格的受氣包,或者就如影片裡的盧小花,盡心盡力只換來孩子的敬而遠之。

囧媽: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我不是那個你想象中的兒子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目送》


❤︎ 母親在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中,應該懂得得體的退出,把獨立和自由還給孩子,成全孩子的自我成長。

成年後第一次和母親獨處6天之久,一次次的互懟中,爭吵升級,伊萬徹底爆發了:

“在你眼裡所有的事情都是問題,我婚姻是問題,身材是問題,接不接電話、生不生孩子都是問題,我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啊,我不是你養的寵物狗啊!”

“我受夠了跟你呆在這個包廂裡面,我受夠了你的教導,我受夠了你的強迫症,還有你的疑心病。”

“我知道我爸為什麼要喝酒了,就是因為你什麼都管著他,管著他吃管著他喝,管他怎麼穿衣服,管他交朋友。他就是因為太壓抑,他覺得他不自由不幸福。他是被你氣死的。”


囧媽: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我不是那個你想象中的兒子

在漫天飛雪的莫斯科的森林裡,伊萬終於找到獨自神傷的母親。

母親幽幽地道出了伊萬所不瞭解的過往:關於母親的天賦與夢想,父母源於愛情的婚姻,和並不美滿的婚姻生活。

“小孩子是看不到那麼多的”

“很多次我都想一走了之,但我一看到你捨不得了。”

“我這一輩子,就是為你而活著。”

“我知道了,雖然你是我的兒子,但你也有你自己的人生啊,我管你管多了,對不起。”

我們看到嘮叨、強迫症的母親背後,是她的隱忍和偉大。

母子倆以一種特別的方式,握手言和。

囧媽: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我不是那個你想象中的兒子


❤︎ 母子倆從相互埋怨到和解,母親從控制到放手,兒子從忽視到成全。

在母熊衝向伊萬的時刻,母親奮不顧身一躍而下,捨身招引熊的攻擊。伊萬也本能的撲向母親,用身體護住了母親。

那一刻,愛,戰勝了一切恐懼,化解了一切矛盾。


囧媽: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我不是那個你想象中的兒子


❤︎ “不,我要去唱,我一生就這麼一個愛好,不行嗎?”

最初,伊萬踏上開往莫斯科的K3國際列車,是陰差陽錯,是糾結和無奈。

而歷經波折之後,他陪母親踏上圓夢之路時,是與母親懷著同樣的期待的。

衝破艱難險阻,他看到母親站在莫斯科紅星大劇院的舞臺上,虔誠、莊重、優雅、滿足……

那一刻,母親終於圓滿了她的人生。

囧媽: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我不是那個你想象中的兒子

屏幕前的媽媽們,你還記得曾經未完成的夢想嗎?努力去圓夢吧!

成為了別人的妻子和孩子的媽媽,需要關照張羅一家老少的瑣瑣碎碎,你累嗎?

當付出不被理解,你委屈嗎?


寫在最後:

我們,既是孩子的父母,

也是父母的孩子,

就是現在,

抱抱媽媽吧!

抱抱孩子吧!

告訴她們:我愛你!

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希望你我都能更早領悟,並且真的做到。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