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道德经第三十章,指出越战美军伤亡惨重国家经济被拖垮的原因

道德经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道德经第三十章,指出越战美军伤亡惨重国家经济被拖垮的原因

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会仗着兵精粮足逞强于天下,因为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看看秦二世,萨达姆的结局。军队所到的地方,毁坏农田,人民流离失所,所以农田里荆棘横生。大战之后,青壮年死去很多,田地荒芜,没有粮食收成,一定会出现饥荒年。

所以真正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达到自己目的了,却不自我骄傲自满,达到目的了,也不去再次杀戮,达到目的了也不会自以为是,因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出兵,是出于不得已,所以达到目的也不逞强。为什么要耀武扬威呢?事物过去强大就会走向衰朽,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死亡。

历代学者阅读道德经时,都有一个论调,认为道德经是一部兵书。这个说法肯定以偏概全。道德经里有设计行军打仗的部分,但是都是为了反战。恰如本章,老子认为战争是人类最愚昧、最残酷的行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后果。老子主张反战的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战争其实是个政治话题,老子认为,军事手段是政治手段的延伸,只有在政治方式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才会采取军事行动,所以真正的军事家,必定会像老子这样,善战却不好战,能以理性的精神和态度,理解并且掌控战争,达到目的就好,而不是必须依靠武力解决一切争端。

道德经第三十章,指出越战美军伤亡惨重国家经济被拖垮的原因

几十年前,美国仗着军事力量强大,不顾越南人民对腐朽没落的吴庭艳政府的痛恨,强行出兵扶持南越政府,打击越南共产党。结果是铩羽而归,民意是不可被压迫的。然而几十年后,美国通过在越南建立公司,解决当地就业,提高越南人民生活水平,结果以前的仇人,变成越南人民最欢迎的人。

可见,战争只是手段,达到目的不能只靠战争。如果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肯迪尼学习过道德经,就会避免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