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外媒访谈丨老蛙LAOWA镜头背后的力量——总设计师Mr.Li

一个成功产品的故事里总有台前的喝彩声和一群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是"择一事、忠一生"的中国匠人精神。

采访内容:

Bastian: 亲爱的李先生,非常感谢能给我这次机会来就您的工作和镜头设计过程提几个问题。

1. 问:首先,我们想深入了解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个人背景以及您在老蛙镜头的职位吗?

答:谢谢您对我们老蛙的关注和支持!我是1999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光学光电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光学镜头设计工作,开发一系列适用于民用照相机、摄像机以及电影用途的光学镜头;此外也开发过医疗、工业、安防、手机以及VR用镜头。工作中设计内容主要以照相摄影镜头为主,如目前大家手头上用的主流镜头,以及用在单反相机上的变焦镜头,包括超广变焦、标准变焦望远变焦以及超高倍率变焦的镜头设计等。

个人由于在大公司里无法摆脱体制的束缚,实现不了自己的想法,慢慢地也就失去了继续研发的动力和激情,于是就和伙伴们一起尝试着做一些特殊镜头,和摄影师一起交流,开发一些大家想玩的镜头。当然,我在老蛙团队里就是一个设计师,从最初的指导工作开始,然后逐步成为主力军了。

2. 问:我们认为您的LAOWA 15mm f/2.0 Zero-D FE是一款趣味十足且多功能的超广角镜头,焦距和最大光圈的组合也非常独特,这促使我们想要更多地了解这款镜头的设计过程。据我所知,这是LAOWA的第一个无反镜头设计(除了此前的7.5mm 2.0 MFT),对此想了解一下,索尼感光器前面的滤光片对于你的光学设计是否会构成问题,抑或说能轻松解决?

答:谢谢您对LAOWA 15mm f/2.0 Zero-D FE感兴趣,大家都知道索尼微单机身非常小巧时尚,给摄影师拍摄带来很多便利。可是市场上现有的超广角(14-15mm)的镜头都非常巨大,配上索尼A7系列机身平衡感非常不好,由此给拍摄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在拍风景时还需要配滤镜,拍建筑的时候则希望畸变尽量得小,因为畸变大就会增加后期工作量。为此我针对微单镜头的法兰距较短这一特点,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镜头光学结构合理地组合,改变一往传统的单反镜头设计理念,将镜头前后组的焦距比值合理地组合后,再添加2片非球面(ASP)和三片异常分散镜片(ED),最终将15mm F2超广角大光圈镜头设计得非常小巧。该镜头可以上72mm圆形滤镜,这样就实现了体积小巧、畸变近似到零且最大光圈达到F2,这给摄影师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和强大的功能。

至于索尼感光器前面的各种滤光片问题,其实在设计的时候,将滤光片考虑进去对设计来说并没有难度。只是如果专门针对索尼机身的滤光片设计的话,换到其他品牌的机身上,因为滤光片的厚度不一样,会导致像面弯曲和边缘色差,尤其加上广角镜头的出射瞳很近且角度很大,所以格外敏感。

外媒访谈丨老蛙LAOWA镜头背后的力量——总设计师Mr.Li

非球面镜片与球面的区别

3. 问:许多其他的镜头制造商似乎完全依靠后期校正来处理图像的几何畸变(或其他变形),但您的LAOWA 15mm f2.0作为老蛙"ZERO-D"系列的一员,将畸变率控制在极低的范围内。说实话,对此我很惊讶。请问是什么促使您与其他镜头厂商反其道而行呢?

答:是的,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目前开发的镜头都是市场中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其实这就是我们的理念,也是我们的追求,因为我们团队认为,开拓摄影师的摄影范围,增加摄影师的乐趣才是我们开发产品的使命,而不是一味地去开发市场上雷同的镜头,仅仅为了生存而降低品质,拉低市场价格,久而久之摄影镜头市场就失去了创新的产品,最后摄影师也没好玩的有创意的镜头可用了。

15mm F2这款镜头也是这一设计理念的体现,它不仅仅在体积上做到其他厂家无法达到的水平,畸变控制和光圈配备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而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理念:独一无二。

4.问:在40年前,非球面镜片的应用仅限于一些特殊镜头上,而现如今,非球面镜片在大多数(焦距于85mm)镜头中是非常普遍的。通常这些非球面元件对镜头的散景效果有不利的影响,导致"洋葱圈"一样的焦外效果。所以我想请问LAOWA 15mm f2.0同样采用了非球面玻璃(2片),却几乎不存在这一问题,请问这是怎么做到的?

答:出现"洋葱圈"现象是非球面表面痕迹引起的,非球面表面的光洁度和它在光学系统中所处的位置都会影响洋葱圈的严重程度。所以,我们结合这两个因素,很好地避免了15mm f2.0"洋葱圈"现象。

外媒访谈丨老蛙LAOWA镜头背后的力量——总设计师Mr.Li

洋葱圈

5.问:蔡司Otus和适马Art系列镜头开启了一个行业新趋势,那就是通过堆叠复杂镜组、生产巨大沉重的镜头来为提供最佳画质及大光圈规格。因此,为了保证15mm f2.0的便携性,你们是否在某些方面作出了让步?

答:光学设计是一门平衡的艺术,也是一门综合考虑的艺术。它就像拔河,如果将参加拔河的人个头按照身高有序的排列,让力量按照直线叠加、同时发力,那么就会得到最大的瞬间力量,这样很少的人可能会赢得更多的人;反之,如果参加拔河的人个头高低无序组合,那么就有很多力量没有发挥出作用,甚至起了反作用,所以即使看上去人多,也未必是有效的。光学设计和这个是类似的道理,很多光学结构看上去很复杂,镜片曲率非常强。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光线通过一个非常强的镜片一定会产生很多像差,如色差、球差、彗差等等,而产生的这些像差去哪里了呢?那就必须要有一个相反的像差与其抵消,这样又需要更多的镜片去矫正,如此一来反反复复的抵消,最后镜头就会又大又重,制造非常困难,最终导致镜头高昂的价格。至于我们的15mm F2,在这个规格上,目前我们是光圈最大、体积最小、畸变几乎也最小、性能优异,它的每项性能指标在目前同类规格镜头里面都算优秀的。

而我们之所以能将15mm F2.0做得这么小巧的原因在于充分将每一片镜片的效力发挥出来,外加上利用无反短法兰距这一优势。如果说妥协,那么主要体现在周边亮度和色散控制上,我们和同等规格的镜头相当,没有做更多的优化。

6.问:现在某些网站会针对光学镜头作出评测和评分,个人认为这些测试很少能反映出镜头的真实性能水平,而且往往都是在极近距离下进行拍摄测试的。即便如此,仍然还有很多人会通过这些评测来作为其购买镜头的参考。您个人有没有看过老蛙镜头的相关测试?那些测试涉及的所谓问题你之前在镜头设计过程中有考虑过吗?

答:是的,很多评测都是在实验室里面进行的,而这些评测设备大多都是为以前标准镜头测试准备的。而对于现在所出现的越来越广的镜头而言,评测有时不注意的情况下会带来非常不好的结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镜头光学设计时一般会将最佳性能放在常用的摄影距离,比如广角镜头一般就会考虑无限远风景和几米远的建筑,所以至少1米开外的距离性能要保证。

由于画角很大,1米以内的近距离性能会出现强烈的像面弯曲,边缘性能会急剧下降,这是广角镜头的普遍特性。而实验室测试的时候,测试卡的面积有限,如果用超广角镜头去拍全测试卡就必须很近很近,甚至只有60-80cm远,这样大部分超广角性能都是最差的时候,当然实际拍摄也很少有人这么近拍摄。因此,如果用这样的测试方法来测试镜头性能的话,得出的结果一定是很不准确的。我也看到过一些网站评测超广角镜头的结果,显示出来的结论很差,但是摄影师拍摄的风景、建筑作品却非常棒,我想就是这个原因吧。

外媒访谈丨老蛙LAOWA镜头背后的力量——总设计师Mr.Li

分辨率测试卡

7.问:我们的一些读者希望LAOWA 15mm f2.0的彗差能得到完美的矫正。如果您当初决定这样设计会有什么后果呢?这个焦距&光圈组合还有可能吗?

答:15mm F2确实有些彗差,其实准确地说是像散和彗差,同时也有口食径导致的结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适当地增大体积、增加镜组来让边缘光斑更圆、像散和彗差更小。这个焦距和光圈组合当然可以做得更好,但那同时意味着成本和体积上要做出牺牲,因此这是一个平衡的结果。

8.问:您怎么看待镜头设计的未来前景?我们会否有机会看到更多的镜头采用菲涅耳相位镜片 (Phase Fresnel elements) 或者其他可能之前从未听说过的技术?

答:随着光学玻璃材料和加工技术的进步,光学设计的自由度也越来越大,今后更加优秀且小巧实用的镜头会不断涌现,这个趋势是必然的。您说的菲涅耳透镜技术,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为菲涅耳透镜的色散和玻璃镜片色散是相反的并且它很轻薄,这样一来既能矫正色散又能控制体积,它在减轻重量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它也有它的劣势,比如容易产生杂散光和损光。所以目前它仅用于望远镜头上,因为广角镜头的角度大、光束细,目前还无法很好地利用到菲涅耳透镜。

9.问:据我所知,过去您主要设计具有自动对焦和防抖功能的"主流"变焦镜头,但是现在转战主打画质与做工的手动镜头。在我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彻底的改变。那么,现在在老蛙镜头你是否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来设计你想要实现的镜头?

答:是的,前面已经说过,我们团队的理念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拓宽摄影领域,增加摄影乐趣,因为只有自由的思想,才能带来更多的创新!

10.问:是否有那么一款镜头是您想要设计但目前能力所无法达到的?如果有,是怎样的一款产品?生产瓶颈又是什么?

答:我想做的镜头有很多很多,只是苦于目前的团队还不成熟,需要机构和电子等更多人才整合才行,这些需要时间去成长,不过相信一定会实现的。

还有我想再多说一句,我想告诉你我为什么叫老蛙LAOWA,在中国有一个成语叫井底之蛙,比喻一个人的见识很少,只懂得井口大的天地,我自认为我也是这样的一种人,因为我只知道光学设计领域里这一片小小的天地,就像是井中的青蛙。虽然我身在井底,但看的是天边,梦想在天上,只要不放弃不妥协,一定会有更多像我一样的人组合起来,将大家的梦想组合起来,这就是一片天,这也是我们镜头命名为Dreamer的意义。

11.问:最后一个问题:您有使用过自己设计的镜头吗?用的话,您最喜欢的是哪一款?用它来拍什么呢?

答:我也使用自己设计的镜头,以前喜欢大变焦,现在喜欢微距镜头来拍摄微观世界的生命,以虫子的视角来看我们的世界真的非常有趣!这也让我知道了不是世界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世界。

:Bastian:非常感谢您花时间回答我们的问题。

LAOWA:不客气!以后有机会多交流!

平台:Phillipreeve德国摄影博客网站,专注于挖掘手动镜头的魅力

采访编辑:Bastian,Phillipreeve网站评测编辑

测评样片欣赏:

外媒访谈丨老蛙LAOWA镜头背后的力量——总设计师Mr.Li

外媒访谈丨老蛙LAOWA镜头背后的力量——总设计师Mr.Li

外媒访谈丨老蛙LAOWA镜头背后的力量——总设计师Mr.Li

外媒访谈丨老蛙LAOWA镜头背后的力量——总设计师Mr.Li

外媒访谈丨老蛙LAOWA镜头背后的力量——总设计师Mr.Li

外媒访谈丨老蛙LAOWA镜头背后的力量——总设计师Mr.Li

外媒访谈丨老蛙LAOWA镜头背后的力量——总设计师Mr.Li

外媒访谈丨老蛙LAOWA镜头背后的力量——总设计师Mr.Li


分享到:


相關文章: